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不是又在积攒泡沫?

晨凯看国际 2024-02-27 07:11:51

就在咱们大A3000点附近反复纠缠的时候,日经225指数盘中突破了39000点,超越1990年泡沫破裂之前的38957.44点,创了历史新高。

然而这一现象与日本官方公布的2023年经济数据形成了鲜明对比。

尽管名义上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4.2万亿美元,经济增长了1.9%,但总量却低于德国的4.5万亿美元,使日本从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滑落到了第四名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股市被视为经济的晴雨表,但日经指数似乎走出了另一种行情。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日本股市会暴涨?经济数据又为啥没能跟上节奏呢?

01

咱们先说日本股市。

上世纪80年代,为了应对货币升值导致的经济衰退,日本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短短三年的时间,日本股市和土地价格暴涨了三倍,资产泡沫也开始不断膨胀。

但是到了1990年,由于美联储加息的影响,日本泡沫破裂,股市在一年内跌去了1/3,随后又一路阴跌,直到2008年才勉强企稳。

也就是说,日本股市从1990年到2008年,整整下跌了22年的时间,最低时甚至跌倒了6994点,总市值还不到巅峰时期的1/5。

然而,2012年日本股市开启了新一轮的泡沫上涨,经过12年的反复拉扯涨幅超5倍,尤其是过去的一年里直接拉升了50%。

日本失去的30年,一下子让股市给涨了回来。

讲到这儿,有的小伙伴就要疯狂吐槽咱们大A了,先别急着喷,如果横向对比一下去年的全球股市,你可能不会动口,而是动手。

过去一年,全球超过80%的股指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纳斯达克上涨了44.2%,日经225上涨了28.24%,韩国、印度和越南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但要论涨幅,这些国家还要往后稍稍。

2023年,阿根廷股市上涨了347%,委内瑞拉上涨了169.08%,埃及上涨了69.14%,位列全球股市涨幅榜的前三甲。

虽然上涨的姿势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不是货币贬值导致的资产价格暴涨,经济数据根本配不上股市表现。

日本情况不能说完全一样,但也大体相同。

实际上自2013年起,日本央行就在“安培经济学”的指导下开启了大规模量化宽松,主要目的就是无限印钞让社会通胀率维持在2%以上。日本股市也是从这一年开启了新一轮的泡沫增长。

另外,日本央行还有一套非常骚的操作,就是允许政府购买股市ETF,也就是拿着超发货币去买特定的股票、债券、商品或者其他一篮子的核心资产。

最早是从2010年10月开始,上限是4500亿日元,随后一路增加大幅提高到了6万亿日元。

但是到了2020年,由于口罩病肆虐,全球股市出现了崩盘迹象,美联储为了救市开启了无限印钞模式,日本央行也宣布把股市ETF的购买上限翻倍,提高到了12万亿日元,并且当年就买入了7万亿日元。

如今日本央行持有日股ETF的规模大概是37万亿日元,占到东京证券交易所总市值的4.3%,日本央行不仅是日本股市的最大单一买方,还是近40%日本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之一。

虽然2021年之后,日本央行购买股市ETF的力度大幅下降,但日本央行这种长达10年的持续购买,已经给日本股市铺好了爆发的基础。

从某种程度上讲,日本股市是让日本政府给炒起来的。

2022年底,由于美联储持续加息的影响,日本政府反其道而行之加速日元贬值,导致国内资产大幅下降,日本股票不仅是发达国家中最便宜的,而且利率也是全球最低,巴菲特也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大幅加仓日本股票,同时引燃了国际大资金炒作日股的热情。

截止到2023年6月,巴菲特对日本五大商社的平均持股比例已经达到8.5%,半年下来,丸红商社涨了近5倍,三菱、三井涨超3倍,住友、伊藤忠也涨了2倍多。

可以说,巴菲特老爷子又一次站在了食物链顶端,一通操作赚的是盆满钵满,但核心逻辑还是在押注能源和地缘危机。

要知道,日本五大商社基本都是美国二战后一手扶持起来的,美国通过五大商社控制了日本的进出口贸易渠道,所以战后美国援建日本的物资也都要经过五大商社之手。

如今这五大商社占了日本出口总额的40%,进口总额的60%。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五大商社在全球收购了大量矿产资源,在他们的资产负债表里,能源和矿产占了超一半。

也就是说,日本的五大商社借着国内的钱大举投资海外,所以日元贬值反而对五大商社更有利,另外再叠加俄乌冲突、能源价格暴涨,又让五大商社赚了一笔战争财。

所以在美国高利率、日本负利率的大环境下,巴菲特借日元炒股,属于稳赚不赔的买卖。

而五大商社也非常配合,一边发布亮眼的财报,一边大规模回购自己的股份,几轮拉升又带动了日本股市的整体上涨,国际热钱也开始闭眼进场。

02

咱们再看日本的实际经济增长情况。

在过去的两年,由于日元汇率大幅贬值,日本的GDP以美元计算是在大幅下降,即便以日元计算,实际增长率也只有1.9%,放在发达国家不算好也不算坏,但绝对支撑不起股市暴涨50%的理由。

另外,日本作为制造业出口大国,贸易顺差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在过去的两年里,日本只有3个月是贸易顺差,剩下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赔本赚吆喝,而且贸易顺差的数值很小,贸易逆差却一个比一个大,基本处于长期的贸易逆差状态。

就拿汽车产业来说,

目前日本的汽车产业占到出口总额的20%左右,就业岗位的8%,汽车产业对于日本经济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但由于日本政府在电动汽车上的支持力度不足,日本车企已经在全球电动车市场输的底裤不剩。

2022年,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全球汽车销量的比例达到了13%左右,比起2019年的2.6%,足足高出了10%以上。

而全球电动车企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特斯拉和比亚迪,紧随其后的是大众、奥迪这样的老牌巨头,放眼整个日本,居然一个能打的也没有。

要知道,日本汽车在全球汽车销量中占到12.89%,而电动汽车的销售占比却四舍五入基本等于零。

尽管日产和三菱早在十多年前就发布了全球首批电动汽车,但却没有一架进入全球电动汽车销售的前20。

丰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2023年卖出创纪录的1120万辆,但是纯电汽车只有10万辆,即便电动汽车市场不断增长,但丰田仍不为所动,把重注全部押在了氢能源汽车上。

咱们不去考虑究竟是哪种电池更环保,但如今的日本汽车工业正面临严重的挑战,就像过去三十年里,他们错过了手机、物联网,现在又在失去电动汽车的发展机会。

本质上还是阶级固化、社会缺乏活力,新成立的企业太少,而那些大型集团又没有创新动力,国家一直在吃老本,螺旋式下降的趋势十分明显。

03

日本股市和经济发展完全就是一套逻辑下的两种表现形式,股市疯涨并不是经济向好(当然暴跌肯定不是好事),而是货币超发所导致的资产价格上涨,所以一旦出现拐点,那股市暴跌的风险可能更高。

这个拐点就是日元加息。

过去的一年,日本央行行长一直嘴硬说暂时不会加息,但在今年2月初,行长的口风出现了明显变化,说解除负利率政策后,也会暂时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

翻译过来就是加息的可能性很大,但印钞购债的模式不能停,相当于一边加息一边放水,同时采取两种相反的经济措施。

日本央行这么操作也是无奈之举。

要知道,日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24.6万亿美元,一旦日本央行大幅度加息,极易引爆日债危机。所以单从日本的主观意愿上看,肯定是能不加息就不加息。

而继续放水的目的是要保持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因为自90年代泡沫破灭以后,日本经济就开始常年装死,最近这几年才靠着大水漫灌勉强活了过来,一旦停止放水,经济大概率又会回到假死状态,等于自安倍以来的这十几年,日本政府的工作全白干。

但加不加息,放不放水,并不是日本政府能够左右的。

因为如果日元贬值幅度过大,日债价格出现明显下跌,通货膨胀大幅上升,日本央行就不得不考虑通过加息来稳定债券和汇率。

说得直白点,一边加息一边放水不过是把危机往后拖。

但问题是,日本自己也很难长期维持这种左右互搏的反向操作。因为量化宽松本身就是建立在负利率环境下的,一边加息一边印钱只会让债务规模滚雪球式的无限扩大,虽然可以暂时掩盖危机,但也只会让危机爆发的更猛烈些。

如果美国铁了心的要收割日本,也不会允许日本一边加息一边扩表。

日本股市上涨的最大托底,本质上还是那个负利率的无限印钞模式,但是这个游戏没办法一直玩下去,因为货币超发必然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债务水平不断上升,而加息则意味着日元升值、出口下降、甚至是债务暴雷,最终还是会把经济拖下水。

日本股市的泡沫已经非常明显,接下来就要看美国什么时候出手,泡沫以哪种方式再一次破灭了。

此文完。

1 阅读:11

晨凯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