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动辄“免职”,校长主动请辞更可怕

才干王营评 2024-06-22 09:39:30

相比动辄“免职”,校长主动请辞更可怕

新校长传媒 2024-06-21 07:03 重庆

以下文章来源于行者殷涛 ,作者行者殷涛

行者殷涛.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作者丨殷涛

丽江古城区耀佳学校校长

5月20日,长子县丹朱一中“女生被掌掴霸凌”的视频引发关注。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宣布处理结果:丹朱一中校长被免职。

学生霸凌,校长免职,这样的处理力度有点“空前”。原来老师背的锅,现在直接甩给校长了。

意图很明显:形势严峻了,得给校长上紧箍咒了。

今年4月26日,教育部会同公安部等部门召开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提到,对所有中小学校开展一次“起底式”大排查。

强化教育惩戒举措,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剑指校园欺凌!

形势日益严重,非猛药不能除疴,是时候拿校长祭旗了。校长此番中招,应该是撞在了枪口上。

学生打人或教师动手,引发舆论呼啸,第一时间免职校长,几乎成了此类事件处理的标准配方。

虽然说免职校长,平息民怨,阻止舆论发酵,或许是一剂强心针,能救得了一时,但后劲太大,恐有恶果。

把防线卡在校园,把责任系于校长,恐非万全之策。一发生霸凌,网络曝光,就要挥泪斩马谡,这会寒了多少校长的心?

再说回来,惩治校园霸凌,学校有多少趁手的工具?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连开除权都没有。“控辍保学”的压力下,只要学生不发生严重的刑事犯罪,学校就得兜着,哄着。

一发生校园霸凌就撤校长,解决不了问题。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是,隐瞒不报。

这样的做法一旦成为通行标准,工作的兴奋点就不会放到学生身上,而是在如何保住“官帽”上。当校长成了高危行业,教育更大的次生灾害就要来了。

而就在我写了一篇关于“免职校长”的评论文章后,就有四川某地的校长私信我,准备“主动请辞”了。

他说自己“看了文章深有感触,刚好自己写了一份准备交”。

相比上级部门动辄拿“免职”威胁,校长主动请辞更让人百感交集。

主动请辞什么意思?不跟你玩了,拜拜了您呐。

校长虽不是官,毕竟也是千锤百炼修成的。在教而优则仕的文化环境里,校长算是老师中的佼佼者,也当地也算个文化人,乃至文化名流。资源、人脉、社会圈层都是不错的,滋滋润润地过日子没啥问题。

校长,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位子,为什么好好的就不干了?

马云说,员工辞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种最真实:钱没给到位;心受委屈了。归根到底一条:干得不爽。

校长干得不爽,工资不低,那就是“心受委屈了”。

这年头只知道教师抱怨负担重,填不完的表、打不完的卡,以及各部委进不完的校园。作为一校之长,“一把手”的存在,能受什么委屈?

那位请辞校长私信我:

基层特别是农村校长很难很尴尬。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区学校独角兽式发展,农村学校无论经费、师资被空心化。不怪剩下的老师躺平,是在现行条件下被动躺平。

作为校长,不干正事净和其他非教学杂务扯不清。而且动不动就是啥部门介入调查,偌大一个校园放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

讲实际困难的时候,给你说政策;讲政策的时候,给你说格局;讲格局情怀的时候,又给你说困难……总而言之一句话,第一责任人!

一会儿一个运动,一会儿一个整治,一会儿一个专项治理……疲于应付,苦了老师苦了自己,对不起孩子对不起家长更对不起良心,认认真真做个老师多好。

概括起来:看不到希望,受不了折腾,背离了初心。

我问他:在您那边,这样的校长数量多吗?他说:

这样想法的农村校长多,只不过大家都是心照不宣而已。

农村学校现在已经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甘!其实不止乡村教育,卫生医疗都存在类似情况。

这位校长表示,“可能我属于井底之蛙,有点杞人忧天。不知道其他地区的情况咋样”。

就我认识的一些发达地区的校长,特别是普通公办校的,日子不太好过:生源被民办校和热点校收割了一茬又一茬,剩下的又少又弱;教师老龄化严重,教育局又不给编制;老师躺平心态普遍,学校改革应者寥寥,阻力重重。

教育局长往往由其他部门转岗而来,外行领导内行,以分数排名学校,赏高罚低。现在又多了“安全”高压线,大会小会威胁恐吓,甚至点名示众。

校长在几座“大山”下压力山大,惶恐度日。

而不少校长,正值年富力强的年纪,浑身力气却使不出来,唯有苦笑:“有什么办法?不出乱子,熬到退休吧。”

2015年,一位老师的辞职信引爆网络。“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10个字被誉为“最具情怀”的辞职信。

9年后,这位校长的辞职信,相比于那位老师的洒脱和戏谑,更有一种无奈和沉痛。

醉心工作二十余载,任劳任怨,末敢有怠慢之心!可业务未见精进,激情日渐消弭。且疲于无用之杂务久矣!

绩或无表,无功亦苦。过而立,届不惑,未尽孝心,荒于教子!惭愧惭愧!今思之又思,以倦怠之躯,既无益于学校,亦有损于自身,故请辞校长一职。

文辞短小,含蓄克制,字里行间却是郁勃的不欢、不甘和不忿!

字字句句,是多少次纠结徘徊、叹息肠热甚至夜不成寐“熬”出来的!

落笔时,他不会想不到,当年的意气风发和初心使命;不会想不到,这一路走来的艰难困苦和峥嵘岁月;不会想不到还留在校园里的这么多师生。

他更不会想不到,交出这份辞职信将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基因,也是孔子说的,“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进与退,出世或入世,都是个体在与社会博弈中的权衡。

无论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还是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都诠释了一种清静自守的精神。就像《归去来兮辞》一抒衷肠: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请辞不是躺平,而是回归。“疲于应付,苦了老师苦了自己,对不起孩子对不起家长更对不起良心,认认真真做个老师多好”。

也许,校长请辞,恰恰是对初心的坚守。

想到了另一位裸辞者:陈行甲。他顶着“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桂冠黯然离场,有利益冲突,也有个性使然,他最终的选择很“陈行甲”。

与那位校长,我虽然未曾谋面,但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他应该是一位富有才华、责任感、正义感和奉献精神的合格校长。

但也许正因为如此,才更值得我们深思: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辞职的校长离开了,继任者会比他好吗?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吗?

校长位置上,多的是尸位素餐之徒,甚至蝇营狗苟之辈。他们赖在这把椅子上,是准备一直坐下去的。

而真正的校长应该道德优美、学养丰赡,是社会的名流,至少是清流,是一道光的存在。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陶行知的这个论断,当年成立,现在依然成立。

有了好校长,学校至少有一个好风气,管理上能“枪口抬高一厘米”;学校未必好到什么地步,至少不会坏到没有底线。

一个校长辞职没有什么,最怕的是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如果越来越多有情怀的校长选择离开,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不愿意当校长,势必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校长裸辞,可以继续做一个老师,独善其身,走正道,做好人。但他们的影响力和校长相比却是不可同日而语。

一些平庸无能的人、仗着后台登上校长宝座的人,对广大老师、学生来说就是个灾难。长此以往,学校会变成什么样子?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校长的眼里没有了光,世界就暗黑了。

校长躺平了,广大师生还站得住吗?

一个校长请辞,还有多少校长“人在其位,心如槁木”?

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这个现象,纠偏这个现象,支持“想做事,能做事”的校长“做成事,成大事”。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且尊重辞职校长的选择,也奉劝那些暂时坐在位置上的校长,切不要忘记初心!

可以执行规定,但不要助纣为虐;可以尊重上级,但不可摇尾献媚;可以不全说真话,但不要假话连篇。

因为你是校长,是掌舵的船长!

0 阅读:0

才干王营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