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丨联手华为搞智能座舱,长城汽车也要遥遥领先了?

My车轱辘 2024-06-25 17:37:06

2024年以来,华为智能汽车朋友圈消息刷屏。继相继官宣和广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后,华为又与中国汽车业巨头长城汽车“牵手”。

不过,与东风汽车集团采用华为HI模式不同,此次华为和长城汽车的合作更偏重于供应商模式——近日,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4上,长城汽车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汽车行业的智能化浪潮汹涌澎湃之际,长城汽车与华为“牵手”必然引发业界的广泛关注。

根据《协议》,长城汽车将成为首批获得HUAWEI HiCar产品源代码、开发工具等深度开发资源的汽车公司。而这基本可以理解为,双方的合作停留在零部件层面,而非HI模式或者智选车模式,后续是否有更多合作要看市场反馈。

长城拉上华为,一起搞智能座舱

长城汽车选择和华为牵手并不意外,在对外合作上,长城汽车一直持较为开放的态度,此前已经与腾讯、百度、阿里等展开了合作。这种与外部合作的方式,可相对减少自身研发风险,并充分发挥各方的相对优势。

长城汽车希望借助华为的技术优势推动自身加速发展,紧跟行业节奏不掉队。在与华为合作之后,长城汽车可以说是弥补了当前智能座舱的短板。华为的鸿蒙车机系统,相对于其他车企来讲,已经是非常领先的存在了,甚至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体验最好的车机系统。

作为参考,即将上市的魏牌蓝山智驾版就用上新一代座舱系统Coffee OS 3,这套系统正是长城汽车与华为等多位合作伙伴深度合作的产物。不仅搭载了行业内最丰富的手车互联生态——Coffee Link,更搭载了多元应用商店,小程序体系,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智能化出行体验。

其实,现在不止于长城汽车一家在智能化领域上下功夫,好多车企都在布局智能座舱功能,毕竟现在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淘汰赛,而智能化是这场淘汰赛重要的考核部分。所以,长城汽车和华为的合作,可以说是大势所趋,在强强联合下实现1+1大于2的效果,开发出引领行业进步的全新智能座舱,从而提升车辆在全球的竞争力。

华为朋友圈扩大,合作伙伴强调独立性

从华为官宣布局汽车行业以来,其“朋友圈”日益壮大。目前,华为与整车企业有三种合作模式:分别为零部件模式(提供标准化模块)、HI模式(提供全栈集成解决方案)以及已经升级为鸿蒙智行的智选车模式。

鸿蒙智行,目前合作的企业是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HI模式,华为已经先后和长安阿维塔、东风岚图等品牌合作。至于零部件模式,其实华为一直也没停下合作的步伐。目前广泛合作的有长城、广汽、上汽飞凡等诸多车企,不过合作程度较浅。

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的合作伙伴正越来越多,华为在汽车圈的影响力正日益增强。不过,很多华为的合作车企仍然强调独立性。比如长城汽车和华为的合作更像是一种互补和共赢的关系。长城汽车需求华为的技术支持来提升自己的智能化水平,而华为也需要与长城汽车合作来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和市场份额。

事实上,相比鸿蒙智行和HI模式,零部件模式更适合长城汽车。这种模式下,华为充其量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零部件公司,整个项目的进程都还在整车企业自己手中。换言之,长城汽车并不需要“出卖灵魂”就可以与华为达成合作,收获华为智能座舱的流量红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看见,对于智能化升级以及和华为的强强联合,长城汽车有着自己独特的观察和前瞻的思考。

毕竟,长城汽车有遍及全国的销售网络,体系能力比个别自主品牌更强大一些。而且华为对于智选车模式收费不菲。更为关键的的是,长城汽车也无法接受沦落为华为的代工者。

当然,如果未来效仿长安汽车的做法,通过华为HI模式,全盘引入华为的智驾方案,这还是值得期待的。值得关注的是,华为车BU已经被华为拆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司,而这个公司正在寻求车企入股。未来,不排除长城汽车会入股华为车BU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在“新四化”时代,智能化的比拼是不可避免的。更智能的车型,肯定会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选择与华为合作的长城汽车,一方面可以加速提升智能座舱技术,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华为的名气营销,提升产品销量。接下来,长城汽车是否会与华为在智驾领域进行合作,也非常值得期待。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