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最有智慧的剑客,连曹操都敬让三分,为何没有被写进小说中

审配说过去 2024-02-26 12:49:09

东汉末年,出现过许多顶级的剑客,其中最有名气的就是王越和史阿。史阿是魏文帝曹丕的剑术师傅。这二人都没有在史上留下过多的记载。

现在要说的这个剑客,就是令袁绍和曹操仰慕的剑客田畴。田畴是津蓟县人,自幼拜崆峒山一个隐士学剑术,学了8年才回到家里。

这时候,西凉军阀董卓大权在握,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久,又挟小皇帝迁都到了长安。这天,幽州牧刘虞召集众官员开会,他叹息道:“国贼作乱,老百姓流离失所。各地豪强虽然趁风而起,但都没有救国救难的坚定信念。我身为宗室遗老,不能与他们同流合污。现在我准备派一个勇士去长安见天子,哪位爱卿可以不辱使命出征呢?”

众官员齐声说:“在我们幽州,只有田畴能胜任。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是个奇才。”刘虞听完,就备了厚礼亲自去请田畴。两人见面后,刘虞对田畴言谈举止非常满意,于是任命田畴为从事,为田畴布置好了出使的车驾。

临行前,田畴说:“如今去往长安的道路不通,各地土匪纵横,如果我以官方的身份出恐怕会被人盯上。我请求以普通百姓的身份微服简行,期望以此能得见到天子。”刘虞同意了。田畴又私下对刘虞说:“如今天子年龄小,朝廷软弱无力,董卓专权,我们上表天子,等回复时间太长,怕耽搁了大事。而且现在军阀公孙瓒拥兵作乱,无恶不作。不及早收拾他后患无穷!”刘虞摇摇头没有听从。

于是,田畴回到家里,亲自在自己的门客和乡里的年轻人中挑选了20名健壮的勇士,组成了一支骑兵小队与自己一同前往长安。一切准备完毕后,刘虞亲自为田畴举行了送别仪式。田畴带着骑兵小队上路后,改道经由西关出塞,沿着北路直奔朔方,然后又从隐秘小路到了长安见到了皇帝。

朝廷下诏封田畴为骑都尉。田畴认为皇帝现在受难之时,做为臣子不可以接受荣宠,于是坚持推辞这个任命。

皇帝对田畴的义举高度赞许,这时朝中三公重臣都要求重用田畴,留他在京城,但田畴不接受,决定返回幽州。就在田畴赶回的路上,遇到逃难的人说:“刘虞已被公孙瓒杀害了。”田畴悲伤不已,回到幽州后,亲往刘虞的墓地祭奠他,并告诉刘虞自己已经完成了出使的使命。离开墓地时,他的眼泪一直没有停住。

这件事,被公孙瓒得知后勃然大怒,就悬赏通缉田畴。公孙瓒的手下知道田畴武艺高强,不敢硬碰硬去抓他。于是就暗地里打听到了他的住处,在他睡觉时用熏香将他迷倒。田畴被捕后,公孙瓒质问田畴:“你为什么擅自到刘虞的墓地去哭,而不来向我呈文复命呢?”

田畴说:“汉室衰败,人人都怀有异心,只有刘公保持忠节。我的呈文对于将军来说并不好听,恐怕将军也并不爱听,故而不以呈文回见将军。况且将军想夺取天下,先杀了无罪的人,又憎恨忠良的人,这种做法,恐怕燕、赵的将士都得去东海自尽,我怎么能忍恨投靠将军您呢!”

公孙瓒感叹田畴的豪言雄壮语,所以没有杀田畴,把他关在军中,禁止他的门客和他通信见面。

这时有人劝公孙瓒:“田畴是个义士,主公不以礼对他,又囚禁他,这样恐会失去民心呀!”于是公孙瓒就放了田畴。田畴被释放后,得以回归乡里,他率领门客和其他附从者数百人歃血为盟:“此仇不报,我誓不为人!”

于是田畴率众人去徐无山中,占山为王。在山里修建了营寨,并亲自带着手下耕田种菜赡养父母。百姓们听说后,都纷纷来归附田畴,几年间,他手下已有五千多人。

田畴对手下说:“各位不远百里来投奔我,我来此山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安图生活,而是要谋大事复仇雪耻,大家愿意跟随我吗?众人都说:“我们都听将军的!”于是田畴出台了军纪、婚姻嫁娶、教育办学等规定。这些政策逐步向民众们布散施行。从此,徐无山中民风淳朴,道不拾遗。各地的人听说后,无不赞服田畴的管理能力。这时乌丸、鲜卑等少数民族都各派使者前来进贡。

田畴都对他们进行安抚,接纳了他们的示好,令他们不为贼寇。当时,各路豪杰总霸主袁绍听说了田畴的能力和为人,就数次派人来招降田畴,又授予田畴将军印绶,用来安抚田畴所统部众,但田畴都拒不接受。袁绍死后,其儿子袁尚又来招降田畴,但田畴最终也没答应。

田畴非常痛恨乌丸过去对右北平郡的官吏百姓烧杀抢劫。当时,想要征讨但力不从心。就在建安十二年,曹操准备北征乌丸,先派心腹部将田豫去请田畴来军中,表明自己的来意和朝廷的政策。

田畴见到使者后,就命门客赶快收拾行装。

门客不解地问:“以前袁绍很倾慕您,多次送礼请您都不去;而今曹公使者一来您就像怕来不及似的想去,这是为什么呀?”田畴笑着说:“这不是你们各位能明白的事呀。”于是,田畴就随使者来到了曹军中,曹操大喜,与田畴交谈后,暂授田畴为司空户曹掾。第二天,曹操下令说:“田畴不应只在我这做一名小吏。”立刻举荐田畴为茂才,封为蓚令。

就在田畴准备上任时,曹操却没让田畴到任,而是让他随军前往无终。当时正值夏季时节,大雨频繁,导致滨海地区道路冲垮,淤泥遍地,无法行走。而敌军也坚守要道,使曹军前进不得。

曹操对此愁眉不展,很是焦虑,他问田畴当下应该怎么办?

田畴说:“这条道路秋夏时节经常布满淤泥积水,要说浅却能让车马不通,要说深船只又行不动,这让当地人为难了很久。过去郡首在治理平冈时,曾有一条小路从卢龙可抵达柳城。但这条路从建武年间以来已经损坏不通快二百年了,不过现在小路还可以过人。现在贼寇算计我大军无法进军,料定我军前进不得只能撤退,他们必然松懈无防。如果我们假装偷偷回军,然后从卢龙口跨越白檀险境,接着再从空旷的嵩草地寻找到这条小路。这小路又近又好走,我们攻其不备。一举可拿下城池。”

曹操听完大喜,认为可行,于是传令退军。并在路边立下大木柱做“记号。”曹操放风说:“夏天道路不通,等到秋冬时节我们再进军吧!”曹军撤退后,敌军侦察骑兵过来察看,他们看到这些柱子后,对曹军撤退信以为真。这时,曹操令田畴带着他的部众为向导,上徐无山、出卢龙、过平冈、登白狼堆。等曹军到了离柳城只有二百多里的时候,敌军才惊觉神兵天降。

慌乱中,乌丸各部落单于持刀亲自上阵,与曹军交战,结果被曹操杀得片甲不回。曹军大破乌丸,曹操追杀乌丸大单于直至柳城。

战后论功行赏,曹操觉得田畴功劳最大,应该封亭侯,赏食邑五百户。于是,曹操就给皇帝上表,说田畴有韩信辅佐刘邦定天下的功劳,应该封其为亭侯的爵位。田畴得知后,认为自己当初是因为避难才率众逃入深山的,如今为复仇的志向没有实现却反而获得这么高的赏赐,这不是自己的本意,于是坚决推辞不授。

曹操知道他是一片至诚之心,就答应了田畴的推辞,不想强迫他的志向。有一天,公孙康送来了袁尚的首级后,曹操下令:“三军将士如果有人敢为袁尚哭泣立斩”。

当时,田畴因为曾经受到过袁尚的邀请,只有他一个人,壮着胆子毅然前去吊祭袁尚。有军兵把这事向曹操报告后,曹操并没有追究田畴的责任。

田畴为了表示自己对曹操的忠心,就把自己的家属和宗族三百多家都迁居到邺。曹操得知后大喜,马上赏赐给田畴很多车马和谷帛。田畴把这些物品都散发给了宗族和旧友。田畴跟随曹操从荆州回来后,曹操追记田畴的功劳和贡献,后悔之前听从了田畴的辞让。于是,曹操说:“我以前封你为侯你不同意,但这违背了论功行赏的规定了。”

于是,曹操要重新封田畴亭侯之位。田畴上奏文表达自己对爵位推辞的诚意,誓死不能遵命。曹操不想强行封田畴为亭侯。为这事,田畴和曹操争论了多次,但田畴最终还是不接受这个爵位。这时,有几个拍马屁的官员就弹劾田畴:“说他不识抬举,清高狂傲,竟敢违背丞相的意思,这是大逆不道,应该对他免去官职追究责任。”曹操是个疑心很重的人,他非常重视这件事,为此犹豫了许久。

就将此事交给了儿子曹丕和大臣们共同去商议。曹丕认为田畴性格耿直,不接受爵位,不是欺主。古人伯夷、叔齐曾放弃爵位并讥讽周武王,可谓愚笨不明事理。但田畴所坚守的这事不属于这事,虽然,他此举在官场上不值得称颂。但田畴的作派也会给官员带来清廉正气之风的。于是,曹操听从了儿子曹丕的建议。

虽然如此,但曹操内心里始终没有打算放弃封田畴为侯的念头,他知道田畴素来与夏侯惇有交情。于是曹操找到夏侯惇说:“你去田畴家一趟,劝他接受封侯,但别告诉他这是我的意思,他会听从你的意见的。”

夏侯惇按照曹操的意思去田畴家留宿,晚上,两人喝酒时,他开始游说田畴。田畴心知肚明,没有再说什么。

夏侯惇临走前摸着田畴的背说:“老弟,主公对你是真心实意,你就不能给他个面子吗?”田畴说:“话都说到这份了,我不过是个浪迹江湖的穷人罢了,承蒙主公的大恩救济我,才能活到今天。我为国家只不过做了一点小贡献,怎能妄想求赏禄呢?即使主公偏爱我,我难道能不内心有愧吗?将军知道我的为人,如果硬要我就范,我现在就自杀死在你面前。”话没说完,田畴已是泪流满面。夏侯惇急忙安慰他,然后告辞走了。

夏侯惇回来把细节都告诉了曹操,曹操长叹说:“我知道田畴是个不会屈从自己想法的人”。于是,放弃对田畴封侯,改为议郎。田畴在曹操手下尽职尽责,朝廷上下官员无不对他称赞有加。建安十九年,46岁的田畴因病突然去世了。魏文帝曹丕很伤感,因敬重田畴的为人忠义,想赏赐他的后人官职,可是田畴的儿子早年就去世了,没有后代了。

于是曹丕就封田畴的侄孙田续为关内侯,以继承田畴的血脉。后来,田续跟随大将军邓去艾伐蜀国,立下战功,一直话到司马炎建立晋朝,终老天年。田畴一生不为名利,所以在演义中没有被写进去。

0 阅读:1

审配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