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萍:将德国丈夫“娶”回北京,租房住的幸福吗?

王鹏伟说 2024-06-12 09:04:40

南京有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家境并不宽裕。1960年2月19日,出身于这个家庭的一名名叫沈丹萍的女孩,从小就怀揣着一个演员梦。

沈丹萍是少女时代的一员,她美丽动人,目光明亮,笑容甜美。她不仅外表出众,而且多才多艺,擅长唱歌跳舞。每当南京市13中学有文艺团体来招生时,她总是兴高采烈地去报考,但每次都被主考老师热情挽留,从未被录取过。

原来,这些招生指标早已被"内控"了,像沈丹萍这样出身寒门的普通工人家庭女孩,是无法享受到这份特殊待遇的。为此,沈丹萍感到十分伤心,父亲看在眼里,心疼不已。

沈丹萍对父亲说:“别人越是排挤我,我就越要争取参赛的机会!”。

中学毕业后,沈丹萍咬牙挺住,顺利地进入了扬州市歌舞团。在那段时间里,她频繁地到农村的小县城和集镇进行巡回演出,无论天气如何,即使是狂风暴雨,她也会站在露天的地方唱歌跳舞。

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她对梦想的追求从未停止。

1978年,当沈丹萍得知北京电影学院招生的消息时,她毅然决定报考。但是,家庭经济条件拮据,娘家人的生活也十分困难。然而,沈丹萍向父母表达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和在扬州的局限,父母最终同意她进京一试。

凭借20元的进京费和对梦想的执着,沈丹萍成功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人生从此迈入了新的阶段。

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日子里,沈丹萍终于开始走上演员的道路。大一那年,她凭借自己的实力,顺利地接拍了根据著名作家茹志娟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百合花》,并在片中成功地饰演了"新媳妇荷花"一角。

沈丹萍清新流畅的表演立刻让人眼前一亮,赢得了大众的一致好评。

1980年,沈丹萍更上一层楼,出演了峨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农村爱情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里的重要角色 "沈荒妹"。为了塑造好这个角色,她下足了功夫,不仅体验了农村生活,穿上了破旧的布衣和粗糙的布鞋,还和农村姑娘们一起劳作、赶集。

为了能像农村姑娘一样轻松挑水,她花了半个月时间苦练。

影片中有一个令人扼腕的戏码:沈荒妹为了卖鸡蛋赚些微薄的收入,在镇上一个角落里蹲下,战战兢兢掀开篮子盖头。突然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纠察队来了,惶恐的群众四处狂奔,沈荒妹被人撞倒,鸡蛋洒落一地。

她眼神愤懑却无助,最终只能垂头丧气带着破碎的鸡蛋回家这个场景,沈丹萍将角色内心的惶恐、愤怒和无助演绎得惟妙惟肖,让观众潸然泪下。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公映后荣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等多个奖项,沈丹萍也因此在全国走红。接下来她又主演了《夜上海》《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影视佳作,成为红极一时的演技派明星。

1980年代初,沈丹萍荣获第18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成为家喻户晓的影视明星。

1983年,正当事业处于巅峰的时刻,沈丹萍的人生却发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转折。这一年,她在一次北京电影界的联谊活动上,遇见了一位德国男人乌韦,两人一见钟情。

与沈丹萍之前在影视剧和书刊中见到的外国男人不同,乌韦显得魁梧且谈吐儒雅,英俊且稳重。他身上散发的淡然气质,使得他不卑不亢,这深深吸引了沈丹萍。

乌韦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表与高雅的内在,颠覆了沈丹萍对外国男人的固有认识。

两个人在多次接触后确认了恋爱关系。然而,这段跨越种族、语言、文化的婚姻一经曝光,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猜测。

很多人怀疑沈丹萍是不是为了钱或者国外身份,才选择了这个"洋大人"作为伴侣。

沈丹萍的家人非常反对,尤其是她的母亲,在劝说她时都忍不住落泪:“你真的了解乌韦的家庭背景和为人吗?他现在看起来很好,但那可能只是他的伪装。

”而她的父亲则给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她必须与乌韦分手,否则就断绝父女关系。

单位的领导、工会和妇联组织在听到风声后,也加入了“做思想工作”的行列。几位上了年纪的大姐对我指责说:“你这是冲动,乌韦将来可能会把你骗到德国,到那时你在那边举目无亲,谁来维护你的权益?”。

沈丹萍虽然身处充满压力的家庭、朋友和同事环境中,但是,她的爱情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她坦诚地说:“即便乌韦是一匹狼,我也愿意嫁给他!”外界的阻碍和非议并不能动摇她对乌韦深深的爱意。

1996年,36岁的沈丹萍成为了妈妈,在北京迎接了他们的小公主珊珊的降生。虽然他们一家人仍然在北京租房居住,但此时他们的经济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为了住得更宽敞,沈丹萍和丈夫乌韦在北京租下了一套有7个房间的大房子,既作为他们的家,也作为他们的工作室。

然而,好景不长,房东的做派让沈丹萍感到无奈和愤懑。每当合同期满需要续租时,女房东便要狠狠地宰他们一笔。沈丹萍曾尝试与她友好地商量,但对方却狮子大开口,要求每月租金一下子上涨1500元,一年就多了1.8万元的开支。

更令人无法容忍的是,这位挥金如土的女房东还相当挑剔苛刻,在签约时特别强调不许沈丹萍一家在墙上乱钉钉子、乱打隔断。

面对女房东的霸道行径,沈丹萍感到自己像只待宰的羔羊,毫无还手之力。丈夫乌韦看不下去,劝说妻子带着两个女儿一起回德国生活,因为在那里有他们自己的房子,也不用再忍受租房的痛苦。

然而,沈丹萍却坚持留在国内,理由很简单:作为一个中国演员,去了德国还能做什么呢?而且,她的女儿们都是在北京长大的,去了德国可能会不适应。

正是由于沈丹萍的坚定,她一家在北京租房住了整整20年。期间他们不止一次搬家,每次都得请来农民工用三轮车帮他们搬家,每次搬运的都是家徒四壁的东西。

沈丹萍回忆起来,每次搬家她都会累得筋疲力尽好几天。

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这一中德融合的跨国家庭却充满了幸福和快乐。乌韦全身心投入妻子的事业,在家里默默无闻地照顾两个女儿。

有时候,妻子需要上夜班到凌晨3、4点才能回家,乌韦会精心准备几道中餐美食,摆盘精美的端上桌来,并耐心的嘱咐沈丹萍要赶快吃一些,防止出现低血糖。

在中国生活多年的乌韦逐渐完全融入了中国文化。他开始喜欢中国的节日习俗,在元宵节时会品尝一些美味的汤圆。当别人赞扬他是“中国通”时,他会感到发自内心的骄傲。

在岳母家遇到喜事,乌韦总是积极地参与其中,最后他也能自然地叫岳母“妈妈”了。

沈丹萍的两个女儿丹丹和珊珊现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大美人,大女儿37岁,小女儿26岁,美丽动人,身材高挑。母女三人常常一同外出,每一次都能吸引众人的目光。

如今,大女儿在北京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并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而小女儿则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姻缘。

2022年12月,中德夫妇沈丹萍和乌韦结婚已39年,他们用行动诠释了真正的幸福——只要彼此相爱,不论生活多清贫,都能活出各自的精彩;只要互相体谅,不论遇到多少阻挠非议,都能携手共度一生。

沈丹萍一家展现出的包容、理解、支持与坚守,值得后人借鉴。

0 阅读:54

王鹏伟说

简介:欢迎大家给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