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韩信折寿四十年,他做了哪四件亏短之事?

行到梅子青时 2024-06-22 06:53:32

在戏曲和民间传说中有故事为:罗成折寿五十年,韩信损命四十载。

这个说法在民间由来已久,但最初的故事只在韩信身上,最早文本是出自明朝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不过,《喻世明言》中的故事题材都是来自民间,故事出现的时间要更早一些。

在《喻世明言》中,有一篇《闹阴司司马貌断狱》。话说东汉灵帝时期有个秀才叫司马貌,身负大才却无法施展,郁闷之下感叹世事不公,说“我若作阎罗,世事皆更正”。玉帝听闻夜游神所奏之后,下令让司马貌做半日阎罗,看他是否有真才实学,有就重赏,没有就打入阴山之后永不得出。司马貌深知半日时间难以施展才华,就断了积压三百五十余年不能断的楚汉案件。

楚汉案件的第一桩就是韩信状告刘邦、吕后,告他们屈杀功臣。这期间韩信说少年之时有相士许负曾为自己卜算,他说自己有七十二岁之寿,功名善终,因此才没听谋士蒯通的反汉之言,谁料却只活了三十二岁。司马貌传来许负,责斥他妄言祸福,误人终身,实在是可恨。

许负是秦汉之际的奇人,言无不中,又怎么可能会算不准韩信呢?据许负所说就是,人有可延之寿,亦有可折之寿,据理推算韩信确实是有七十二岁,但他杀机太深,做下四件亏损阴骘的事,才断折了四十年寿命。

至于是哪四件事,就比较有意思了。

问路斩樵

韩信是秦末淮阴人,出身于平民之家。

少年之时的韩信穷困潦倒,本人又是游手好闲,品行不佳。这时的韩信连吃饭的本事都没有,天天去别人家蹭吃蹭喝,曾一连去南昌亭长家蹭了数月饭,天天是吃饭时必到。亭长夫人很是讨厌韩信,有天提前吃了饭,按点报到的韩信没吃上饭,大怒而去,再也不去他们家了。

这一点倒是和刘邦很是相似。刘邦年轻时也是游手好闲,天天跟一帮狐朋狗友厮混,吃饭时就带着他们去大哥家蹭饭。刘邦嫂子很是讨厌刘邦,他在带人来时就刮着锅底表示饭吃完了,别人也是知趣的离去。刘邦却是不在意,转身走进厨房查看,却发现还有饭,心中很是怨恨大嫂。后来,刘邦称帝后就是没封大哥的儿子刘信,刘太公说情才封了他个羹颉侯。

直到秦末之时,陈胜吴广起义引发风云变幻,刘邦和韩信才初步走上历史舞台。

韩信初时投奔的是项梁,但却是默默无名。项梁死后,韩信又跟随项羽,被封为郎中。韩信本以为能大展抱负,就多次向项羽提出建议,但项羽却是根本就不理会。这让韩信意冷心灰,选择了去投奔入蜀的汉王刘邦。

许负所说的韩信第一件亏短之事,就是在韩信弃楚归汉时。

当时韩信私自逃出楚军,在深山密林中迷失了道路,不知道正确道路。幸亏遇见一个樵夫,樵夫为韩信指明了一条路径,并叮嘱他不要夜间行走,山中恐怕有大虫。韩信感谢樵夫一番,策马而去。

韩信策马离去之后,越想越不对。这一次韩信是私离楚军,路途之上因军士盘查,还杀了几名军士,项羽肯定会派人来追自己。要是樵夫泄露消息,自己必然会被捉,不如杀了樵夫。

于是韩信调转马头回去,又叫住了樵夫。樵夫本以为韩信还是要问路,扭头去看,却被韩信一剑斩杀。韩信又将樵夫尸体拖到山坳掩埋,拜了一拜道“不是韩信短行,实在是出不得已也!”

这就是为人所知的韩信斩樵,有恩不报反加害,折损了十年青春。

臣受君拜

韩信离楚归汉后,当了管理仓库的小官。

在汉军之中,韩信依然是默默无名。有一次因为犯法,韩信还被连坐,前面连续十三人被斩杀。到该韩信被斩之时,他对着夏侯婴大叫“汉王还想要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掉壮士呢?” 夏侯渊觉得这个人与众不同,就留下了他。

夏侯婴与韩信交谈一番后,更是极其欣赏他,把他推荐给了刘邦。刘邦看好友夏侯婴推荐,就升了韩信为管理粮饷的治粟都尉,但也没发现他有什么才能,就不再理会了。

韩信觉得刘邦也不是明主,自己在汉营也难以出头了,又在夜间选择了跑路。萧何曾与韩信多番交谈,深知他有大才,听说他逃跑后策马前去追赶。萧何月下追韩信,向他保证一定让刘邦重用他为大将军。

在回营之后,萧何重上加重的向刘邦推荐韩信为将。刘邦看在萧何的面子上,同意封韩信为将军。萧何看刘邦态度轻慢,知道他心中不以为意,提出要拜韩信为将必须设坛祭告天地,如同周武王拜姜子牙一般,这样才能留下他,夺取天下。

刘邦这个人有一个优势,就是能听进去意见。再者,萧何是刘邦的左右手,刘邦看他如此重视韩信,同意筑坛拜将,加重韩信之权。

萧何又亲自画筑坛拜将图本,命人筑造了三丈高的拜将坛。刘邦再下令文武斋戒三日,请韩信登台上坐,他亲捧虎符玉节和金印宝剑拜韩信为大将军,统率全军。

许负所说的韩信第二件亏短之事,就是韩信是臣却受了君皇拜,折了青春十年。这一点虽然有些牵强,但暂任阎罗王的司马貌听说后却觉得没问题,只是说“臣受君拜,果然折福”。

夺人功绩

刘邦手下有个谋士是郦生郦食其,是秦末有名的说客。

在刘邦起义之初,郦食其就跟随了他。虽然郦食其是有名的高阳酒徒,纵酒使气,但为人富有谋略,勇于冒险,为刘邦成立大业立有大功。

到楚汉之争时,郦食其请令前往齐国游说齐王田广。凭着三寸不烂之舌,郦食其夸夸其谈,劝说齐王田广以七十余城归顺汉王刘邦,才能保全齐国社稷。齐王听闻郦食其一番言谈后,觉得很是有理,就撤下了兵守战备,天天与郦食其饮酒作乐。

郦食其不费吹灰之力拿下齐国七十余城,可谓一件大功。韩信听说后很是不服气,趁夜袭击齐国。齐王听闻汉军兵来后,认为是郦食其欺骗了自己,要夺取齐国,下令让他去阻止汉兵前进,否则就烹杀了他。郦食其却是不肯,齐王一怒之下让人烹杀了郦食其。

关于这件事,李白有诗赞郦食其为: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后又有教 员续李白《梁甫吟》: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历城。齐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

这一件事就是许负所说的韩信第三件亏短之事,他夺了郦生功绩害了他的命,又是折了青春十年。

十面埋伏

到楚汉之战的最后,韩信统领三十万汉军于楚军在垓下决战。

这一战中,汉军大败楚军。韩信布下十面埋伏围困楚军于垓下,又以四面楚歌之计散其心。楚军士气崩溃而散,项羽率八百骑突围而去,其余楚军被歼灭。最终,项羽逃到乌江口,也终究是被逼得自刎而亡。

这是许负所说的韩信第四件亏短之事,绝机大阵杀戮众多有伤天理,又折青春十年。

四件亏短之事,正是四十年,韩信也由七十二变成了三十二。

后续流传中,又有了韩信算卦的曲艺。这其中却是五件亏短之事,一是九里山前活埋母亲,二是问路斩樵夫,三是布下九龙埋伏计,四是乌江岸上逼死霸王,五是受了刘邦二十单四拜。这五件事一件损八年,也是四十年。

罗成折寿五十年的故事,也是差不多。罗成找徐茂公算过卦,说能活七十三,但做了五件亏短之事只活了二十三岁。

至于罗成短缺的五件事,各种曲艺也是不一样。一般来说,五件事分别是传枪递锏私藏回马枪、监斩结拜兄长单雄信、毒死妻子扈金蝉、醉酒龙床安眠、拳打程咬金等。



0 阅读:4

行到梅子青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