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咸与古代巫医及针灸文化背景——兰甲云胡不群

天狱风行 2022-07-12 15:51:13

( 一) “咸”是古代十大巫师

“咸”是上古时代最著名的十大巫师之一。《山海经·大荒西经》提到“十巫”,其中有巫咸,与医药有关系。《大荒西经》云: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 宋本作盼) 、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屈原《离骚》云: “愿依彭咸之遗则。”“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巫咸将夕降兮。”《九章》之《抽思》、《思美人》、《悲回风》都提到彭咸。

有人认为彭咸是一人,有人认为是两人。我们觉得可能是指巫咸、巫彭两个古巫。

屈原的楚辞中的《离骚》《九歌》都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山海经》既是著名的古代地理著作,又是著名的神话著作,保留了上古时代的许多著名神话故事。从这些书中记载有巫咸来看,巫咸是上古时代充满神话色彩的一位著名巫师。我们只能说巫咸处于上古远古时期,而不能确知其时代。

而《尚书》里记载的巫咸已经把他列为殷商太戊时的名臣。《尚书·君奭》云: “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 巫咸乂王家。”

我们以为,可能上古时代许多巫叫巫咸,可能到殷商时就有太戊的大臣叫巫咸。巫是上古时代著名的沟通人神之间的重要神职人员,巫中的杰出者可能往往取名为巫咸。太戊时的巫咸应该比较确定了。

《说文解字》云: “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裒舞形。与工同意。古者巫咸初作巫。凡巫之属皆作巫。”

秦石刻《诅楚文》: “有秦嗣王,敢用吉玉瑄璧,使其宗祝……告于丕显大神巫咸,以底楚王熊相之多罪。”

可见,巫咸是上古时代很著名的大巫,所谓“巫咸初作巫”,可能巫咸为许多巫风巫俗的确做出了很大贡献,是后人尊敬的大神。因此秦王才会用吉玉瑄璧祭祀大神巫咸。可见巫咸在上古社会具有很大影响。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五引了许多关于巫咸的材料。我们可以参考。

( 二) 古代巫医相通

《韩非子·说林下》云: “故谚曰: 巫咸虽善祝,不能自祓也。”《论衡·言毒篇第六十六》云: “巫咸能以祝延人之疾,愈人之祸者,生于江南,含烈气也。”

许多古籍记载巫咸与医术密切有关,他是我们中国医术的重要创始人或创始人之一,也与卜筮有关。《山海经·海内经》郭璞注引《世本》云: “巫彭作医。”《吕氏春秋·审分览·勿躬》亦云: “巫彭作医,巫咸作筮。”《玉海》六十三引《世本》则云: “巫咸初作医。”《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一云: “巫咸,尧臣也。以鸿术为帝尧之医。”郭璞《巫咸山赋序》云: “巫咸以鸿术为帝尧医。”

《山海经·海外西经》云: “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 郭璞注: ‘采药往来。’) ”《大荒南经》说: “有巫山者,西有黄鸟,帝药八斋。”

从上述典籍可以看出,巫咸是帝尧之臣,为帝尧之医。当然,这些记载不一定确实,但这些神话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它往往暗含一定的史实。这些神话说明古巫与医药医术密切相关。

到周代,我们从《周礼》的职官看,似乎医与巫已有所分离。《天官》里有“医师”、“食医”、“疾医”、“疡医”、“兽医”,而《春官》里则有“司巫”、“男巫”、女巫等。但是巫祝与治病之间的联系,周代仍有,直到西汉还有。《周礼·夏官司马》有“巫马”一职,“掌养疾马而乘治之,相医而药攻马疾,受财于校人,马死,则使其贾而粥之,入其布于校人。”巫马一职说明巫与医有关。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有五十二药方,其中有许多巫祝治病之方。

( 三) 其他旁证材料和出土文献有关针灸材料的间接说明

《战国策·秦策二》云: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 ‘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 ‘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云: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砭石,以取三阳五会。”

山东省曲阜县的孔庙里收集了一批微山县两城山出土的东汉画像石。山东省群众艺术馆的研究人员最初不知这些石刻的意义,据刘敦愿《汉画象( 像) 石上的针灸图》一文的报道,后来他们“经过反复地仔细观察,发现其中的一幅,图象( 像) 虽然都是凸起的浮雕,但在群众( 原文如此) 第一人的头旁和左手上部的地子上( 原文如此) ,却各阴刻着一排密集的短而直的细线,细看( 一个半鸟半人的) 神物右手也执有一针”,他们发觉,“原来这是一幅带有浓厚的宗教神话色彩的针灸行医图象( 像) ”。

由这些文献材料可以推测,我国古代医生常用砭石等针具作为治疗工具。

胡不群

0 阅读:23

天狱风行

简介:互联网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