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韩先楚到北京看望徐向前,老首长一脸严肃:你不该来我这里

近现代史源 2024-06-04 15:30:42

徐向前在红军时期,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建国后的地位也很高,被评为十大元帅之一;而开国上将韩先楚,理论上也算四方面军将领。严格来说他是红25军的名将,红25军与四方面军大部队一样,都诞生于老区鄂豫皖根据地,所以韩先楚早年跟徐向前有过直接接触,徐帅是他的老上司。只不过1932年徐向前率部转战川陕后,留守老区的韩先楚,无法再受到徐帅的直接教导了。

尽管如此,韩先楚一直极为崇敬徐帅。这两人都以杰出的军事指挥能力著称,徐向前是红军时期歼敌战绩最佳的我军高级指挥员之一,而韩先楚的很多战术打法,师从徐向前。所以在分隔多年之后,韩先楚依然时时挂念老首长,建国后只要有机会,就去徐向前家中探望。尤其出任福州军区司令员后,韩先楚距离北京路途遥远,但每逢进京开会,他都要抽出时间去拜访徐帅,这令徐向前十分开怀。

1967年秋天,韩先楚又来了。但这次徐向前见到韩先楚后,却一反常态,十分严肃地摇着头:你开会就开会嘛,不该来我这里!徐帅的妻子黄杰,听他这么讲话颇有些尴尬,赶忙给韩先楚倒了杯水,宽慰这名战将。徐向前历来喜爱韩先楚,对老下属的态度一直都非常好,怎么这次见面却如此不高兴呢?更奇怪的是,韩先楚似乎也没有生气,还满不在乎地朝着元帅笑。

原来在这一年2月,徐向前和叶剑英、陈毅等元帅,在中南海怀仁堂愤怒驳斥了相关集团,努力保护受到打压迫害的干部,并力图稳住军队形势。徐向前的言行被人恶意诬陷引申,此后处境十分艰难。那段时间不要说外地干部,就连在京的人也不愿跟徐向前扯上关系,生怕受牵连,徐帅家可以说是“门可罗雀”。而韩先楚千里迢迢地从福州赶来,哪也没去就上徐向前那里“报到”,老帅见到他后却揪心不已。

徐向前埋怨韩先楚“不该来”,就是不想连累这位爱将。韩先楚是毛主席钦点的福州军区司令员,福建是台海前线、直面蒋军,战略意义极为关键。韩先楚正处在军政生涯的大好时候,如果因为牵扯到特殊事件,而影响了职务及前途,是徐向前万万不愿看到的。见韩先楚“不识时务”地来看自己,老帅几乎想把对方“轰出去”。

韩先楚身为大军区一把手,当然知道先前发生的事情,心里也明白轻重。但在将军看来,什么事情也不能改变自己的原则:既然来了北京,徐帅是必须要探望的;越是徐向前处境不佳,越要在这个时候去看他,争取给老帅一些安慰。韩先楚咧开嘴笑着:老首长,今天有没有面条吃呀?

以前每次来徐帅家,两人都会吃面条。因为徐向前出生在山西,而韩先楚是湖北人,这两个地方的人普遍爱吃面条。韩先楚故意若无其事地这样问,就是想让徐帅知道,在自己心里一切都没有变,老首长还是老首长,自己也跟从前一样敬重他。听了韩先楚的话,徐向前和黄杰都被逗乐了,于是又做了面条招待韩先楚。对于自己处在低谷时韩先楚的做法,徐帅心里十分感动。后来随着国家形势变化,徐向前重新复出工作,又担任了中央军委副主席。

值得一提的是,八十年代老战友黄志勇曾去韩先楚家里做客,却遭到了“冷遇”。黄志勇是开国中将,担任过全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他跟徐向前元帅的关系不太好。因为在红军时期,徐帅受张国焘影响,1935年被迫带领四方面军南下四川,使得中央比较被动。黄志勇抓军队政治工作时,多次揪着这件事不放,在大会小会上批评徐帅,影响很不好。黄志勇被一些同志称为“整人专家”,从这件事也能看出些端倪。

之所以来拜访韩先楚,是因为黄志勇此前的部分做法,被组织追究责任,他不再有实际职务和工作了。黄志勇想请韩先楚出面讲几句好话,为他争取一下,此时韩先楚在军队里地位非常突出。但韩先楚一直记得黄志勇针对徐帅的事,对这名老战友印象不佳。虽然接待了黄志勇,但韩先楚整个过程中都在敷衍,眼睛不离报纸,口中“嗯,啊”地应付着。黄志勇看出了韩先楚的意思,没过多久便悻悻告辞了。

韩先楚能打仗、个性也强,看似是“讲义气”,其实是在坚持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是非分明。将军73岁患癌离世,走在了老首长徐帅的前面;徐向前亲自参加了韩先楚的追悼会,心情沉痛。徐帅高寿,活到了89岁高龄。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4 阅读:472

近现代史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