中国网红第一城,在国外火爆了!

中国自驾地理 2024-01-19 16:43:48

-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486 篇 原 创 主 文-

要说今年冬天最热门的旅游话题,那一定少不了“尔滨”。

但要论起网红城市,“尔滨”还得往后稍一稍,真正的老大哥还得是重庆。

说起重庆,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作为一个老牌网红城市“Chongqing”,早已刷爆国外视频平台,是歪果仁眼中未来感拉爆的“赛博朋克之城”。

电影《银翼杀手》中的赛博朋克之城。赛博朋克(cyberpunk),是一种科幻小说的流派,主要描述未来高科技社会的生活景象。

在TIKTOK上一搜,随随便便都是几十上百万的播放量,不少人都评论表示“I wanna go to Chongqing so bad!”(我想去重庆想疯了!)

(在TIKTOK上搜索“chongqing”,图源@中国国家地理BOOK)

无论你去没去过重庆,这座城市给人的印象,往往都是极其鲜明浓烈的,火辣、热情、豪爽、烟火气、江湖气十足。

俗话说“少不入蜀、老不出川”,川渝人对家乡的热爱与归属感也是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

那这座大名鼎鼎的魔幻之都,到底有何魅力呢?

壹、这才叫赛博朋克

大家都知道“山城”是重庆的别称,既然如此就让我们先从地理出发,唠一唠重庆的山、

6500万年前,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发生猛烈碰撞,地壳在挤压下隆起形成了青藏高原,同时也引发了多次地壳升降与断裂活动。

四川盆地,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西南一隅群山环绕,中部则相对下陷,周围山脉在河流长期的侵蚀作用下逐渐被削平,形成了平缓的丘陵和低山,于是一个巨大的盆地便就此诞生——四川盆地。

但盆地内部也分“三六九等”,有的是肥沃的平原,有的却只有2.5%的平地,没错,说的就是重庆。

重庆山川地理图,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地理图上的重庆,北部有大巴山、巫山等,东部是一众武陵山脉,南部则为大娄山区,但这还不足以让其成为山城。

重点是中西部(主城区)那数十条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山脉,犹如“大地上的琴弦”,被称为川东平行岭谷,重庆就在这样极端的山区中成长了起来。

所以来到重庆的第一步,就是关闭各个导航软件。

因为导航告诉你要走两公里,本地人会告诉你拐几个弯爬几层楼梯就到了。

但是千万别相信你的“目测”,有些地方看着近,走过去是真要命。

(重庆十八梯,这里曾是山城人必经的生活步道和岁月之路,是重庆人的乡愁所在。张恨水曾在《山城回忆录·出门无处不爬坡》中写道:“重庆半岛无半里见方之平原,出门即须升或降。下半城与上半城,一高踞而一俯伏。欲求安步,一望之距,须道数里。……知十八梯,储奇门,神仙洞,均坡中之最陡者。由坡下而望坡上,行人车马,宛居天半。登则汗出气结,数十级即不可耐;降则脚跟顿动,全身震颤。”)

在重庆,有时候是人骑车,有时候是“车骑人”,当你好不容易瞪着车上了个长斜坡,却发现还有一段迂回的阶梯。

这个时候你就只能下车,然后扛着车慢慢爬吧,所以在重庆是很少见到共享单车的,因为路实在是太陡了。

(重庆新老建筑同框)

重庆最复杂的立交桥,是那条魔幻的黄桷湾立交,上下5层主路、8个方向、20条匝道,占地约40万平方米,相当于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这么相比起来,之前火遍抖音的“李子坝站穿楼而过”都已经不算啥了,毕竟重庆最深的地铁站都向下挖了94米(30多层楼高)。

而且截止2020年,重庆30层以上的摩天住宅楼数量已经位列全国第一了。

阴沉雾蒙的天气里,8D立体的高楼大厦,与上天入地的未来交通,再配上绚烂夺目的霓虹灯美学,科幻感直接拉满。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赛博朋克,那来重庆准没错。

噢对了在重庆记得别讲东南西北,问上下左右会更管用。

贰、一斤力气九分钱

当你被重庆的“梯坎儿”(台阶)搞得气喘吁吁时,有一群人正在步伐沉稳、负重爬坡,就是重庆的“山城棒棒军”。

有人挣钱靠的是卖知识、卖技术、卖商品,而在各种便捷交通工具、快速发展的21世纪,仍然还有一群人靠卖力气讨生活。

一根竹棒加一个肩膀,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十几年前曾在网上广为流传的一张照片。图上的重庆“棒棒”冉光辉一只手扛着百多斤的货物、一只手牵着3岁的儿子,走下重庆朝天门批发市场旁的梯坎。)

上个世纪改革开放那会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这群人普遍文化水平低、没有技术,替别人搬东西使他们能想到的最合适的谋生办法。

于是棒棒们开始在码头和街边游荡,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行李家具和家电,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搬。

在巷口等活的棒棒们,图源@纪录片《最后的棒棒》

因他们使用的工具是一根竹棒,这群人也被人们称作“棒棒”,喊一嗓子“棒棒儿”,就有一群人冲过来为你服务。

感觉有点像人力版的货拉拉,不过一个靠的是四颗轮子,一个仅仅靠的是一双腿。

(在街边休息的老棒棒)

巅峰时期的棒棒军,人数多达三四十万人,但随着城市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个数量急剧减少,如今已不到2000人了。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导演何苦说:“山城棒棒军是中国第一代农民工的典型代表,他们的勤劳坚韧支撑着、用肩膀扛着我们中国一步一步往前走,这种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精神,值得被更多的人看到。”)

当现实的引力,沉重地压在了棒棒的肩上,任何超脱的思想便都会轰然坠地。

什么魔幻什么赛博朋克,他们或许并不明白,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拿起棒棒,努力生存下去。

(距离重庆最繁华地段解放碑直线距离只有300米的“自力巷53号”,这里房租便宜,成为了棒棒们的大本营,现已被拆除。图源@《最后的棒棒》。)

所以如果你来到重庆,相比起繁华的都市风景,在街头巷尾寻找棒棒军的身影,同他们聊聊天,了解这个即将消失的职业,或许更能看见真正的重庆。

叁、网红之外的山城

兴许是火锅的光辉太耀眼,以至于人们逐渐遗忘重庆本来的模样,抛开“网红城市”这一标签,重庆真的是个很了不起的地方。

(抗战期间丰子恺一家逃往重庆求生,离开时依依不舍,画了幅《重庆凯旋路》,并写下:“开窗俯瞰长江,对岸遥望海棠溪,水光山色,悦目赏心。明朗的重庆,不复有警报的哭声,但闻炒米糖开水、盐茶煮鸡蛋的节奏的叫唱。这真是一个可留恋的地方……”)

在重庆3000多年的发展史上,出现了多种文化形态,在古代史上曾四筑城垣、三为国都。

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地和以成都为中心的蜀地,形成的“巴蜀文化”,共同作为四川文化的根基,成为长江流域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庆涪陵小田溪墓群出土的战国鸟形尊)

重庆的长江三峡又贡献了无数唐诗瑰宝,如诗仙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如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如诗圣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如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轻舟已过万重山》,1994年 关山月 关山月美术馆藏)

秦国时它叫巴郡,是天下之一,汉朝叫江州,接着又叫过荆州、益州、楚州……

后来南宋的第三个皇帝宋光宗被封为恭州王、即帝位,自诩“双喜重庆”,1189年才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因此得名。

作于1865年前后的《渝城图》局部,作者艾仕元,现为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绘有建筑3377栋、大小船只339艘,堪称重庆版《清明上河图》。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拥有嘉陵江、长江的重庆,凭借便利的水运与复杂的地形,成为人员物资内迁与抵抗日寇进攻的“陪都”(有54%的工厂迁至重庆)。

那场触目惊心的“重庆大轰炸”持续了五年半之久,重庆几乎被夷为平地。

于是民国政府在此修建了一座“精神堡垒”,修了炸、炸了就再修,成为今天的解放碑。

(重庆解放碑)

在目睹轰炸和战乱之后,朱自清曾写道"街上还是川流不息的车子和步行人,挤着挨着,一个垂头丧气的也没有。"、“这些人眼里都充满了安慰和希望。”。

在这种情况下,重庆人民仍然表现出了“愈炸愈强”的信念。

(1945年,重庆的交通要道上,一名士兵正在站岗。身后的忠孝门城门修筑于明朝时期,见证了重庆历史的沧桑与时代的变迁。)

1960年代,中苏两国交恶,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来势汹汹,新中国紧急启动“”。

重庆再次脱颖而出,几乎集聚了当时所有的重点技术人才与工业设施,曾是绝密级军事机密的也在重庆开展。

(“816地下核工程”,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紧邻乌江,背靠武夷山。1966年由中央军委、周恩来总理批准建设。该工程打山洞耗时8年、安装设备用时9年,先后投入6万多建设大军。1984年因国家战略调整,工程停建。图为816工程内部。)

熟知的涪陵榨菜来自重庆,中国的江津来自重庆,10元人民币背面的翟塘关风景来自重庆。

2023年度中国夜间经济繁荣度排名中,重庆位列第一梯队,2023年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有重庆的名字……

重庆东水门大桥与夜晚城市风光,图源@Veer图库(请横屏观看)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层层叠叠的山养出了风风火火的重庆,纵横交流的水养出了包容万物的重庆。

这样一座性格丰满的城市,让人如何不爱呢。

肆、巴适得板!

如果有一天你去到重庆,难免会先抬头看那些林立的魔幻建筑,产生来自都市的陌生疏离感,但在爬坡上坎的时候,也别忘了及时低头。

(重庆洪崖洞)

重庆的文化刻在码头的阶梯里,藏进从石头中的黄桷树里,融入了上下半城人的骨子里。

一句“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是重庆人的江湖义气。

(重庆自古是长江水运往来之地,为维护码头上的各方势力,人们自发组织帮会,抱团发展求生存,这些民间帮会组织就叫“袍哥”。用现在的话讲,袍哥像是一个多行业的行会联盟,小到手工业劳动者,大到官商人物,都可以加入袍哥会。上世纪50年代川渝地区的袍哥一度多达1700万人。如今自驾圈子里说“无兄弟不越野”,大概也有点“袍哥”的意思。)

一盏交通茶馆的盖碗茶,一杯典藏多年的渝酒,是老重庆的人生百态。

一桌麻辣鲜香的火锅,一碗需蹲着吃的板凳面,是重庆的生活滋味。

(交通茶馆大概是重庆保留最完好的老茶馆了,老式的木架结构、灰黑的砖瓦与斑驳的墙体都透露出独特的年代感。邀上三五好友到这里下一盘棋、喝一杯茶,闲散自在。)

街头巷尾,皆是这座大地上的乡土山城,最简单朴实的人间烟火。

关于重庆,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来重庆耍一哈子撒!”

(被戏称为“黄色法拉利”的重庆出租车,摄影@胖慧)

先前,我们也曾制作了一篇环重庆的自驾路书,不妨抽空点开一看。

重庆山城自驾环线,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重庆火锅打卡:

①大虎老火锅:九龙坡区杨家坪直港大道34号附6号

②大龙火锅:沙坪区小龙坎电台巷290号毕浪诊所旁

③渝味黄姐火锅:江北区五里店街道黄泥村163-1号

你心目中的重庆是什么样的呢?欢迎各位小伙伴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重庆,聚是烟火气,散是人间情,一座被火锅腌入味的江湖山城。来源:中国自驾地理

1 阅读:325
评论列表
  • 2024-01-20 18:55

    寒冬岁暮听风雪 静待春来万物生

中国自驾地理

简介:自驾旅行与地理学科结合的文旅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