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开国中将,1968年自杀,毛主席批示八个字,儿子后来也成中将

墨说古今 2023-07-18 10:04:18

1968年,福建军区有关方面就政委刘培善自杀事件,向党中央和毛主席做出了书面汇报。毛主席闻讯震惊不已,在报告上批示了八个字:不给出路,逼迫自杀。

刘培善是1929年参军入党的老革命,解放前是身经百战的常胜将军。1958年,他主持了金门炮战的前线指挥工作。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高级将领,为什么会落得被逼自杀的下场呢?今天,让我们穿过历史的迷雾,来探寻刘培善的革命人生。

能征善战

1912年,刘培善出生于湖南茶陵县一个贫农的家庭里。刘家祖上世代以种地为生,到了刘培善这一辈,维持温饱都变成了一种奢侈的想法。亲身经历了旧的社会制度对老百姓的残酷剥削之后,刘培善逐渐萌生了通过革命的方式改变命运,建设新社会的想法。

从15岁开始,他就会时不时地参加当地农民掀起的反封建、反压迫斗争。参军入党后,他被组织上安排在本省和江西等地开展游击斗争。抗战爆发后,刘培善先后在新四军和苏北指挥部从事政工工作。

他年纪轻,觉悟高,对党的领导有绝对的忠诚,在部队中积累了较高的威信。解放战争时期,刘培善随所在部队编入华中野战军序列,他先后担任了华中第七纵队司令、政委,华东第十纵队政委和三野第十兵团政治部主任。

期间,刘培善逐渐展露出了过人的军事指挥才能。他先后参加了盐城狙击战、涟水保卫战以及解放福建和厦门的战斗,创造了不少出敌不意的辉煌战果。

建国初期,刘培善开始主持福建军区工作。在剿灭盘踞闽西的顽固土匪过程中,他不惧危险,亲临前线,最终维护了福建地方和社会的安定和谐。1955年授衔中,刘培善获颁中将军衔,同时获得八一、独立自由、解放三枚一级勋章。

含冤离世

刘培善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和革命伴侣左英相识于中共七大会议期间。1945年,左英作为新四军医务工作者的代表赴延安准备参加党代会。刘培善和左英都是优秀青年干部的代表,在中央党校集中学习期间,两个人的接触变得多了。

当时,刘培善是英武刚毅的新四军指挥员,左英是来自上海的端庄女军医。带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两个郎才女貌的年轻人顺理成章地谈起了恋爱。1945年,他们在延安喜结良缘。婚后,他们生了两个儿子,四口之家虽然聚少离多,但是也其乐融融。

进入六十年代中后期,刘培善的处境渐渐有些不妙了。正直的他在特殊历史时期里受到了无端攻击,他在解放前的游击经历变成了某些人眼中的“黑历史”,经常被拿出来做文章。

1967年,刘培善离开熟悉的福建,奉命前往江西军区支援工作。因为不肯与当地造反派同流合污,刘培善逐渐变成众矢之的。在一次提促生产的动员大会上,他遭到突如其来的围攻,被挟持失去了自由。

事后,刘培善被南京军区出面解救,但是这次事件给他的心灵造成了难以磨灭的打击。1968年,刘培善接到进京参加理论学习的通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刘培善抵达北京后,就受到了残酷的迫害。

不久,妻子左英接到了他离世的消息。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彻底击垮了左英,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刘培善的死被冠以“畏罪自杀”之名。将军的忠魂不可能永远被抹黑,同年5月18日,周总理代表中央宣布刘培善为革命烈士,几个月后,毛主席还专程接见慰问了左英及家人。

1978年,刘培善的追悼会在福建隆重举行,他的名誉得到了恢复。刘培善离世后,左英在党的关怀下,继续抚养两个儿子长大。这两位将军后人也很争气,先后晋升为中将。看到革命事业后继有人,刘将军的在天之灵也可以安息了。

84 阅读:28067

墨说古今

简介: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