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夏日风情,写七绝4首。绿杨枝上莺声滑,红杏窗前蝶梦高

火云上有诗词 2024-06-04 22:12:55

七绝·夏日午睡

睡起茶瓯试泼醪,日长无事最逍遥。

绿杨枝上莺声滑,红杏窗前蝶梦高。

“睡起茶瓯试泼醪”,首句便点明了诗的主题——午睡后。诗人醒来,用茶瓯(茶碗)试着泼洒一些美酒(醪),这一行为既体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随意与闲适,也暗示了他对午后时光的享受。

“日长无事最逍遥”,第二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此刻的心情。夏日阳光充足,时间仿佛被拉长了许多,无事可做的时候最显得逍遥自在。这句诗简单直白,却道出了夏日午后的悠闲与惬意。

“绿杨枝上莺声滑”,第三句将读者的视线从室内引向了室外。绿杨枝上,黄莺的啼鸣声清脆悦耳,仿佛连声音都带有一种润滑的质感。这里的“滑”字用得极为巧妙,既描绘了莺声的清脆,又带给人一种听觉上的享受。

“红杏窗前蝶梦高”,尾句继续描绘窗外的景象。红杏盛开在窗前,吸引了蝴蝶前来翩翩起舞。诗人以“蝶梦高”来形容蝴蝶飞舞的姿态,既表达了蝴蝶轻盈飘逸的美感,也暗含了诗人对蝴蝶自由飞翔的羡慕和向往。三四句采用对仗的形式,读来别具一格,采用纯景物的描写,画面之外似有深意。

整首诗以夏日午睡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午睡后的闲适生活和所见所闻,展现了一幅宁静、美好、充满生机的夏日午后画卷。

七绝·夏日雨后

薰风池馆翠阴多,新涨平桥曲水过。

最是榴花知好事,故教红雨点青波。

“薰风池馆翠阴多”,首句描绘了雨后池馆周围的景象。夏日的风(薰风)轻轻吹过,带来了清新的气息,而池塘和馆舍周围则是一片翠绿的树荫,显得格外清凉宜人。

“新涨平桥曲水过”,第二句继续描绘雨后的景致。雨水使池塘的水位上涨,水流平缓地漫过桥面,蜿蜒曲折的流水穿过其间,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也带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

“最是榴花知好事”,第三句突然转向了对榴花的描写。石榴花是夏季的代表性花卉之一,鲜艳如火,充满热情。诗人在这里说“最是榴花知好事”,似乎是在赞扬榴花能够敏锐地感知到夏日的美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这种美好的感知和欣赏。

“故教红雨点青波”,尾句进一步描绘榴花与池塘的交融景象。石榴花的花瓣在雨后纷纷飘落,像红色的雨点一样点缀在清澈的池塘水面上,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这里的“红雨点青波”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榴花与池塘的交融之美,也传达了诗人对夏日雨后景色的喜爱和赞美。

七绝·榴花知夏

绿萼阴浓夏日长,红榴花发晓风凉。

春光欲尽还多事,只有枝头百舌忙。

“绿萼阴浓夏日长”,首句描绘出夏日的特色。夏日阳光充足,时间长久,绿叶茂密,树荫浓郁,为人们提供了一片清凉的避暑之地。这里“绿萼”指榴花的绿叶,形象地展现了榴花生长的环境。

“红榴花发晓风凉”,第二句则聚焦于榴花本身。在清晨的微风中,榴花竞相开放,红得鲜艳夺目,与绿叶相映成趣。同时,晓风带来一丝凉意,为炎热的夏日增添了几分清爽。

“春光欲尽还多事”,第三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转换的感慨。虽然春天即将过去,但大自然仍然充满生机,榴花的盛开便是最好的证明。这里的“多事”一词,既指大自然的繁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绪。

“只有枝头百舌忙”,尾句以鸟鸣为引子,将画面拉回到现实。在榴花的枝头,百舌鸟(一种善于鸣叫的鸟)忙碌地鸣叫着,仿佛在庆祝夏日的到来。这一景象既增添了夏日的生机,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人生忙碌的感慨。

七绝·夏夜榴花

薰风庭院绿荫遮,榴子青红间数花。

最喜晚凉人静后,一枝斜插映窗纱。

“薰风庭院绿荫遮”,首句通过描绘庭院中的绿荫,营造出夏日夜晚的清凉和宁静。薰风,即暖风,带着夜晚的凉意,轻轻吹拂着庭院,使得绿荫更加浓密,仿佛为整个空间撑起了一把巨大的遮阳伞。

“榴子青红间数花”,第二句则聚焦在榴花上。榴花的果实(榴子)青红相间,与绿叶和花朵交相辉映,显得格外娇艳。这里的“间数花”不仅描绘了榴花的美丽,也暗示了夜晚的静谧,使得每一朵花都显得格外醒目。

“最喜晚凉人静后”,第三句表达了诗人对夏夜静谧时刻的喜爱。当夜晚的凉意逐渐袭来,人们纷纷入眠,整个庭院变得格外安静。这时,诗人独自享受着这份宁静,心中充满了宁静和喜悦。

“一枝斜插映窗纱”,尾句以榴花斜插窗纱的景象作为收尾,将画面定格在一个美好的瞬间。一枝榴花斜斜地插在窗纱上,它的影子映在窗纱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剪影。这不仅展现了榴花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好时刻的珍惜和留恋。



0 阅读:113

火云上有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