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秘法传人,秘授男人强大的三位一体秘法。极其有用

心灯一文 2024-06-07 19:19:10

我多年前,非常的弱,可以说孱弱,不但是身体孱弱,精神也孱弱,反正就是不得劲。身体孱弱到什么程度呢,上个四楼以上,我就开始喘,上到八楼,要休息半个小时都不一定缓的过来。

两手总是发麻,头发晕,常常坐着电脑前,或者站在那做菜,忽然发黑眼晕。平时手无缚鸡之力,干不了重活也更别提日常生活,一天到中午人已经歇菜了,下午就是病恹恹的了。

生活很塌软,万事不安,时常遇事即焦躁、无事也烦恼。

工作不顺心、看人不顺眼、自己恨自己、梦想全熄火。正宗的干啥啥不灵,吃啥啥不香。

有一天晚上,三更半夜,我数了一千只羊以后还是无法入眠,忽然之间觉得自己需要去寻访一位高人疗愈我的精神和教我怎么变得强大。

于是我打开旅游地图,寻找可以去的地方。

搜着搜着,龙虎山三个字跳出眼帘。

龙虎山,一看这三个字就龙精虎猛。充满着天罡地煞扭转乾坤人与自然的正能量。

一看简介,很震撼:

龙虎山为道教正一道天师派“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响。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

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自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

此外,龙虎山景区应天山象山书院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顿悟心学” 派的发源地;金龙峰马祖岩是禅宗史上贡献最大的禅师之一马祖道早期参禅悟道的场所。

我大喜坐起喊道:此山如此神奇,必有高人隐居,男人去了,学成秘法,强大指日可待。

老婆梦中被我惊醒,一巴掌扇来:大半夜不睡,学什么狗屁秘法?

不管,第二天便开始筹备上山。

一周内我就启动了,独自到了江西鹰潭上了山,花了半天时间,参拜了所有的道观。道观里道士众多,我也搞不清哪一位是高人,也不敢去问。

见他们都很忙,我只能暂时退出来了。我心想,道观中必然也有高人,但是他教务繁忙,哪里有功夫理我。不如去后山寻觅寻觅。

中午便随便吃了个馒头,直接往后山赶去。

到了后山,越走越迷路,全是密林小径幽深,没有一个人影。

走着走着,忽然一阵歌声传来,我仔细听那歌声,唱的是:

若要强大须固气、固牢气血方通逸、气血通逸随神散,所以还要凝神意,凝神意、凝神意,仙家圣胎应守一,守住一,才有二、才有三四五六七,七七四十九、九九又归一,尽归一、尽归一,归无所归是无极。

我一听这歌,确信这是高人。于是循声望去,只见一个采药的道士一边唱歌一边走路。我于是上前拦住,行礼喊着:神仙留步。

道士笑道:你这人好生奇怪,这光天化日,哪里有神仙?

我说:道长莫要诓我,你方才所唱的歌谣,玄乎其玄,听来似乎都是让男人强大的秘诀,你又在此采药,不在前山应酬,难道你不是神仙。

他说:贫道温饱尚不得周全,全靠采药混点生活,哪里能做神仙。你说的歌谣,是后山守山人老李头所传。他老人家一个人住在那里,还要靠我们时常周济,潦倒落魄,更加不是神仙。

我说:就是他无疑了,那就劳烦仙长带路。

他指着一条小山路说:你自己沿着这条小路一直走,看到很多松鼠的地方就是了。

我便和他告辞,走进这条山路,一路上只能够容得下两只脚的宽度,两边尽是松柏翠竹,樟桐桑榆,一缕天光从树荫上射下来,斑驳的光影,让我越走越是迷糊。

忽然间,只见前面七八只松鼠上下飞窜,我再往前,松鼠越来越多,一棵树上差不多十几只在走动,这奇景十分罕见。

前面终于见了空地,一座砖瓦房前。一个大爷,胡子拉碴,坐在院子里一边抽大烟斗,一边烧火煮茶。旁边两只猴子恭恭敬敬侍立,我激动万分立马口喊神仙。

那两只猴子见我,立刻飞奔而来,就要挠我。

只听得那大哥一声喊:抓耳、挠腮,不得无礼。

两个野猴居然就不动手,摇摇摆摆叽叽喳喳押送着我前去。

我行礼道:先生可是老李,他笑着说:叫我老李头就好。

他热情请我坐下,叫抓耳挠腮去屋里拿出一个茶杯来。给我倒上刚煮好的茶。

一口下去,我的天啊。

有诗为证:

汤入喉间心碧绿

周身犹如月笼沙

品过此杯方外茗

不喝人间糟粕茶

我大赞好茶好茶。

他说:山里的粗茶,有什么好,值得如此夸张?

我说:老李啊,我特来此讯寻访高人,就是想求得男人强大之秘法。

老李说:那你来错了地方啊,你应该去赚钱啊,赚大钱了,自然就强大了,你来找我,我是这山里最弱的一个,你这不是开玩笑吗?

我说:你别诓我,我知道男人强大不只是要钱,还要有别的。

于是我把我的情况状态一一告诉了他。

他喝着茶,笑着说:

男人要强大,最重要是精气神不能散失。

我说:精气神到底为何这么重要呢?

他说:一个人的精气神,是这个生命体生存质量的关键指标。精,是生命的基础物质、气不是呼吸之气而是整体的生命之气、神包含意识神和元神,这三位一体,互相依靠链接。

你总是感觉自己孱弱,是这三个都混乱了,都散失了太多,要注意収摄回来,凝聚起来。好像重新加油的车。

我说:精是什么?

他说:精有先天之精也有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源于父母的气血、是我们生来的基础生命元素。我们之所以能够从小孩子慢慢长大,活灵活现跳跃说话,这种功能,主要是以精为基础,以气为导向、以神为依靠,而聚合形成。

道家《高上玉皇心印妙经》里讲: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体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所以说,人的生命功能,其实说穿了就是这三样东西的相互作用。

所以他说这三样东西,是上药三品。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为什么是上药,因为它可以治疗生死大病。当然让男人强大起来,就更不算什么事了。

所以道家有一套功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最后是虚空粉粹,大地平沉。这一套东西,一般人无法企及。真正能领悟到和探索到的人,极其的少。

但是从这一套里面。我们知道精气神,其实是道家修行的一个主要素材,是可以拿来修的。

这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道家修行是性命双修的意思,修命,就是要修精气神。“何谓之性?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何为之命?先天至精,一气氤氲是也。就是这个先天至精,一气氤氲,要保护好,维持好,不断提升它加固它。

人的生命实际上是两个生命即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的双重融合,人们通常说要身心健康,亏其一即残缺不全。所以性命二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两大要素。

《黄帝内经》说人的生命是神与父精母血的三位结合。其实这个神,也可以理解为性,或者心,或者精神生命,而这个精神生命,赋予了物质生命的灵魂和神用。

一个人如果像你一样,手无缚鸡之力,上楼直喘气,那就不用提修道修行了。健康的底线即将跌破了。

至于怎么炼精化气这些,你更不用想了。

你当务之急,要先固气,你的气很弱、很散,精气神都是这样的散失状态,好像一缕烟出来,马上遇到了风,一下散开了。你的精气神就是这样的状态。

所以你先要稳固它,守住它,怎么稳固?要有良好的作息、要多运动,不要一天到晚窝在家里低着头看手机,坐在电脑前不动。

久坐久卧久立都不要。每天早上早点起来,搞一套易筋经,或者一套五禽戏或者八段锦,或一些简单的体操。

哪怕只是慢跑走路也行,让你的生机动起来,一动,阳气就来了。气就开始有正常的呼吸和替换,慢慢就会固。

然后抽点时间调一下呼吸,有个方法很有效可以试试。

每晚睡前右侧卧,好像在妈妈肚子里的感觉,用手指把耳朵堵上,眼睛闭上,舌顶上腭。鼻子吸气、缓缓吸入、一直尽量深入,吸气到腹腔到脚底,再缓缓呼出。如此反复十分钟到十五分钟。

人就很舒服了,很安详很想睡觉,睡觉也踏实。失眠严重的人如果愿意坚持,此法非常可行。

这个原理是固气,气息很重要,呼吸也很重要,呼吸是可以帮助和启动你的生命之气。你可以尝试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空气不污浊,多用这样缓慢的深呼吸、你的心神也会开始宁静下来。其实你的气只要不散乱,人就会越来越健康。

固气之后,抽时间动起来,让血也流通顺畅,活血也很重要,道家有很多导引操或者健身操,都可以拿来活血,其实我们大部分人做不到是没有时间和心情专门去找一个地方做这些事情,。

那我告诉你,如果你忙碌浮躁、一定要先方便,方便行才可能坚持地下来,比如你坐在电脑前,你就可以活血固气。

第一个是坐和站,你要注意不管坐在哪里,你都要尽量挺直腰背,把尾椎骨那里稍微抬一抬,不要总是葛优躺。你就先注意这一点,把这个坐姿站姿,都注意了,要挺直点,一挺直,自然你的身体的气血的渠道才能有通的可能。

玩手机也尽量不要低头,用手举着手机去玩。让颈椎不要受伤。你说你发黑眼晕,很大几率就是颈椎的问题。

上下挺直,但不是崩得像个板子,是一种自然的直,看上去直,其实内里还要松静。去坚持这样的姿势,大有好处。

另外定时要闭眼,即使你不做眼保健操,懒得揉眼睛,也要定时闭眼休息那么一分钟或几分钟。

还有就是多做扩胸抬头的运动,这些基本上能坚持,气血也都会慢慢好起来。

再说吃,吃东西不要过量,如果没有体力劳动,最好少吃点,营养均衡就好,不要暴饮暴食。吃多了,人的气血全部去服务肚子肠胃了。人就会没有力气没有精神嗜睡。等等问题都来了。

固气活血的同时,还要凝神。其实凝神,就决定了固气和活血。

一般像你这样精气神散失的很严重的人,其实主要是神先散乱,所以气血跟着固不了活不了。

你的神一散乱,呼吸就跟着散乱。

我问:这个道理我不懂。

他说:比如你现在正在玩游戏,神志全情投入到这个游戏里,你的呼吸就很紧张,随着游戏的节奏在乱来。忽然之间外面又发生了什么吵闹,你的神志马上跟随去了,呼吸就变成那个节奏了。

呼吸随着精神注意力在变化、是人的自然反应,可是这个自然反应,恰恰是精气神散失的关键。因为你的神,随着外境的变化在变化,没有自己的笃定可言。

神从来没有去内敛、没有去维护住,随着声光影色的摇曳而摇曳、随着嘈杂和悦耳的声音而爱憎取舍、随着人对事情好坏的判断而推拉动荡。

严重的人完全失去控制,遇到突发事件就变成了六神无主。长期抑郁,也让人精神涣散,神散的人,眼里无光,面门失色,呼吸稀乱,气血不通。

古人说玩物丧志,也是如此的道理,神志因外境而失散丧却,人就很快废了。

所以你要强大,第一就是不被外境物事的五花八门迷惑。所以老子要我们简单点质朴点活着,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意思是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内心安宁。

要做到不被外境声色所扰,唯有収摄心神,凝神静气。

所以凝神才能静气,凝神静气,就是总的法门。

我问:那什么是凝神呢?

他说:凝神就是守一、守拙,就是致虚极守静笃。就是时常保持神志的清静内敛。

凝神不是纹丝不动死翘翘的,不是啥都没有躲开一边,凝神是如经中云: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什么是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就是可入水火而不相干。照入,却不被其害。

所以你要变得强大,从凝神开始入手,最为恰当。可是凝神静气,很容易被误解。一定要搞清楚才行。

须知世俗所说安静,非我道门所说安静。

安静绝不是一片死寂。不是纹丝不动万籁俱寂,而是出入无碍、于万事万物的流转纷纭中逍遥自在。

因此吕洞宾说: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生理生命和精神生命,是合一的,是不可分开的,是相互作用的。

精气神的调整,其实就是兼顾两者的强大之秘法。

说到此处,抓耳和挠腮两猴欢喜雀跃、喜不自胜。我也感觉身心清爽,醍醐灌顶。

老李头站起身道:天色已晚了,龙虎山晚上风寒,你快下山吧。回去记得凝神静气,一定会强大的。

我拜谢他告辞,回家之后,注意凝神静气,身体和心灵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

0 阅读:27

心灯一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