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曹操峪顶齐长城,山顶披荆斩棘,邂逅五指山

晶林看旅游 2024-06-19 09:14:02

齐长城济南段锦阳关与北门关之间,可以说是齐长城遗址保存最好的一段之一,也是章丘区与莱芜区的分界线,如今济南市正在锦阳关下的娘娘庙村建齐长城遗址博物馆。

曹曹峪顶我之前已经拍过一次,上一次是从章丘垛庄街道的上秋林村方向登山,不过因为膝盖的原因,最后的没有登上几步之遥的曹曹峪顶,只用无人机飞了一圈。

这一次,我决定从莱芜区的胡多萝村登山,再次探访齐长城曹操峪顶段。

胡多萝村原名盘龙庄,后因村子周边遍生藤萝,村后的山上又有槲树,故改名为槲多萝村,慢慢的取其谐音成了胡多萝村。

胡多萝村位于长城岭的山峪深处,过去村中几乎没有路,想要走出大山需要翻山越岭,而齐长城上的几道关口留下了先人们肩扛手挑的痕迹,不远处的北门关甚至位于阎王鼻子下,顾名思义,可知这儿的山势有多么的陡峭。

胡多萝村后就是我念念不忘的曹曹峪顶,东有东五指山,西有西五指山(四棱山)。

昔日的山村为了生活,唯有开山辟地,种植赖以糊口的粮食作物,所以山坡上一块块大小不一的梯田,煞是壮观,非常震撼。

沿着村中为了生产而走出来的逶迤的山路,当到达山顶时,便发现了一处碎石砌垒的垭口,这就是曾经的齐长城的一处小小的关口了,今人名之为“胡多萝关”。关门很小,宽约两三米的样子,高约一米。想来当年有士兵把守,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所以仅仅有个样子而已。

关门东行,翻过一个山头就是东五指山,也有人称呼其为胡多萝山。

关门向西,则是曹曹峪顶的方向。

山顶上相对非常平坦,但是荆棘和杂草丛生,想要寻觅长城遗迹,需要披荆斩棘。

胡多萝村的方向,不时的还有块石干垒的城墙遗址,依山而筑,宽约40-100厘米,高1米——4米。一路也会不时的看到山顶有残存的石头建筑的遗迹,不知道是不是古时的兵营遗址,还是清朝抵抗捻军时所建,又或是历代村民在山顶搭建的防御风雨的建筑,不论其为何时的建筑,如今都以崩塌,只剩下曾经的兵戈铁马的余音还在风中呜咽。

临近曹操峪顶时,突然发现一处非常特别的山体,中间不知何时被人挖掘开来,周边散落着萤石一类的碎石,这儿据说就是曹操任兖州牧(也有人说是人济南国相)时开挖铜矿的遗址。

看着这处遗迹,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整座山几乎都是青石,唯有这一处大约几十平方的山峰突然就变了颜色,想想就特别的难以理解。

过了这处遗址,前面就是曹操峪顶了,右前方则是著名的五指山(四棱山)。四棱山原名五指山,因五座直插云霄的巨石而得名,只是后来一座崩塌,故得名四棱山。

曹曹峪顶海拔603.2米,是周边最高的山峰,山峰陡峭,但山顶平坦,易守难攻,当年应是齐长城重要的防御工事,鲁国方向一侧,石块砌垒的齐长城遗迹非常明显,城墙的高度高的有五六米之高。

曹曹峪顶杂草丛生,想要探寻是否曾经有兵营遗迹,难以寻觅。但登高望远,可以一览群山风光,亦可顺着山脊,看到齐长城遗迹蜿蜒向远方延伸。此时再看高耸的五指山,变成了一根耸立的巨石,没有了最早看到的那样险峻之势。

再登曹曹峪顶,终于把这一段齐长城的遗迹探寻完毕,再俯瞰山下的胡多萝村,以及那一片依山而筑的梯田,再也没有了兵戈铁马的嘶鸣,唯有古朴的山村焕发的新颜,心中怅然!

0 阅读:0

晶林看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