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美苏争霸三个阶段的斗争,就懂了美国为啥出现60后给40后交班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4-05-03 02:31:39

最近,忙着申报一个联合国BTV“最佳旅游村”项目,没时间写长文,只能每天抽时间写点微头条,聊点零散思考。多说一句,这个申报项目的标准真的Low爆了,基本就是发达国家忽悠后发国家不要搞乡村现代化的话术体系。

一主三辅四个视频,再加12张图片和一份文字材料,图片和视频要避免出现集体性场面,尽量体现个人自由,村落要体现原始原生态,甚至连“景区”和“度假区”都不能提。

拜托!旅游不就是要吸引游客去村里吃喝玩乐吗?民宿没有现代化的卫生间洗浴间,谁住?村庄没有停车场和广场,自驾游车辆往哪停?民俗活动在哪搞?所以,我们的图片和视频无论咋伪装原生态,都没法掩盖现代化。

记得周星驰版的《鹿鼎记》中有段经典台词,建宁公主对韦小宝说:扮个最帅的样子看看?韦小宝说:不需要了,现在已经是了。建宁公主:那就扮个最丑的样子看看?韦小宝:不行,怎么扮也不会丑啊!

相较于发达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乡村而言,中国的旅游类乡村早就光纤入户,4G网络全覆盖,电商进村了,就像台词中的“韦小宝”,怎么扮都不会丑。就闲聊这么多吧,以下正文。

今年会是美国脸接回旋镖大年,这些镖大多是2016年决战撞墙后慢慢回旋的。我们当时选择正面硬刚,美国选择认怂撤围。作为带头大哥,怂了就是败了。

这就意味着始于奥巴马时期的所谓“Change”“Yes,we can!”失败了。既没能力“Change”,又没办法“We can”,那结果就是“NO”!

然后,美国就出现了一个非常魔幻的现象,60后给40后交班,年轻人下台,老头们上场,而且接班老头的年纪还越来越大,直到今年都是40后巅峰对决。这就意味着除了过去8年,未来4年也没美国50后和60后啥事。

真心替美国50后这代人感到憋屈,那为啥会出现60后给40后角班呢?其实,只要看下美国近三任总统的出生日期和他们的经历,就能知道个大概。

拜登生于1942年,特朗普生于1946年,奥巴马生于1961年,哥仨都属于美国战后婴儿潮一代,就是“4664”这帮人,从1946年至1964年。

不同的是拜登和特朗普属于战后婴儿潮的头,奥巴马只是揪住了战后婴儿潮的尾巴,相隔15-20年,差不多一代人。如果说他们仨有啥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但相比60后奥巴马,40后特朗普和拜登都完整地经历了美苏冷战,对冷战的认知和理解远比奥巴马要深刻。

接下来,我们简单聊下美苏争霸三个阶段,大伙可能就明白了这种认知和理解的偏差到底有多大。很多事情只有经历了,才会知其中味,一旦食髓知味,就会形成路径依赖,这可能就是美国为啥会出现60后给40后交班的重要原因。

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美苏争霸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既缓和又紧张。缓和方面,1955年,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签订对奥和约。同年,苏联跟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问美国,举行美苏首脑戴维营会议。

双方在戴维营吵吵三天,不仅没打起来,竟然还发表了会谈公报,要知道两个月前,他们还在莫斯科搞过一次激烈的“厨房辩论”呢!为此,苏联还大肆宣扬了“戴维营精神”。但会后仅七个月,就发生了美国U-2飞机入侵苏联的事件,略显尴尬。

紧张方面,1961年8月,苏联开始修筑“柏林墙”,对东德和西德进行物理分割。柏林墙全长155公里,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这事搞得德国老铁一度非常懵圈,什么仇什么怨啊!

1959年1月,社会主义古巴独立,红旗插进美国后院。1961年3月,为了对付苏联,美国悄咪咪地在土耳其部署了45枚木星导弹,射程1800英里,可打击包括莫斯科在内的90%的苏联城市。

这下好了!赫鲁晓夫怒了!然后有样学样,就想着悄咪咪把导弹部署到古巴去。1962年8月,美国发现了苏联设在古巴的导弹发射场,接着双方就吵吵起来了。吵吵到10月份时,就爆发了“古巴导弹危机”,全人类陪着他俩在鬼门关前溜达了13天。

苏联虽然气势汹汹,但“古巴导弹危机”还是以苏联认怂撤退而告终。好家伙!苏联撒丫子跑了,把古巴丢在加勒比海的海风中独自凌乱。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美国对古巴进行禁运,直到现在仍未解除。

2023年11月2日,联大连续第31次通过要求美国终止对古巴封锁的决议,187票赞成,但美国却逆行全球,一票否决,主打一个跨世纪记仇,封死你个鳖孙。

总的来说,这个阶段的争霸既活泼又严肃,但美国略占优势。表面看,苏联可能没输啥,实际却输到姥姥家了,为啥?因为苏联把那种干大事而惜身、背信弃义、首鼠两端的揍性暴露得淋漓尽致,非常赤裸裸。

对大国而言,信誉就是生命,为啥?因为大国摊子都铺得比较大,但又不可能啥事都亲力亲为,处处跟人讨价还价。所以,很多事情都只能靠信誉去维持,也就是大伙给面子,靠脸混饭吃。

比如菲律宾,只要不是太出格,无论咋跳,大国都不稀得搭理他。其实,他心里也跟明镜似的,知道你鄙视他,但肯定不会揍他,那他就可以趁机捞点蝇头小利,反正挨点水炮又死不了人。所以,小国胆大心黑脸皮厚,反而是一种优势,大不了大国把他当个屁给放了。

其实,苏联的失败从1950年那次背信弃义就注定了,心眼跟针尖似的,注定心梗。那美国呢?呵呵!只是因为有欧日帮衬,没来得及暴露而已。一旦逆风衰落,就会立马露馅。等到美苏第二阶段时,这货就充分彰显了“死道友不死贫道”的鸡贼作风。

这一阶段,上文所提到的那哥仨,生于1961年的奥巴马还在喝母乳,还在夏威夷的海滩上穿开裆裤呢,吊儿郎当。所以,他对这些事基本无感。

1959年,生于1946年的特朗普已进入纽约军事学院,1964年高中毕业。按理说他对那一阶段的美苏争霸是有些认知和理解的,因为他不仅成绩优秀,还是学生干部。但也谈不上有多深刻,毕竟“古巴导弹危机”爆发时,他才16岁,还处于写情书的青苹果年纪。

1961年,生于1942年的拜登已就读于特拉华大学,选修历史学和政治学。所以,他对赫鲁晓夫访美和古巴导弹危机是有切身感受的,他和他的祖国一起狠玩了一把心跳。

二、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开始于美国跟越南干架。其实,美国早在1961年就参战了,但只派了特种部队参战,主要是配合越南南方军队作战。但等到1964年时,这货就直接出动地面部队登陆了。

南打北炸,打到1968年时,侵越美军一度达到了54万余人。为啥是“南打北炸”呢?因为我们在北纬17度画了根线,不许美国地面部队越线,否则就让他领教铁锤2.0。因为有了北纬38度线的宝贵经验,所以美国老铁这次非常听话。

其实,这事的发展过程非常匪夷所思。开始时美军只派遣军事顾问,重在参与,拱火;后来美国派遣特种部队,浅尝辄止,尝鲜;再后来就是地面部队登陆,大打出手,死磕。然后就顺利地掉进了“越战泥潭”,好在1975年撤出来了。

撤出来跑路时,这货还玩了一出经典剧目——西贡时刻,把背信弃义彰显得风情万种,“西贡铁拳”有图有真相。后来,哪怕过去近半个世纪,他们依然不忘初心,又在阿富汗演了一出“喀布尔时刻”。

其实,后来复盘这事,美国人也没搞明白为啥要打越战,就像当年为啥要登陆朝鲜半岛,稀里糊涂就跟人干上了。“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联合创始人迈克尔把这玩意称为“使命偏离”。

第二阶段美苏争霸结束于1979年,为啥?因为那年12月,苏联杀进了阿富汗,死磕10年,等到1989年从撤军阿富汗时,苏联都快玩完了。所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个阶段,苏联缩小了与美国的经济差距。1975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到美国的80%,战略导弹2400多枚,是美国的1.4倍。等到70年代末,苏联在战略核力量方面的开支已3倍于美国。常规军力,苏联440万人,美军210万人。

当时,美国老铁顶着一脑袋包包,进入70年代就陷入了“大滞涨”,到80年代初,仅经济危机就经历了4次:1970年11月、1975年3月、1980年7月、1982年11月。中间还夹杂着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中东石油危机。

美国为啥会陷入滞涨?主要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全球大撒币,重建欧日韩,烈火烹油20多年,再加上越战烧钱,可不就变成破落户了嘛!这也是为啥1969年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但1972年突然就宣布停止了。都穷疯了,还怎么玩得起登月这种高端局?

其实,盛世和乱世本是同根生,所谓“盛世”大多是透支性发展,有的透支未来,有的透支人性,而美国既透支人性又透支未来。

再看下那哥仨在干啥。奥巴马还猫在夏威夷群岛,就读于火奴鲁鲁的普纳荷学校,正在飞叶子。其实,直到后来当上总统,他都认为“吸食大麻不会比喝酒更危险”。所以,这种杀马特少年是不咋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咋咋地,干啥都不如飞叶子爽。

另外,夏威夷群岛距离美国本土3700多公里,通讯也不像现在这么发达,跟世外桃源似的。所以,如果你问那会正在飞叶子的少年奥,你知道美苏争霸咋回事啵?你知道苏联揍阿富汗啵?他要么一脸懵圈,要么对你翻白眼,你特么有病吧!飞叶子是不能三心二意的!

1968年,特朗普获得沃顿商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同年加入家族企业下的特朗普管理公司。1971年,他接管家族公司。然后,在美国四次经济危机期间,他搞了一系列成功的骚操作。

1974年,他买下曼哈顿区“宾夕法尼亚中央铁路公司”地块;1975年,他又买下纽约中央火车站旁边的破旅馆,用极低的贷款成本建成了凯悦酒店,成为他地产事业的重要里程碑。1984年,他耗资2亿美元在曼哈顿建成了68层的特朗普大楼。

从这几次操作来看,他对美苏争霸和经济危机是有深刻理解的,甚至很喜欢“危机”,因为他觉得自己擅长“转危为机”。所以,他并不讨厌苏联,甚至觉得苏联是他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等到后来当上总统,他又把对苏联的这种商人式好感转移到了俄罗斯身上。

巧合的是上世纪80年代,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的女儿,特别喜欢他在纽约修建的摩天大楼。她觉得这哥们非常牛逼普拉斯,于是就要她老爸说服戈尔巴乔夫邀请特朗普访苏。然后就有了特朗普三顾莫斯科:1987年、1996年和2013年。

这时期的拜登因为少年时期的哮喘而无法正常服兵役,没被送上越南战场。1968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法律界。1970年,他被选入纽卡斯尔县县议会,踏入政界。1972年,年仅30岁的拜登成为美国历史上第六年轻的联邦参议员,堪称意气风发。

1974年,拜登入选时代杂志的“200个未来有所作为的新面孔”。1975年,拜登进入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1979年4月,他作为美国参议院代表团成员随团访华,这是中美建交后第一个访问中国的代表团。在此期间,拜登游览了长城。

此外,拜登还被派往苏联跟勃列日涅夫探讨核武器和裁军问题,但双方完全尿不到一个壶里,就差嗞对方身上了。所以,拜登从那时开始就对苏联没啥好感。苏联解体后,他又把这份仇恨延续到了俄罗斯身上。

总的来讲,这个阶段的美苏争霸是苏攻美守,美国处守势。处守势是一种极为痛苦的状态,但比美国更为痛苦的是我们。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虽然推动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并非握手就能言和,更何况还是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1972年6月,“水门事件”爆发;1974年8月,尼克松宣布辞职。事实上,我们那会难的要死,这也是为啥1974年2月22日,教员会在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谈话时,首次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将世界横切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世界,美苏属于第一世界,以大欺小,倚强凌弱。英法德日加等组成第二世界,我们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组成第三世界。说实话,如果那会真跟美国关系好,我们何至于横切世界,把美苏吊起来批斗。

三、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

1981年,里根上台,开始跟苏联正儿八经打冷战,就是横竖得死一个。

对内,里根推行“里根经济学”,说穿了就是“奥派”新自由主义,政府旁观,市场做主。把公共事业嘎了,节流;把国企卖了,开源。就是挖肉补疮,向未来借钱。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饮鸩止渴吗?当然知道,问题是眼前都活不下去了,谁特么还管以后?

对外,美国对苏联进行严格封锁和严厉制裁,重新修正《出口管制法》,限制全球高新技术转让,全面禁止用于制造武器装备的物资进入苏联,比如重工业设备、电子尖端仪器、稀有金属、精密科学仪器等先进水平的母机和设备。

当时,日本东芝艺高人贱,偷摸向苏联出口四台九轴五联动高端机床,但却被美国给逮住了。然后1987年5月,东芝两名高官被捕。此外,东芝公司还花了一亿日元,在美日两国50余家媒体上刊登“谢罪广告”,丝米马塞!

那会,美国老铁还从电影《星球大战》获得灵感,鼓捣出了“星球大战计划”,由专人负责数据伪造,用PPT忽悠苏联,把苏联拖入军备竞赛。当时,美国提出要建立战略防御武器“天网”,在地球上空利用激光拦截并摧毁敌方导弹。

握草!苏联立马就急眼了,赶紧投入几百亿美元改造洲际导弹,以此来对付那个压根就不存在的“天网”。但这事也不完全是负收益,应该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啥?

因为苏联当时改造洲际导弹的思路,就是可变弹道技术和高超音速技术。这些年,大熊的匕首、先锋和锆石等高超音速导弹家族崛起,就得益于此。

1981年,苏联搞了一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军演——西方-81军演,参演兵力多达50万人,钢铁平推,炮弹洗地。苏联导弹部队甚至对北约多个军事单位进行了模拟核打击,差点把欧洲老爷们的胆都吓破了。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在搞完红场阅兵后3天就嘎嘣了,走完了他吃好喝好、人菜瘾大的一生,享年76岁。之后,苏联就开启了带头大哥走马灯模式。

先是68岁的安德罗波夫继任,上任仅10个月就趴窝了,在床上硬挺5个月,干脆直接撒手人寰了。然后,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的契尔年科上任,坚持不到13个月也驾鹤西去了。再然后,54岁的“年轻人”戈尔巴乔夫就上台了,开始折腾改革。

其实,戈尔巴乔夫跟经济不熟,他的经济水平跟老叶差不多。不熟就算了,他还喜欢空谈;空谈就算了,他还喜欢瞎指挥;瞎指挥就算了,他还没啥耐心,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跟无头苍蝇似的瞎撞。

然后从1987年开始,就越改越不着调了,竟然开始搞私有化了。但对于私有化,老戈一开始是拒绝的,后来是观望的,然后是妥协的,再然后是完全支持的,身段非常软,底线非常活。

等到1990年8月,他已经把公有制攻击成“经济垄断”了,认为私有化刻不容缓,还主张完全放弃国家宏观调控。结果咋样大伙都知道,就不细说了。

总的来说,这个阶段的美苏争霸,苏联输了。总共三局,美国以2:1获得胜利,赚得盆满钵满,苏联则输得底裤不剩。但从马后炮角度看,1991年12月26日,当美国杀死苏联的时候,也同时杀死了他自己。

再说下那哥仨,“不良少年”终于离开了夏威夷群岛,来到美国本土。1983年,他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在芝加哥从事社区工作。1988年,他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学习。

1993年至2005年,他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任教。1996年,他入选伊利诺伊州议会,2004年当选联邦参议员,2007年宣布竞选总统,2008年当选美国总统,时年47岁。

总的来看,这哥们顺风顺水,叠了一身BUFF,算得上美国梦的典型代表。但等到他1996年正式从政时,苏联坟头草都3米高了。所以,他对美苏争霸的攻防博弈没啥印象,而所谓看资料听故事,远比不上亲身经历所获得的那种切身和切肤之痛。

更何况那会的美国正处于单极霸权时期,对外说一不二,逮谁揍谁,打完海湾战争,就打阿富汗,回过头来又暴揍伊拉克,搞得伊斯兰老铁欲哭无泪。所以,美国当时出问题主要是其内部,也就是内卷,为啥?

因为新自由主义彻底解除了束缚金融资本的枷锁,以至于金融资本在放飞自我的同时,还把权力关进了笼子。此外,金融资本还通过楼市和股市干掉了美国所有中产阶层。所以,美国老铁特别需要一位英雄来拯救他们,带他们改出内卷,编织新版美国梦。

然后,作为美国梦代表的奥巴马就被大伙瞄上了,他的所谓“Change(变革)”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上台后,他推出了能源和医疗等一系列改革。

医改就不说了,特朗普一上台就把这玩意给干翻了。但特朗普并未踢翻能源改革,反而大力推进,为啥?因为作为“车轮上的国度”,低油价是美式生活的基础,高油价会让美式生活方式难以为继,美国梦就会犹如空中楼阁。

但等他在台上忙活8年,美国老铁才真正看明白,握草!这哥们并非“天降猛男”,而是一位被当总统耽误的段子手和电影制片人,电影《美国工厂》确实非常哇塞。

事实证明,他对美国内部问题的敏锐性要远高于对外部事物的敏锐性。而他的国务卿希大娘则与之相反。所以,首提“重返亚太”的反而是希大娘。

生于1947年的希大娘完整地经历了美苏争霸三个阶段,她对大国博弈的复杂性和残酷性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说实话,如果当年奥巴马下台后,由她接班的话,对我们会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其实,不只是奥巴马对苏联解体的认识是肤浅的,包括他的前辈克林顿和小布什,认知水平都差不多。他们似乎从未理解美苏争霸的本质,以及苏联解体的最大后果是啥。

其实,苏联解体的最大后果并非苏联没了,而是有两个国家从冷战的废墟中崛起了,一个是德国,一个是中国。德国通过整合和成立欧盟,推出欧元,硬是用马克干成了画家当年用坦克都没干成的事。

然而,恰恰因为他没有亲身经历美苏争霸,缺乏大国博弈那种现场感,他才会把“重返亚太”搞的磨磨唧唧、拖拖拉拉。等到他下台时,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才算初具雏形,但美国的大部分力量依然陷在中亚和中东泥潭里无法自拔。

撤军阿富汗,一直等到2020年8月,才由他当年的副总统拜登帮他完成。说实话,不得不佩服特朗普,这哥们硬是把美军摁在阿富汗摁四年,一动不动。

搞笑的是,早期战略东移时,奥巴马犯了保守主义错误;等到2016年时,他又犯了冒险主义错误,竟然幻想在南海对我们进行战略讹诈。当我们准备跟他正面硬刚死磕时,他又犯了逃跑主义错误,一溜烟跑了。

如果说美国现在面临着无力回天之局,那这种局面就肇始于他,为啥?因为他原本是有机会改正始于里根时期的新自由主义错误的,但2008年次贷危机时,他竟然选择了躺平大撒币,剜肉补疮捂盖子,错失了大好机会。

握草!7000多字了,就先写到这吧,太长了也没人看。如果大伙感兴趣的话,我们到时再聊。

2016年,当他在南海踢到铁板后,美国老铁才幡然醒悟,我勒个去!这哥们原来是个花架子。然后,他们又选了第二位貌似猛男的猛男,这位老兄的猛男特征倒是非常明显:怼天怼地怼空气,天不怕地不怕,逮谁跟谁干。

但事实证明,他也并非猛男,倒是有点像披着猛男外套的骗子。等到被骗了两次,浪费12年之后,美国铁子们,尤其是美国政界和舆论界就貌似清醒了。清醒之后,他们忽然发现美苏争霸的历史似乎正在重演。

然后,他们决定选一个真正理解美苏争霸,最好是参与其中的人,然后就选中了拜登。那一年,老头都78岁了,走路踉踉跄跄的,苍老的背影像极了走入暮色的美国!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请随手点个赞,感谢阅读!

2 阅读:61

东意和你不一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