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北洋时期著名陆军军事学院及其历任校长(1912年-1928年)

恒鼎谈历史 2024-05-25 22:12:36

陆军大学(1912.8-1928.6)

1906年4月,消政府在保定创办“陆军行营军官学堂”。1911年7月更名为“陆军预备大学堂”。清末共招收3期学员。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改名为陆军大学,从保定迁至北京西直门内大街崇元观旧址,作为培训军事将领的最高军事学府,为参谋本部管辖,学制3年。至1928年举办到第八期结束。

校长

胡龙骧,湖北黄陂人,毕业于保定陆军预备大学堂第二期。

贾宾卿,直隶交河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一期。

熊炳琦,山东济宁人,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冯国璋、曹锟亲信。

师景云,直隶徐水人, 毕业于保定北洋参谋学堂、陆军大学第一期,冯国璋、张宗昌幕僚。

韩麟春,奉天辽阳人, 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六期,奉系五虎将之一。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2.8-1923.8)

前身为清末保定陆军军官学堂,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名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培养陆军中下级军官,直接隶属于陆军部军学司。1912年8月开办招生,10月20日开学。学制2年,前后共办9期。至1923年8月停办,共培养军官6523人。为中华民北京政府时期全国规模最大的军事院校。

校长

赵理泰,安徽合肥人,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因与段祺瑞为同籍同学,受知于段而被重用。

蒋方震,浙江海宁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三期,著名军事教育家、军事理论家。

曲同丰,山东福山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三期,皖系军阀将领。

王汝贤,直隶密云人,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王汝勤胞弟,直系军阀将领。

杨祖德,山东潍坊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三期。

贾德耀,安徽合肥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三期,皖系军阀将领。

张鸿绪,直隶天津人 , 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曹锟同乡及天津武备校友。

孙树林,直隶大城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三期。

陆军第一预备学校(1912.6-1920.9)

清末,清政府曾建立陆军中、小学,作为培养陆军军官的预备学校。中华民国建立后将陆军中、小学停办,设于北京清河的陆军第一中学改为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学制2年,作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预备学校。1920年秋停办。

校长 毛继承(1912.6.任);钱选青

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2.9-1920.9)

1912年9月,由原清末设于武昌的陆军第三中学改为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20年秋停办。

校长

金永炎(1912.9.任),湖北黄陂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四期。

应龙翔,湖北黄陂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二期。

解朝东,江苏丹徒人,江南陆师学堂学习,后赴德国习步骑炮工各科。

陆军军需学校(1912.3-1927)

1912年初由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创立。1912年6月21日移至北京,隶属于陆军部。1928年后为国民政府接办。

校长 张叙忠(1912-1928),湖北枝江人。

陆军军医学校(1902-1928)

1902年8月,袁世凯在编练北洋陆军时,在天津创建“行营军医学堂”。1908年7月该校改隶清政府陆军部,定名“陆军医学堂”。1912年7月,改称“陆军军医学校”,隶属于陆军部军学司。1918年校迁北京。

校长 全绍清(1912.7.任),直隶宛平人,毕业于天津北洋医学堂,卫生学家。

兵工专门学校(1925-1927)

清末创办,1925年9月复办于汉阳兵工厂内。1927年为国民政府接办。

校长

刘文明(1925.9-12)

邓演存,广东惠阳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邓演达兄。

东三省陆军讲武堂(1919.2-1931.9)

1906年,清政府奉天将军赵尔巽创立“东三省讲武堂”,辛亥革命后停办。1919年2月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重新设立“东三省陆军讲武堂”。1927年9月改称“东北陆军讲武堂”。1928年3月复改称“陆军讲武堂”。1931年9月办。

堂长(监督)

张作相(1919.2.任),奉天锦州人,张作霖把兄弟及心腹,奉系军阀旧派代表人物。

张作霖(1922.兼),奉天海城人,奉系军阀首领。

东北讲武堂北京分校(1926.-1928.6)

1926年8月创办于北京,1928年6月办。

堂长(监督) 张作霖

东北讲武堂黑龙江分校(1928.10-1931.9)

1928年10月由原黑龙江军官养成所改建。

校长 张学良(兼),奉天台安人,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张作霖长子,奉系军阀陆大派精神领袖。

云南陆军讲武学校(1912-1928)

清末由云贵总督锡良、李经羲创办于昆明,初名云南讲武堂。民国以后,云南都督蔡锷、唐继尧接办,改名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学制3年,分步、骑、炮、工各兵科学习。前后共开办20期,至1928年结束,共毕业学生约3000人。

校长

刘祖武(1912.-1913.任),云南砚山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六期,滇军将领。

顾品珍(1914.-1915.任),云南昆明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六期,滇军将领。

张子贞(1916.任),云南大理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八期,滇军将领。

韩凤楼(1917.任),河南荥阳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六期。

郑开文(1917.-1918.任),云南通海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八期,滇军将领。

唐继虞(1919.任),云南会泽人,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第六期,唐继尧三弟。

韩建铎(1921.任)

刘国栋(1923.-1925.任),安徽怀宁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六期。

高向春(1926.任)

龙云(1927.任),云南恩安人,彝族,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第四期,滇军第三任领袖。

胡若愚(1927.任),云南罗平人,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第六期。

吴和宣(1928.任),安徽怀宁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五期。

王兆翔(1928.任),湖北秭归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西北陆军干部学校(1925.6.-1930.10.)

1925年6月由西北边防督办冯玉祥创办于张家口。校内分设步、骑、炮、工4个兵科。1930年中原大战后该校解散,余部随张自忠编入第二十九军宋哲元部。

校长

陈琢如(1925.6.任);

石敬亭,山东利津人,毕业于东北武备学堂,西北军将领。

张自忠,山东临清人,毕业于天津政法学堂,西北军后五虎之一。

五省联军士官学校(1925.12-1927.3)

1925年12月由孙传芳创办于南京。前后共办3期。1927年3月该校解散。

校长 孙传芳,山东泰安人,毕业于北洋陆军速成学堂、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六期,直系军阀头目,北洋后起之秀。

3 阅读:802

恒鼎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