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中日韩自贸搞不成?

晨凯看国际 2024-05-29 02:41:16

从2002年提出到现在,中日韩自贸协定已经谈判了22年,重启谈判,说明这件事一直被搁置,三国合作并不在一个正常的轨道上。

所以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折腾这么多年,中日韩自贸协定还没有搞定呢?

简单来说,中日韩的自贸协定与美加墨的北美自贸差不多,核心意思就是消除关税壁垒,促进贸易和投资合作。

但这里有个前提,三个国家需要在产业上互补,比如美国提供市场和技术,加拿大提供矿产资源,墨西哥充当廉价的生产工厂。

如果放在20年前,中日韩也确实有着同样的需求。

当时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引擎,年经济增长率以两位数的恐怖形态高速增长,日本、韩国作为资本和技术的输出方与中国的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匹配。

通过建立自贸区,日本可以摆脱美国周期性剪羊毛的命运,中国可以缓解美元贬值对出口造成的冲击,韩国也可以获得一定的独立性。

三国联手,别说一个美国阻止不了东亚圈的经济腾飞,就是整个欧美组团忽悠,也不见得是三大卷王的对手。

2012年是中日韩自贸区最接近实现的一年。

当时,三国的GDP合计是15.5万亿美元已经基本与美国相当,而欧元区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

如果中日韩也放弃美元做结算,那美元霸权可能早在十年前就彻底凉了。

不出意外,意外来了。

就在刚刚签署完《中日双边货币互换》协定,日本的金融相松下忠洋在家里上吊自杀,6天后,候任驻华大使西宫伸一突发心脏病死于医院,2天后918大游行开始爆发。

一番折腾下,两国社交开始归零。

到了2016年,眼看中韩越走越近,美国政府又拿朝鲜说事,强行在韩国部署了萨德系统,中韩两边也开始迅速降温。

总之,不管老美玩的是阴谋还是阳谋,中日韩自贸区这件事算是无奈按下了暂停,三国也是从那时起就开启了政冷经热模式。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中日韩的自贸区还是只停留在谈判阶段,即便重启也很难获得实质性进展。

如今中国的经济体量全球排名第二、日本排名第三、韩国也常年稳居前十的位置,三国的GDP加一起已经达到20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的20%。

如果自贸区能够实现,那东亚朋友圈将远超欧盟,人口和市场也要完爆印度和东盟。

但理论归理论,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还是非常大。

网上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么,世界上最卷的地方是亚洲,亚洲最卷的地方是东亚,东亚最卷的地方是中日韩。

中国快速发展的这十年,已经在众多领域上超越了日本和韩国,曾经是产业互补,如今是同行之间的惨烈竞争。

咱们还是拿数据说话。

根据2021年韩国发布的报告,随着制造业崛起,中国与韩国出口商品的相似度越来越高,在化工、通用机械、汽车、电子机械等中高端技术产业中,中国和韩国的对外出口相似度由2011年的0.347提升到2023年的0.42。

数值越接近于1,说明产业越相似,出口竞争也就越惨烈。

2022年中国对东盟的出口额是3.79万亿,同比增长21.7%,而韩国只增长了14.8%。

到了2023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了8.6%,韩国则下降了20.4%,对华出口也减少了26%。

更有尴尬的是,2023年1月,中国已经从韩国的第一大贸易顺差国变成了第一大逆差国,韩国不仅丢掉了东盟市场,甚至连本国市场都快保不住了。

去年就有一家中国品牌跑到韩国电商搞促销,结果产品上线5分钟就被韩国人抢购一空,直接打破了三星和LG的长期垄断局面。

因为在需求不足,通胀高企的情况下,宇宙国的老百姓也不得不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工业产品。

日本的情况稍微好点,但也好不到哪去。

2023年,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总额同比下降了8.4%,日本对华也出现了贸易逆差。

比如中国的美妆在日本很受欢迎,某类家电品牌的市场份额也达到了两位数。反过来日本汽车在华销售下滑严重,电子产品更是越来越没存在感。

中日韩三国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所以很难避开产业竞争。

中国的优势产业包括电子、家电、汽车、纺织品和新能源;

韩国的出口产业则集中在了半导体、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以及家电手机等电子设备。

而日本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国之一,电子设备和半导体业也具备一定优势;

如果不是日本搞风俗、韩国玩娱乐,三个国家的产业布局几乎和复制粘贴差不多。

虽然按照官方的说法,中日韩在产业链上的合作机会有很多,但翻翻过去十几年的情况就知道。

在没有自贸区的情况下,中国的造船业就已经超越韩国并且连续14年稳坐世界第一,汽车产业也相继干掉德国和日本,拿下了出口榜单的第一名。

钢铁、家电、机械制造就更没啥互补性了,如果不是半导体被老美各种打压,韩国和日本估计会输得底裤不剩。

20年前,中日韩自贸区是个三方共赢的局面,但20年后,产业竞争还竞争不过来,难道还拉个小群让大家往死里去卷?

即便日韩脑回路,美国也不允许出现东亚联手的情况。

不过话又说回来,中日韩作为东亚怪物房的终极老玩家,其实大家都深刻体会了内卷很痛苦,战争很残酷,不管过去是啥情况,未来还得在这个一亩三分地长期共存下去。

如果日韩不对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想办法在经济和科技上与中国进行互补合作,那未来只会不断丢失自己的市场。

对于日韩来说,高端产业上有老美锁喉,中端制造又有中国追赶,虽然在科技上仍具备一定优势,但随着美国制造业回流,中国不断突破科技封锁,产业链逐渐转向东南亚,留给他俩的好日子确实不多了。

其实重启自贸区谈判不难,难的是三国如何克服美国压力,重新确定自己的定位。

此文完。

2 阅读:562
评论列表
  • 2024-05-30 08:54

    这三个都相互看对方不顺眼。怎么搞得成?

  • 2024-05-30 07:32

    因为和谈的对象有关,一个人和两只狗怎么能谈谈得通呢?

  • 2024-05-30 07:27

    一搞自贸区,小日子高官就得死几个[笑着哭]

  • 2024-05-30 09:33

    因为其他两个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独立国家

  • 2024-05-30 08:31

    先把狗主人解决再说吧

  • 2024-05-30 08:26

    所有支持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日韩官员最后都死的不明不白

晨凯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