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艘055大驱下水,美媒:中国还在继续追加生产订单

高天鹤 2024-06-06 09:18:54

近日“NAVAL NEW”(美国海军新闻)报道了中国海军第10艘055驱逐舰下水的消息,美国海军新闻同时指出,中国还在继续追加生产订单。

2024年初,055大驱第二批次前四艘全部露面,其中,055大驱9号舰和10号舰已经下水。

目前,我国第一批次8艘055大型驱逐舰已经全部服役,分别部署在北海舰队和南海舰队。第二批次的055大驱也同样为8艘,其中,第二批次的055大驱服役,将有部分部署在东海舰队。

除了055大驱外,052DM驱逐舰也在批量建造当中。2026年前后,我国海军将会新增8艘055B大驱,10艘052DM驱逐舰,届时,我国神盾驱逐舰的数量将会超过51艘。

如果我国继续追加生产055大驱,我军万吨级大驱的数量优势将更为明显,也将会进一步地增强我国海军的水面力量。

据网络信息显示,与第一批相比,第二批次的055大驱在动力系统、反潜能力、反导能力和防空能力等方面将会出现全面的提升。

第二批次的055大驱动力系统很可能将会采用全电推进系统,并装备太赫兹潜艇探测装置、新一代2030型近防炮和海红旗近程防空导弹、隐身舰炮和新一代海基反导系统等先进武器。

近期开始海试的国产隐身综合试验舰已经装备上述武器、我国新一代海基反导系统已经开始测试,这意味着相关武器已经成熟,将会部署在我军新一代主力战舰上。

同时,我国052DM驱逐舰战斗力也远比外界所预料的要强大,据4月的CCTV-7国防军事频道的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的特别节目的视频显示。052DM驱逐舰不但具备超远程反舰能力,同时还具备海基反导能力和远程对地攻击能力。

此外,除了驱逐舰以外,我国海军在航母、076两栖攻击舰、新型护卫舰、新一代核潜艇和常规潜艇等舰种上也在同时发力。未来几年,我军每年新服役的海军舰艇数量和吨位将会继续超过美国。

造船能力的不足对美国海军的发展,将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和冲击。2024年4月初,据USNI报道,由于造船行业产能严重不足,美国海军在建舰艇出现全面延迟。据美国海军的造船评估报告显示,美国海军首艘星座级护卫舰(FFG-62)预计要到2029年才能交付,比原计划的2026年晚了3年。

除了星座级护卫舰以外,美国在建的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艇(SSBN-826)预计延迟12~16个月、弗吉尼亚级Block V攻击核潜艇预计延迟3年并将每年的采购量由2艘削减为一艘、企业号航母(CVN-80)则预计推迟18~26个月,预计要到2030年前后才能服役。

此外,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运输船坞、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约翰·刘易斯级舰队补给加油舰交付也都将有一定的“合同延迟”。

美国造船行业产能的严重不足,不但导致美国在建舰艇全面延迟,同时也导致了美国海军舰艇保养维修无法满足需求,战斗力严重下降。

近年来,随着052DL/052DM驱逐舰和055型万吨大型驱逐舰的大量服役,我国水面力量与美国的差距在迅速缩小。

目前,与美国相比,我国海军最大的短板是水下力量的相对不足。在核潜艇方面,与美国相比,我国在数量和性能上均存在明显的差距。

但我国近年在小堆核潜艇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我国未来将可以通过在常规潜艇加装小型核反应堆的方式,迅速实现潜艇部队的全核化,弥补核潜艇数量不足的劣势。

我国在潜艇隐身技术和静音技术也取得突破,将应用在我军新型常规潜艇和核潜艇上。我国水下力量与美国的差距将会迅速缩小,这标志着我国海军最大的短板已经逐步得到解决。

同时,我国先后研发出一系列具有革命创新性的反潜技术,将会使得我国的反潜技术出现飞跃性的提升、从而大幅削弱美国潜艇的优势。

此外,在新一代无人战舰领域,我国不但具有更为明显的成本优势。而且由于我国在相控阵雷达和导弹小型化等方面优势明显,我国无人战舰在性能上也处于领先。随着无人战舰时代的来临,中美海军力量对比将会发生逆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和图片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高天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