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部落为了回归祖国,远行万里,到达中国时只剩不到一半人

铲史人 2024-06-21 18:03:05

二百多年前,一个部落为了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十七万民众远行万里,历时半年之多,终于再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他们万里东归的英雄壮举也为中国历史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土尔扈特部(蒙古族的一支),在新疆一带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明朝末年,由于受到战争的威胁,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故土,在穿过哈萨克草原后,他们来到了当时尚未被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

在这片人烟稀少的草原上,土尔扈特人休养生息,继续着游牧生活,并建立起了土尔扈特汗国。此地离中国虽有万里之遥,但土尔扈特人始终将中国视为自己的祖国,与当时的清政府也时刻保持着联系。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一百多年,逐渐强大起来的沙俄为了让土尔扈特部归顺俄国,采取百般手段,对其苛捐盘剥。面对沙俄的巨大压力,土尔扈特人的命运又一次来到了风口浪尖。

1770年,在伏尔加河的草原上,土尔扈特人的领袖渥巴锡主持了一次绝密会议,会上,他们庄严宣誓,离开沙皇俄国,返回祖国去。面对生活了近一个半世纪的草原,他们付出了无数的艰辛,土尔扈特人的心中难免有些不舍。

1771年1月4日,渥巴锡召集全体族民总动员,向他们宣布了东返的决定,我们汗国已经派出八万族民为俄国做炮灰,为了摆脱俄国的压迫,别无他法,我们只有回归祖国,回到中国同胞那里。这次总动员,彻底点燃了土尔扈特人心中奔回祖国的火焰。他们原本计划等伏尔加河结冰之后,两岸部众共同东返。

不幸的是这一年气温较高,伏尔加河未能早日结冰,河两岸的民众虽已准备就绪,却无法汇合,而东返的消息已经被泄露。迫于形势的发展,渥巴锡不得不提前行事。

第二天凌晨,伏尔加河东岸的三万三千多户、十七万土尔扈特人出发了,离开了他们生活了一个半世纪之久的异乡,浩浩荡荡的踏上了向东的归途。而河的对岸站立着未能东行的土尔扈特人,他们眼中含着泪水,透着一种期待和祝福。

土尔扈特人东归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圣彼得堡,沙俄女皇认为让这个部落走出俄国国境,是种莫大的耻辱。于是便派出大批的骑兵追赶,同时又将未能东行的,留在伏尔加河西岸的一万多户土尔扈特人监控起来。

土尔扈特人举族迁徙,所带的辎重甚多,不久便被沙俄的骑兵追上了。在经过一场惨烈的战斗后,土尔扈特人取得了胜利,但为此付出的代价便是牺牲了近万名族民。迁徙的道路是残酷的,严寒和瘟疫不断的向他们袭来,沿途中土尔扈特人由于战斗伤亡、疾病困扰、饥寒交迫,致使人口大量减员。

土尔扈特人东归的消息,清政府毫不知情,更不可能提供任何援助。在长达七个月的迁徙中,他们行程达万里,尽管沿途艰险,他们仍然义无反顾。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土尔扈特人只幸存七万余人,到达了伊犁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们用极大的民族牺牲,换来了伟大的东归壮举。

当乾隆皇帝得知土尔扈特人回到了新疆,亲自为其建庙立碑,并把水草丰美之地划给了土尔扈特人,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同时全国各族人民也纷纷捐献棉花、布匹等物,送给他们共渡难关。

土尔扈特人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英雄的史诗,震撼了世界。英国作家曾感叹:“自历史有纪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上个世纪后半期那样,一个主要的民族跨越亚洲无垠的草原,东返祖国那样轰动于世界和激动人心了”。这个主要的民族便是伟大的土尔扈特人。

0 阅读:0

铲史人

简介:盘点古今奇闻,分享历史杂谈,一切对错都在老爹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