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日军山炮部队编制简介

烈日炎天 2024-06-03 09:36:39

过山轻炮,简称为山炮,是七、八十年前的一种轻型榴弹炮。因为此炮短而轻便,还能分解成几部分,不管是山地还是沟壑,人搬马驮都能通过,因此可随步兵进行机动。抗日战争中,由于我国道路设施落后,山岳丘陵面积广,机动灵活的山炮很适合这些崎岖的地形。

侵华日军在作战时,因为面对缺乏重武器的中国军队,所以在大部分战斗中很少使用榴弹炮和加农炮等重火力,山炮在战场上运用范围广,发挥的作用较大。抗战初期,日军由于蓄谋已久,其军队训练充分,编制也很完善。当时日军炮兵分为预备炮兵和队属炮兵,其中预备炮兵中,编有独立山炮兵联队,这种联队下辖3个大队。

每个山炮兵大队编制1000人左右,720匹骡马,12门山炮。大队以下是山炮兵中队,每个中队编有195人,140匹骡马和4门山炮。整个山炮兵联队加上警戒部队和联队部直属通信、医护等后勤人员,共编制3700余人,骡马3600匹,36门山炮。抗战期间日军这种独立山炮兵联队数量不多,大部分山炮配备于各级队属炮兵部队。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侵华日军师团分为驮马制和挽马制,两种编制最主要区别就在于所属炮兵联队的不同。驮马制师团装备的主要是轻型山炮,用马驮着炮走,而挽马制师团装备重型榴弹炮、野炮、这些重武器要用骡马挽曳,因此才有了这两种称呼。当时每个驮马制师团下辖1个炮兵联队,这种炮兵联队编制2300人左右,下辖4个炮兵大队,其中3个大队各装备12门山炮。

挽马制师团下辖的各步兵联队均编制1个山炮兵中队,每个中队配属4门山炮。四单位制的驮马师团共装备山炮52门,四单位制挽马师团编有16门山炮。随着敌后抗日武装的发展,侵华日军不得不动用大量兵力加以应对,为此日军开始编制主要用于后方警戒的独立混成旅团。每个独立混成旅团下辖5个步兵大队和1个炮兵大队,这个大队由山炮和野炮各1个中队组成,山炮中队配备4门山炮。

各步兵大队的大队部也编有2门山炮,这样每个独立混成旅总共拥有14门山炮,必要时他们也能作为野战部队使用,

6 阅读:2547
评论列表
  • 2024-06-04 04:33

    小日子的重炮都是单独的重炮旅团,级别很高的。

  • 2024-06-05 23:21

    这山炮差不多100匹骡马加100个人伺候一门炮这利用率低的离谱!苏军SU76只用4个人,就算加上后勤估计最多12人3到4辆车。买车比给100人发工资便宜,买油比人吃马嚼便宜,净省100匹马。

    无聊中二 回复: 阿猫阿狗带我看世界聊国际
    德国原装牵引车了解一下。全套进口的。[汗]
    阿猫阿狗带我看世界聊国际 回复:
    估计小编乱吹的,哪要那么多人啊!国军150重炮团24门炮才两千多人,大部分都是运输工兵一类的。山炮营24门才几百人。两边都是马为主,车为辅,人数相差应该不大。
  • 2024-06-14 10:30

    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国军也差不多,一个炮兵连,120人102匹骡马左右,四门山炮。

烈日炎天

简介:一寸光阴不可轻,以到凌云仍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