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人口流失严重,7县市区均流失,百强县枣阳流失超20万

听兰谈旅游 2024-03-17 18:16:34

被誉为千湖之省的荆楚大地,有这么一座古城,因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穿境而过而被世人所知晓,也正是因为如此,汉江又被誉为“襄河”。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已经知道这座历史名城便是湖北襄阳,而非荆州。即便是在竞争尤为激烈的现如今,襄阳依旧是妥妥地湖北第二城。同时也是拥有全国超80%国土面积的中西部地区第一地级市的最有力竞争者。尤其是在户籍人口仅仅位列湖北第四的前提下,却在第一大经济指标GDP上,长期稳居湖北第二,实属不易。本文,我们便透过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人口流入或流失三大维度,详细聊聊襄阳各县市区的人口发展趋势。

一、户籍人口

1、枣阳市110.3万2、襄州区100.2万3、樊城区82.5万4、谷城县58.6万5、南漳县55.9万6、宜城市55.2万7、老河口市50.2万8、襄城区46.4万9、保康县26.1万

由于我国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实行户籍人口管理的国家,因此,我们常说的来自于某某地域人,通常都是泛指户籍所在地。而从襄阳3区3市3县的户籍人口分布来看,第一户籍人口竟然并不是襄阳下辖的三个城区,而是襄阳唯一的全国百强县枣阳市。户籍人口达到了110万,而紧随其后的便是襄州区的刚刚百万人口。而作为襄阳绝对主城区的樊城区,反而是只有80余万,不仅比远郊区襄州区少了18万,更是比下辖县级市枣阳少了28万。即便如此,樊城区依旧比第四的谷城县高出了24万,这也意味着,樊城区虽然短时间很难反超枣阳市和襄州区,但至少可以稳居前三。

相比于前三之间的大相径庭。户籍人口在50万左右的则是密集分布着5个县市区,其中谷城和南漳两个县也是双双高于宜城和老河口两个县级市。以至于襄阳三大县级市,枣阳的人口甚至超过了另外两个的总和。无独有偶,同为市辖区的樊城区,更是低于50万,不仅垫底三个市辖区,即便是在襄阳所有县市区中,也是位列倒数第二,还不及襄州区的一半。如果说樊城区是市辖区中最没存在感的,那么,人口只有26万的保康县,无疑便是整个襄阳9个县市区中最没存在感的,即便是和倒数第二的襄城区相比,也足足少了20万。更是只有人口第一的枣阳24%,足足少了84万人口。另外,3个市辖区人口占比为39%,3个县为24%,3个县级市为37%。

二、常住人口

1、襄州区93万2、樊城区92.95万3、枣阳市88.92万4、谷城县48.28万5、襄城区47.65万6、宜城市46.91万7、南漳县45.49万8、老河口市42.11万9、保康县22.29万

和户籍人口存在本质区别的是,常住人口是一个地方户籍人口流出和外来人口流入之后在当地有稳定居所的人口。相比于户籍人口还有2个县市区超百万,常住人口则是全部低于百万。即便是常住人口最多的襄州区,距离百万也是相差了7万之多。而紧随其后的同样是襄阳市辖区樊城区,人口同样是达到了93万,与襄州区之间仅仅相差了几百人。反观户籍人口稳居第一的县级市枣阳,则是退居第三,甚至还不及90万。而且按照枣阳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发展趋势来看,枣阳的常住人口有可能还会进一步减少。反观作为襄阳市辖区的襄州区和樊城区,势必将会随着襄阳市区的扩容,人口进一步增加,双双破百万还是很有希望的。

相比于常住人口前三之间差距最多不足5万的旗鼓相当,位列第四的即便依旧是谷城县,但常住人口却已是退出50万+,而且距离第三的枣阳更是相差了40余万,可谓是断崖式断层。而户籍人口紧随谷城县之后的南漳县,常住人口同样是大缩水,不仅被襄城区和宜城市反超,而且已经只剩45万人了,甚至还不及襄州区和樊城区的一半。反观人口垫底三大市辖区的樊城区,虽然常住人口在全市的位次从倒数第二跃居到了前五,但依旧是低于50万,和另外两个市辖区可谓是天壤之别。至于户籍人口垫底的保康县,常住人口则是再次垫底,而且22万的成绩,随时都有可能跌破20万。

另外,三大市辖区常住人口为234万,全市占比达到了44%,明显高于户籍人口的39%。而三个县级市则是178万,全市占比34%,低于户籍人口的37%。至于三个县的常住人口更是少到只有116万,全市占比从户籍人口的24%进一步下降到了22%,有可能会跌破20%。不难看出,6个县市的常住人口权重在不断降低,而3个市辖区则是与日俱增。而这,也是城镇化发展的趋势。

三、人口净流入

1、樊城区10.4万2、襄城区1.3万3、保康县-3.8万4、襄州区-7.2万5、老河口市-8.1万6、宜城市-8.3万7、谷城县-10.3万8、南漳县-10.4万9、枣阳市-21.4万

没想到,身为湖北第二城,同时也是中西部三大地级市之一的襄阳,却在象征人口和经济活力风向标的人口流动上,全市9个县市区,便有7个属于人口流失。而仅有的2个属于人口流入的均来自于襄阳市辖区樊城和襄城两区。而且加起来的流入人口也才12万不到,反观同为市辖区的襄州区,则是直接流失了7万多人。而流失超10万的则是达到了3个,其中,谷城和南漳两个县均流失了十万多点,而流失最多的竟然是襄阳唯一的全国百强县枣阳,枣阳凭借一己之力,便将整个襄阳的人口流失推向到顶峰,超20万的人口流失,足足比倒数第二和第三的总和还多。看来,经济上成绩斐然的枣阳,同样是难逃被市辖区虹吸的厄运。

相比于两大市辖区辛辛苦苦流入的12万人口,枣阳一个县级市便将樊城区和襄城区的成绩付之一炬,扭赢为亏。而7个人口为流失的县市区,流失人口总和更是接近于70万,这也直接导致湖北第二大城市襄阳的人口净流入成为了-58万。反观湖北第三城宜昌,则是为正数,和襄阳的流失58万形成了鲜明反差。另外,在7个流失人口的县市区中,流失率超10%的也是达到了6个。也就是说,襄阳人口流失率在1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了三分之二。众所周知,不管是城市建设,还是经济发展,只有不断地人口流入,才是确保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因此,襄阳的湖北第二城位置如果不想被紧追不舍的宜昌取代,关键还在于及时止住人口流失颓势。

0 阅读:0

听兰谈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