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全靠催?知道这6个原因,才能轻松解决!

微笑彩虹育儿经验 2024-06-17 18:24:37

我经常会遇到家长来咨询这样的问题,说他们家的孩子拖拉得不得了:

“吃米饭,一粒一粒地数;”

“穿衣服,磨磨唧唧;”

“特别是写作业,比别的孩子都要慢。”

你小声催他吧,他不在乎,有时心里的火呼的一下就冒上来了,忍不住对孩子大吼。刚开始,效果立竿见影,孩子会马上顺从。可他慢慢学会了看你脸色行事,你不发脾气他就拖拉,你一变脸他就会快一点儿。

有时家长吼完以后看到孩子一副不安、害怕的样子,又觉得于心不忍,有些后悔。怎么办呢?

先别焦虑,任何行为背后都有它们存在的原因,那孩子到底为什么会爱拖拉磨蹭呢?具体需要从孩子和家长两方面的特征来分析。

一、孩子的特征

1、生活技能不足,孩子早期大脑发育与肢体动作发育存在不同步的现象,可能他们做快了就容易错,按照顺序要求做又会太慢。加之没有对孩子的“生活技能”进行专项的刻意练习,就很容易让他们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我真的做不到,你还要骂我,那就随便吧!

比如说,孩子拿不好筷子,你就让他快点儿吃饭;孩子系鞋带不熟练,你就嫌他穿鞋太慢。这就是一种不合理的要求。

2、缺乏对时间的概念,孩子的时间概念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在孩子还没有时间概念时,他们不知道父母说的1分钟、3分钟到底是多长,穿衣服、吃饭、写作业是快还是慢。于是,孩子在家长要求快一点儿的时候经常表现得无所适从,不知道什么样的动作才叫快。

3、不同的气质类型,孩子的气质类型是不同的,困难型和慢热型的孩子气质类型是不活跃的,所以天生就比较慢,因此,在面对这些孩子的时候,期待本身就应该降低一些。

二、家长的特征

1、包办替代型家长,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在吃饭、穿衣等方面显得笨手笨脚的时候,就忍不住给孩子喂饭,帮孩子穿衣。事实上,这种包办的抚养方式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培养了孩子的依赖性,等孩子成年以后,他可能没有办法自立自强了,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下去。

2、拖拉型家长,有些家长自身就是个资深的拖延症患者,立了很多过高的人生目标,却把时间消耗在发帖子、看新闻上,人生目标也只好一拖再拖。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了家长的这种言行方式,而家长却没有意识到这点,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快一点儿、再快一点儿。孩子心想:“就知道叫我快一点儿,你自己呢?”

3、雷厉风行型家长,孩子做事的速度没有达到家长的期望值,家长就会忍不住去催促孩子,快点儿,快点儿,别磨磨蹭蹭的,结果孩子反而越来越慢,他们开始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故意对着干:“催什么催!我就这样,你能把我怎么样?”

所以,能力不足的孩子加上这三种类型的家长,“拖延”就变成了一种合理的行为!那既然我们明确了拖拉的原因,应该怎么做呢?我将在以后的推文为大家讲解,如何训练孩子的处理能力和培养时间观念。请各位家长持续关注我们~

0 阅读:69

微笑彩虹育儿经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