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批人要抢着卖房了

观察楼市的熊大 2024-02-16 06:30:14

转自大胡子说房

从开年到现在,有太多消息了,我也写了很多。

别说在座的各位,我自己也写麻了,观点我是反复说了:

救经济是主基调,但绕不开房地产。

救房地产,又绕不开收入、绕不开去库存。

看懂的看不懂的,今天都不想再花嘴皮子说了。

今天说点不一样的吧,尤其去年楼市打破了很多人的滤镜和信仰,也暴露出一些致命的问题和错误的理念。

有些东西,我建议大家先提高警觉。

二手房的问题开始暴露了。

23年大家最深的触动是房价下跌吗?

大家最恐慌的是挂牌量激增吗?

一定不是。

而是房价下跌之后你还卖不出去。

说白了,是不成交。

当流动性彻底丧失,相当于这场击鼓传花游戏的最后一棒砸你手里了,吃了你的首付还不算,还要搭上未来几十年的现金流。

我想这才是大家觉得最恐慌的,对吧。

而且哪怕这一轮救市,楼市续上命了,不见得这种流动性危机就解决了,顶多这是把这个危机爆发的风险延后了。

所以你不要单纯看房价跌了多少,而是要看卖出去了多少。

在去年楼市低迷之下,还有人愿意买这个小区的房子,那楼市回暖后,只会更好卖。

往大了说,大家不必纠结自己城市的房价跌了多少,因为2023年的楼市几乎是倾覆之下焉有完卵。

大家真正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是:

降价之后,这个城市的成交是不是就涨起来了,以价换量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这至少说明需求没有消失,低价诱惑还有用。

再往大说,大家要关注城市背后的价值、产业、人口流入等等.

有些城市在去年可能只是阵痛,但有些城市问题暴露的就更大了,之后回暖可能也恢复不过来了。

单纯的挂牌量上涨不可怕,可怕的是:

挂牌量涨,成交持续下跌。

大家不要看到单一的数据就开始恐慌,头脑简单的人才会单线看问题。

挂牌量上涨,如果成交量也在涨,这说明市场属于一个出清和优化的状态。

拿成都来说吧:

成都去年的二手房挂牌量激增是很厉害的,已经突破了20w套,来到26万套的关口。

单纯看这个数字是真的很唬人啊,但我再告诉大家一个数据:

成都2023年二手房成交22.04万套,同比上涨45.19%。

有人卖房,有人买房,这反而是一个健康循环的市场,这种城市就不必过于狂欢。

还有深圳。

深圳二手房挂牌量也在6万套徘徊,但二手房成交量在去年四季度也往上走,连续两个月突破3000套。

还有杭州,二手房挂牌量(单链家平台)有约15万套,但去年杭州二手房成交了7.4万套,同比上涨了30.36%.

还是苏州、广州等等,更多的城市我就不列举了,这一批城市至少是安全的。

说明城市人口量还是夯实的,市场还能通过以低价来激活市场。

只要楼市回暖,价格也能顺势而涨。

记住,房价下跌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彻底丧失流动性。

最贵的房子真的不是一线城市的房子,而是买错的房子。

鹤岗5万一套看似很便宜,实际上很贵,因为真的是5万,一笔一次性的消费,后续想卖也卖不出去。

经济学里曾有个说法,高利润、低风险、好流通三者,最多只能同时出现两个,但房地产,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却3个皆占。

坦白说,这也挺奇怪的。

但未来这3个还能同时出现的概率越来越低,而且难度越来越高。

我建议大家要重点关注:低风险、好流通。

高利润一般会跟着高风险和高成本,这是高阶玩家可以玩的,普通人牢记底线,保住安全就好。

我觉得现在就是市场极度分化的时代,在过去房价上涨的时候,很多人的钱其实是莫名其妙赚到的。

但在楼市下行期,才是真正考验本事的时候。

你能不能看懂楼市的底层,现在楼市频繁刺激,却为何激不起多少水花?

你又是不是被单纯的挂牌量激增唬住而盲目卖房?

我只能劝大家,先不急,看懂底层逻辑再做决定。

这一轮周期重启的难度更大了。

但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一样的。

经济周期和去库存周期,从历史规律来看,是完美重合的。

经济周期是:复苏、繁荣、衰退、萧条。

而去库存周期是:被动去库存、主动补库存、被动补库存、主动去库存。

所谓库存其实就是商品房滞销,库存周期可以说是经济周期的子周期,他们相互影响,又以相同结果出现。

大家可以对应过去的每一个阶段,是不是都是这样。

那我们现在明显就处在主动去库存的周期中。

2023年11月,百城商品住宅库存量达到了51852万平方米,也就是5.1亿平米.

2023年,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约6%,绝对规模为2016年以来最低水平。

买的少了,卖的多了,积压的库存就越来越多。

所以怎么办,去库存又提升日程。

看结果:

2023年,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推出、成交面积同比均下降超20%。

很显然啊,从土地供应上就开始下手了。

上一次房子卖不出去的时候,还是2015年,那时候我们推出了货币棚改化,开启涨价去库存运动。

那个时候,去库存已经成为了主要任务。

历史轮回到现在,一幕幕又惊人地重叠了。

所以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只是大家很善忘而已。

为了主动搭配这一次去库存,很多城市都开始自救。

比如广州推出一线城市首张房票,不直接给现金给房票让你去房源超市里面去买房,不就是帮开发商把房子卖出去吗?

还有再之前降首付、降利率,不也是鼓励你赶紧进场买房吗?

就连上一次货币化棚改的关键资金psl,这一次也重启了。

很多轨迹都惊人的匹配上了。

只不过,必须要承认这一次难度会加大。

但没关系,力度也一定会加大,我们已经接近2014年那时候的宽松程度了。

何况,今年还有一个大杀器,那就是通胀。

其实去库存前面还有两个很关键的字,就是涨价。

不管现在购房者什么心态,反正价格不涨,这成交量就上不来。

反正也不涨,那晚买早买没区别。

反正也不涨,那买房干什么,不如租房。

所以价格是去库存的关键,得让价格稳住且开始上涨,老百姓才会进场。

这也是开工建设量减少、取消商品房现价的原因。

至于去库存的钱,上面说了,psl重启。

还有广州也做了一个示范,那就是房票,不用直接掏钱,等于先打个白条。

还会搭配着什么呢?

最近大城市不是在搞保障房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吗?

实际上改造也好,发展租赁也好,会让很多人觉得租不如买,将一部分需求挤压到商品房上1。

你真以为城中村旧改,环境好了、配套有了、房子新了,那房价还有跌的?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看懂,但话我不能再说的直接了。

总之,我们今年会进入第二轮去库存的提速。

或许这一轮新周期的启动难度会更大,但消息也会更多,要不然1月动作为什么那么频繁。

或许大多数消息大家看麻了,也看不懂,没关系,我们可以化难为易,大家只需要关注今年自己要怎么做就好了。

顺势而为,是我给大家的忠告。

3 阅读:3458
评论列表
  • 2024-02-16 22:14

    这位大哥请注意,人口负增长回不来了。

  • 2024-02-16 22:21

    本质就是割韭菜,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 2024-02-16 22:46

    这伙计是照葫芦画瓢而已。当时的环境不一样好吧,比如国际环境、民众收入预期、外贸出口、大基建提速、互联网科技、人口持续增长等,这些都在促使房价涨价。就说抖音、滴滴、自媒体、直播带货造就多少有钱人?那时就连建筑工人一年都赚20万。现在这些情况是啥?还用以前的眼光看现在和以后,恐怕以偏概全。反正走一步看一步……鼓吹没用……[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2-17 02:11

    买涨不买跌,越掉价越没人买

  • 2024-02-16 21:44

    如果钱是大风乱来的可以买。

观察楼市的熊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