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中庆帝到底叫啥名?网友:还有比李云龙更合适的吗?

百丈之剧 2024-05-30 12:49:12

《庆余年》原著中天下除了神庙之外有四大势力,分别是南庆、北齐、东夷和西胡,其中北齐的皇帝是战豆豆,东夷的城主是四顾剑和他的大徒弟云之澜,西胡的单于是速必达,南庆的皇帝是庆帝;四大宗师分别是南庆的庆帝和叶流云、北齐的苦荷、东夷城的四顾剑,这些人当中有两个人似乎并没有真名,一个是四顾剑,另外一个就是庆帝。

四顾剑且不说,那么庆帝到底叫啥名呢?不妨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第一,《庆余年》原著作者取名本来就很随意,拿来主义在书中到处可见,来看几个例子:

1.庆国太子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一个太子也叫李承乾,后来因为谋反被废,这和剧中的庆帝之子李承乾有类似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唐朝的李承乾兵败后被贬得以善终,但剧中的李承乾兵败后自杀了。

2.庆国前礼部尚书郭攸之:三国时期蜀汉重臣,诸葛亮《出师表》中提及的人物,还把他和蜀汉四相中的费祎、董允相提并论:“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二皇子的护卫范无救和谢必安:白无常生前名字叫做谢必安,黑无常生前名字叫做范无救,一开始就觉得这两人名字怎么这么奇怪,后来才恍然大悟,黑白无常就这样直接被拿来用了。

此外范闲四位门生之一的杨万里、林相的谋士同时又是多面间谍的袁宏道也是有一定名气的历史人物,其中杨万里是南宋诗人,和陆游齐名;袁宏道是明朝万历年间文学流派“公安派”的代表人物。

除了拿来主义之外,谐音梗也是随处可见,比如庆国大理寺少卿辛其物(新奇物、星期五)、户部尚书范建(犯贱)、范思辙(范思哲)、鉴查院四处的滕梓荆(滕子京)、五处的荆戈(荆轲)等等,更不用说陈萍萍、范若若、战豆豆、海棠朵朵、司理理这样的名字了。

第二,大庆国皇室命名有一定规律,比如庆帝四个皇子的名字分别是大皇子李承儒、二皇子李承泽、太子李承乾、三皇子李承平(其实李承乾是三皇子,但他是太子不列入皇子排名)。

那么庆帝这一辈命名有何规律呢?庆帝的妹妹长公主的名字是李云睿,所以庆帝有可能是云字辈,也就是李云某。

第三,东夷、南庆、西胡、北齐四大势力以南庆的实力最强,自古以来皇帝都自诩为真龙天子,庆帝以龙为名实属正常。

总结一下:原著作者对书中人物取名比较随意,不是谐音梗就是拿来主义,直接用历史或传说以及小说影视中人物的名字用于书中人名,所以庆帝的名字有可能也是拿来主义。

按照庆国皇室命名规则来看庆帝是云字辈,他又是真龙天子,那么哪个名字最符合庆帝呢?答案其实已经呼之欲出,庆帝真名李云龙既符合其身份,也符合庆国皇室取名规则,更符合原著作者拿来主义的取名随意性!

还有比李云龙更合适的吗?其实网友的观点也是不谋而合:按照作者的起名水平,很大可能就是李云龙;庆帝原名李云龙,原八路军129师386旅独立团团长!

1 阅读:103
评论列表

百丈之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