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祝融号火星车仍在沉睡,沙尘遍布无法苏醒,还有自救希望吗

德温科学分享 2024-03-17 17:22:29

2021年,中国的“祝融号”火星车,携带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的梦想,踏上了火星这片红色的土地。它的任务是在这个遥远的星球上寻找生命的痕迹,探索火星的地质结构,为未来的星际旅行铺路。2023年五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让“祝融号”陷入了沉睡。自那以后,它就再也没有与地球取得联系。

火星,这颗红色的星球,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无数的神秘与幻想。它的表面,被无尽的沙尘覆盖,构成了一幅幅壮阔而荒凉的画面。在这里,沙尘暴如同常客一般,不请自来,它们肆无忌惮地卷起沙尘,遮蔽天空,有时甚至能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将整个地表的景貌改写。

对于“祝融号”这样的火星探测器来说,沙尘暴无疑是最大的敌人。当一场沙尘暴来袭时,它所携带的细小沙粒就像无数颗微型的子弹,不仅能够磨损探测器的表面,还可能侵入内部,对精密的仪器造成损害。

更为严重的是,沙尘覆盖了探测器的太阳能板,这就像是切断了探测器的生命线。没有了太阳能的供应,探测器上的各项仪器便无法工作,科学实验和数据传输也就无从谈起。

沙尘也只不过是祝融号要面对可怕天象的一个小小方面,火星表面的温度极低,这对祝融号的电池性能构成了严峻的考验。在冬季,火星的温度可以降至零下130摄氏度,即使在春季,温度也往往低于零下20摄氏度。在如此低温下,祝融号的电池输出能力会大幅下降,这直接影响到探测器的能源供应和工作状态。

为了能够自主唤醒,祝融号需要满足两个条件:舱内温度需高于零下15摄氏度,且太阳能发电量需达到140瓦,以满足一天的最小用电量。只有当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祝融号才能自动开机,恢复工作。可由于火星沙尘的累积可能超出了预期,这使得祝融号的发电能力降低,不足以实现自主唤醒。

这样的情况对“祝融号”来说,的确是一场灾难。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结束了。

我国的科学家们并没有放弃。他们知道,“祝融号”不仅仅是一台机器,它代表着中国在航天领域的雄心和实力。

它是中国首次独立完成的深空探测任务,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此,科学家们开始了紧张的救援行动,试图唤醒这个沉睡的探测器。

他们利用地面的深空通信网络,向“祝融号”发送指令,希望它能够自动清除太阳能板上的沙尘。同时,他们也在分析沙尘暴的特性,寻找突破口。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也是一场对技术和智慧的考验。

“祝融号”的设计团队在发射前就已经考虑到了火星恶劣的环境,因此在探测器上安装了多种自我保护和自救的装置。祝融号的太阳能板可以自动调整角度,以最大限度地接收阳光;它的通信系统可以在低功率下工作,以保持与地球的联系;它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在极端温度下正常运行。

现在,科学家们正依靠这些设计,希望“祝融号”能够自救成功。他们相信,只要探测器的核心系统没有受损,它就有可能重新启动,继续它的任务。

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挑战,也是一次精神考验。中国的航天工作者们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力量。他们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祝融号”,更是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

火星探测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一步,它关乎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对未来的憧憬。中国的“祝融号”,虽然遇到了困难,但它的使命并没有结束。它的故事,还在继续。

感谢你看完我的文章,如果觉得知识有趣,还请:

1:为我点个赞,让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

2:关注公众号:[德温知识君],只分享有趣的科学知识,让我们一路同行!

26 阅读:15786
评论列表
  • 红河 27
    2024-03-20 18:37

    我觉得祝融已经相当伟大了,无论苏醒与否,以后有关于祝融的信息我都希望是由我们自己来宣布,而不是靠外媒!

  • 2024-03-18 13:05

    设计不周全也很正常,毕竟是第一次。下次设计一把雨刮器

    中大彩 回复:
    电吹风更好
    柏油 回复:
    就你聪明就你能,干脆把你发射过去得了。
  • 2024-03-18 00:39

    没关系,继续努力,这次经验下次更好!

  • 2024-03-19 00:16

    祝融火星探测器已经完成了既定目标,和玉兔一样超出设计实用寿命……最重要的是第一次探测火星就成功抵达,相信祖国更好的探测器很快就会登陆火星……

  • 2024-03-19 07:20

    中国才是真正的航天第一强国!美国当年载人航天科技才开始几年就能神话般登月,没有经过无人登月返回实验就直接载人登月,没有计算机辅助,这三点任何一点都能证明登月就是作假,没有经过登月验证深空测控及降落技术,登火和其他深空探测比如旅行者号韦伯望远镜等等必然也是作假,所以美国号称登火几十年一张特征性的白眉照片和火星两极正面照片都没有,而中国天问一号首次绕火就都有了,说明美国所谓绕火登火都是假货,都是从地球望远镜拍摄再p出来,除了大致地貌和天问一号拍到的差不多外,拍不到细节独特的白眉,更拍不到火星两极正面俯瞰照,只有侧面照,只能跟在中国后面p图。中国发布什么美国就p类似的出来说是以前拍的。 建造空间站它没技术要蹭俄罗斯的,登月现在拿其他国家来练手都失败了,韦伯望远镜也是作假,美国从来就没有去过150万公里远的L2点,第一次就发射个极其贵重价值百亿美元的望远镜完全不合逻辑,只能用作假来解释,目的是为了对冲中国近期丰硕的航天成果。航天造假目的是保持科技第一强国地位。 苏联当年同样在无人登月和行星探测造假,道理同上,和美国互相讹诈欺骗互不揭穿。

    道理天下 回复:
    正解
  • 2024-03-18 16:24

    无所谓啦,第一次就完美成功,下次再发一个呗

  • 2024-03-18 11:21

    发射前没考虑过这种情况吗?

    INSTL 回复:
    发射前我们甚至没有一颗火星卫星,很多资料都是靠外国的,能一次性这么成功已经是特别强了
    cnbjx99 回复:
    忘记把尔青去了。
  • 2024-03-18 10:42

    永不言败[点赞]

  • 2024-03-18 12:00

    显然保护装置没起作用,下次学昆虫自动蜕壳。

  • 2024-03-25 08:55

    祝融号是唯一一个第一次登陆火星就成功的航天器,从这点看就是最大的成功。后继还有机型改进后登陆,就是我国航天经费不多,没有办法经常射[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3-18 12:30

    实验机。那会下重本,毕竟第一次

  • 2024-03-18 00:58

    下次用核能学美囯,十年还能用

    用户81xxx26 回复:
    从研发到发射再到软着登火星,整个过程都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希望至少能使用3年以上才对得起整个项目的投入!更多的给科研机构提供数据,是基于什么原因选择太阳能省那点钱?就像一台手机都做出来了,但是为了省钱我放弃充电器?就给你用两天时间!
    用户81xxx26 回复:
    我认为去一趟火星很不容易,时间窗口不说,用太阳能没用多久就被沙尘盖了导至无法便用,便宜下来的那些钱能否再发射一次天问一号?
  • 2024-03-18 15:50

    发射2号,把他救醒。[笑着哭]

  • 2024-03-20 19:31

    太阳能这种场景完全不靠谱 核动力才行

  • 2024-03-18 13:05

    成功着陆就是成功。

  • 2024-03-19 09:00

    没事后面刮几次大风吹一吹又醒了

  • 2024-03-21 10:58

    一个长期超期服役的火星探测器遭到喷子和键盘侠的各种指责刁难。可以想象这种人的父母一定非常悲哀,辛苦把他们扶养大,七老八十了还得伺候着他们,做不动了还要被他们各种苛责

  • 2024-03-28 07:43

    10年内不会再去火星了

  • 2024-03-18 11:25

    太阳能板不能设计成在休眠时竖起??

    灵魂的缺口 回复:
    竖起会被吹翻
  • 2024-03-18 08:25

    下次送个扫地机器人带把刷子上去帮他扫一下就可以了[吃瓜]

  • 2024-03-18 11:17

    这唤醒条件设置的就有问题,根本没考虑沙尘覆盖后发电量降低的问题

    A.M.小贱 回复:
    嗯嗯,键盘侠多厉害
  • 2024-03-18 22:27

    这就是专家设计

  • 2024-03-21 20:49

    应该考虑卵形登陆车,遇到恶劣天气直接摄像机收缩,成一个减少阻力外壳坚韧的蛋

  • 2024-03-21 22:54

    都超时间完成任务了,就歇着吧。非得加班?

  • 2024-03-22 00:21

    下次一次去两个互相有个照应,可以互相拍照再就是一个不行了另一个帮忙修理[大笑]

  • 2024-03-21 09:46

    祝融在火星的降落过程 实在是太牛了

  • 2024-03-26 12:55

    失败就是好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不断探索、发现、验证,不断寻求真理的过程。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的科学技术,是落后的,是陈旧的,不会有任何开拓性

  • 2024-03-26 16:58

    希望小融融醒来[点赞][点赞][点赞]

  • 2024-03-21 12:18

    设计不周全,明知道有灰尘,还这样设计,有没有除尘的功能,那个太阳能帆板不工作时就不能收起来嘛!

  • 2024-03-21 11:48

    除非在火星上来一场大雨,把祝融号上太阳能板的灰尘洗除掉。

  • 2024-03-21 13:08

    当时没有做环境模拟防风沙试验吗?

  • luke 1
    2024-03-22 04:57

    零下130度,星舰是计划带领人类去学习冬眠吗

  • 2024-03-23 19:02

    这个低温比月球上的差远了

  • 2024-03-24 19:46

    重新送个机器过去维修就可以了!

  • 2024-03-25 18:51

    上核电池

  • 2024-03-26 07:57

    想问一下,火星为什么有风?

  • 2024-03-28 09:06

    科学家应该给它装个鼓风机,

  • 2024-03-31 07:52

    为什么太阳能板一定要设计成平放的,设计多个竖着的很难吗。

  • 2024-04-01 13:52

    运行超过设计要求,任务也超额完成了,还要怎样?真是想不明白。

  • 2024-03-18 14:26

    做梦

德温科学分享

简介:努力让思维变得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