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猴王指路的灵山樵夫是谁,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又是何方神圣?

绿野萍踪文化行 2024-05-06 12:19:04

却说花果山顶太上老君八卦炉中炼出石卯二,石卯二因风化作一只石猴。这只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玉帝垂赐恩慈道:“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这只石猴,就是后来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孙悟空这个名字是菩提祖师取的,《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究竟是什么人,此人为何如此神秘,孙悟空的原型又是谁呢?

遍游四大部洲,石猴为何要参访仙道

却说石猴做了美猴王,与众猴在花果山水帘洞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这一天,美猴王忽然烦恼,堕下泪来。众猴一见,慌忙拜问:“大王何为烦恼?”猴王道:“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儿远虑,故此烦恼。”

猴王忧虑的,是“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此言一出,众猴一个个掩面而泣,“俱以无常为虑”。无常即黑白二鬼,黑白即“明”,鬼是圭、龟的谐音,既隐写了朱元璋,又暗点了以玄武大帝转世自称的朱棣。

这时,猴群中忽然跳出一个通背猿猴,高声说道:“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猴王问:“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

通臂猿猴说,五虫之内有三等人,是佛、仙与神圣。五虫,就是如来说的蠃鳞毛羽昆,人与蚓、蛙同属蠃虫,以圣人为首领。鳞虫以蛟龙为首,毛虫以麒麟为首,羽虫以凤凰为首,昆虫则以灵龟为首。这五虫,在《西游记》中都说的是朱家五行字辈。

美猴王原本是卯二姐因风而化出,“風”中有虫。《说文解字》:“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此八风也被借喻为大明,“虫八日而化”,其中就隐藏了“重八”。这是《水浒传》中的隐喻,《西游记》借用而已。

四大名著为何都“借风”写故事呢?原因就是女娲补天。娲皇氏风姓,是朱元璋之元祖,所以,《水浒传》、《西游记》、《石头记》都以《淮南子》中的这段神话暗喻朱明。通背猿猴说的“五虫之内有三等名色”,猴王却理解为三等人,也就是佛、仙、神圣。

什么是“名色”呢?《说文解字》:“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这就隐伏了后文“九幽十类尽除名”,孙悟空大闹幽冥界,以及太宗文皇帝魂游地府。美猴王所虑,也是“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

夕,隐写了大明太祖生于子丑之时。《石头记》中的天香楼最先写在《水浒传》中,然后又出现在《西游记》中,两部书中的天香,都是写的大明宫,以唐朝之宫隐喻“大明”宫。天香,出自《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这三大名著铁定写的是朱明家史。朱元璋是“夕生”,也就是晴雯的晴,晴的古字是“夝”。

色,“颜气也。从人从卪。”这个解读,也出自《说文解字》。许慎又这样解释道:“卪,瑞信也。守国者用玉卪,守都鄙者用角卪”。朱元璋字国瑞,璋即半圭,圭为白玉祭祀瑞器。

毫无疑问,“名色”首先隐喻的是大明太祖。但通背猿猴说的却是“三等名色”,分别是佛、仙、神圣,这就隐写了已入冥界的大明君主。佛,指的就是曾经“俾从释氏”的太祖,仙为道家,大明至少有两朝皇帝崇道,也就是永乐、嘉靖,神,指的是神宗万历皇帝,圣,是蠃虫之首,即“人王”。替太宗文皇帝到地府送南瓜的刘全,就是“金卯人王”。

这些已入“名色”的大明帝王,就是美猴王要去寻访的三等人,要学不老长生之术。到大明灭亡之时,朱家五德字辈以朱棣为启始,恰好轮转了三轮,也就是“三等名色”。因此,美猴王辞别花果山,遍访四大部洲,寓意大明将亡,朱家要拯救即将被“善”的朱明皇朝。

观棋烂柯,给美猴王指路的樵夫是谁?

话休絮烦,却说美猴王游历四大部洲,最后来到了西牛贺洲。前面的文章中解读过四大部洲,是以“泗州”为祖脉隐喻大明。其中,西牛贺洲隐写的是乌巢禅师。因此,美猴王到此学艺,其师就是乌巢禅师。

到了西牛贺洲,美猴王遇见了一个樵夫。很多读者认为,这个为猴王指路的樵夫是如来佛祖的化身,其实不是。“樵”,拆开是“焦木”,隐喻的就是大明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榔被吴三桂以弓弦缢杀后,以柴薪焚化。《西游记》绝对写到了大明灭亡,世德堂本肯定不是万历二十年的刻本。大明结局隐写于《西游记》中,前面的文章中讲过,后文讲唐僧故事时,还要细细揭秘。

这个樵夫唱了一首《满庭芳》,这首词的首尾是这样的:“观棋柯烂,伐木丁丁。……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第十回书中,专门写了一段《烂柯经》,太宗文皇帝以下棋救泾河龙王。这其中的寓意,就是朱元璋“封建诸子”。

《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洪武元年正月十五,朱元璋在文楼问朱标,汉初七国之乱“曲在谁”,朱标答:“曲在七国”。朱元璋说:“此讲官一偏之说。宜言景帝为太子时,常投博局杀吴王世子,以激其怨,及为帝,又听晁错之说,轻意黜削诸侯土地,七国之变,实由于此。”

朱元璋认为,汉初七国之乱责任不在七国,而在于汉景帝与晁错。汉高祖封建诸子,汉景帝做太子时与吴王世子下棋,却以棋盘砸死了吴世子,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加之听信晁错削藩,这才导致了七国之变。洪武此说,就是为他恢复周制,“封建诸子”张目。

到了洪武三年,朱元璋果然封了九大皇子藩王和桂林靖江王。朱元璋“寅丧(1398年,戊寅)”之后,建文削藩,燕王谋反,大明由此陷入藩镇之乱的历史之中。尤其是到了南明,朱家藩王纷纷称帝(或称监国),自相火并,导致了朱明彻底灭亡。

这则史料,也是《水浒传》先用以暗喻大明实亡于洪武“封建诸子”,因而,立主题:封建必亡。《石头记》中,中山狼贾迎春是下围棋的,丫鬟名叫司棋,也是讲的他们家太祖“封建诸子”。

“观棋烂柯,伐木丁丁”,柯为斧柄,“伐木之柯,柄长三尺”,吴承恩又借用《说文解字》之说,隐写朱明失其柄于第三轮木字辈皇帝。

“静坐讲《黄庭》”,黄庭指的是道家养生经,其经全称为《太上黄庭中景玉经》。此经所喻者,就是大明太祖。“黄庭”,指的是陈氏太后梦见在舍南麦场遇到神仙黄冠(实为黄帝),得黄冠所赐冷香丸而生下了朱重八。这段历史,四大名著中都有隐写,“天香”、“麦”、“麺”等等,都是说的此“黄庭”。当然,黄庭也是“皇廷”的谐音,隐写的就是大明皇帝。

烂柯、伐木、焦木(樵),就是大明最终亡于大火的真实写照。所以,四大名著一片火海。灵山樵夫为猴王指路,预示大明即将走向终局。

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究竟是谁?

按照樵夫的指引,美猴王来到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书中有一篇庾词,专门描写灵台方寸山:

“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

无需多做解读,这篇赞词,通篇写的是大明。对照写花果山的那篇赞词,猴王所到之处,依然是花果山。“灵台方寸山”,前后隐藏的就是“灵山”,花果山也是灵山,西天取经之地还是灵山。那么,美猴王到此灵山,遇到的菩提祖师究竟是谁呢?

书中也有一篇赞词,专写菩提祖师: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大觉金仙”,出自《宋史·徽宗本纪》:宣和元年春正月,诏:“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菩提祖师是大觉金仙,也就是“佛”,宋徽宗所改之佛,就是指的释迦牟尼佛。也就是说,菩提祖师即后文书中的如来。那么,《西游记》中的“如来”又是谁呢?

如,是《水浒传》中的裴如海、《石头记》中林如海之“如”,什么意思呢?如,“从女从口”。女,指的是北方玄武七宿中的女宿,也就是永乐迁都后的大明都城。前面的文章中讲过,《水浒传》中的梁山,实写的是北京石景山,《西游记》中则以唐僧晒经石,隐写“湿经山”。

梁山在京西,故有西梁女国。西梁女国是“烟花女国”,烟,谐音炎,是大明火德国运,又是大明亡于火的寓意。烟,谐音“燕”,西梁又指燕王藩地。花,便是“草化”,隐写大明朱姓出自邾国曹姓,也就是《石头记》中曹雪芹之“曹”。花和尚、花果山、烟花女国、花袭人,都是“曹化”。

因此,“如”,以及书中的所有的“女”,都是写的朱家第一代木字辈后的大明京城和大明皇帝。

来,繁体字是“來”,《说文解字》:“周所受瑞麥來麰”,简而言之,來就是麦。“麥”,即“來夕”,回看上文,讲的就是朱元璋。

如来,隐写的是自大明太祖以来的所有朱明皇帝。甚至可以说,亦僧亦道的菩提祖师,就是隐写的大明二祖。下一篇文章将讲到,菩提祖师说猴王是“食松果的猢狲”。因此,“孙悟空”就是大明之子孙,到灵山学道,试图延续大明国祚以不死长生。

但是,吴承恩千真万确地见证了大明灭亡。因而说“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三三行,寓意大明将亡于第三轮五德皇帝之手,又暗示大明彻底灭亡从神宗万历皇帝起,朱由榔就是万历之孙。

萬,草禺,出自邾国曹姓的猴,也就是朱猴。慈,善也,万历之后,也就再无朱明了。

集佛、仙、神圣于一身,菩提祖师就是通背猿猴所说的“三等名色”,是大明之祖师。那么,“孙悟空”的原型又是谁呢?石猴为何是“食松果的猢狲”?

至于乌巢禅师,前面的文章已做过初步解读,下一篇讲到孙悟空变松树被赶出灵山时,再来揭秘菩提祖师为何也是乌巢禅师,此处按下不表。

2 阅读:656
评论列表

绿野萍踪文化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