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鼓励俄罗斯攻击北约?认真你就输了

晨凯看国际 2024-02-14 09:12:24

不管业务水平怎么样,但懂王是懂流量的。

2月10日,在一场南卡罗来纳州的集会上,川总再次发表惊人言论,说:“有个大国总统站出来问,嗯,先生,如果我们不给钱,又被俄罗斯攻击,你会保护我们吗?我说…不,我不会保护你们,事实上,我还会鼓励(俄罗斯)做任何他们想要做的事。”

这里的“大国总统”显然是指美国的北约盟友。

一时间,特朗普鼓励俄罗斯攻击北约盟友的词条冲上欧美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美国大选还未开始,欧洲那边已经抓狂。

从北约秘书长到白宫发言人,从欧洲理事会主席到波兰国防部长,大家纷纷站出来以不同的方式回怼特朗普。

西方媒体更是吃瓜不嫌事大,《纽约时报》的头版头条就是《偏好敌人多与朋友,特朗普威胁颠覆国际秩序》。

作为回应,川总再次发声,说“美国不会在没有任何希望获得回报,或者没有附加条件之下以金钱援助任何国家。”

乍看之下,还真有点割袍断义的意思,川总在利益面前那真是一点友情也不讲,曾经的那股风,如今又吹回来了!

但如果你要当真,那就是过于天真。

川总向来语不惊人死不休,在大型集会上口嗨盟友属于常规操作,目的还是为了制造话题引爆流量,至于说出去的话有没有正能量,则完全不在川总的考虑范围。

而且川总的孤立主义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美国不愿意承担欧洲的军事防务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要知道,自2014年乌克兰危机以来,北约在东欧的军事支出增加了大约40%,其中美国占到总开支的近70%。

而德国在军事上的投入长期维持在GDP的1.2%左右,远低于北约成员国规定的2%,这让美国人心里非常不爽。

2020年,川总就曾向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摊牌,说如果欧洲受到攻击,我们永远不会来帮助你们、支持你们。

背后的潜台词其实是欧洲的安全不能让美国买单,想要得到美国的保护,那就必须提高欧洲的军事预算。

这次公开喊话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再次唤醒红脖子们的共鸣。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川总上台极有可能先斩欧洲,因为他的世界没有盟友,只有利益。

那问题就来了,如果川总再次当选,美国会不会退出北约?彻底战略收缩,回归一个区域大国呢?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极小。

首先,在2023年12月,美国国会已经通过立法阻止总统独自决定退出北约,如果非要退群,那必须获得参议院三分之二的赞成票或者国会两院立法,相当于提前围好了法律栅栏,防的就是川总再次当选。

另外,在经济利益上,统一的北约军事制式为美国军工带来巨大好处。

比如,德国在俄乌开战之后,马上拿出84亿美元购买了35架F-35战斗机;波兰也紧随其后花费14亿美元购买艾布兰主战坦克。

截止到2023年10月底,美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754亿美元的双边援助,其中金融援助占到35%,武器装备和贷款占到37%,人道主义只占4%。

啥意思呢?

就是美国拿着纳税人的钱向自己的军火商购买武器,然后再转交给乌克兰人,让他们去填战争的坑儿,美国军工背后的财团才是俄乌战争的最大受益者。

川总再耿直,也不会去动军工复合体的奶酪,况且战争发生在欧洲对于美国最有利,不仅军工企业赚的起飞,制造业和资金也在不断流出欧洲流向美国。

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怎么会算不清这笔经济账?

最后一点,那就是欧洲为了持续援乌不得不把“俄罗斯威胁论”当成主要的宣传口号,特别是波兰。

历史上波兰与俄国撕扯了几百年,三次被瓜分又三次奇迹复国,在他们的认知里,一旦乌克兰战败,那波兰就是下一个目标,有着同样感受的还包括波罗的海三个国家。

所以东欧国家的战略目的就很明确了,那就是大幅增加国防开支并在白俄罗斯与乌克兰的边境上建立严密的防御工事,提前做好乌克兰战败,俄罗斯西进的战略准备。

但问题是,俄罗斯打个乌克兰都费劲,两年下来,俄罗斯损失了超过20万的兵力和大量军事装备,再加上欧美的大小经济制裁,未来很难重建自己的军事优势。

再看乌克兰这边,虽然已经被打残,但要被完全打死也不太可能。

尽管美国有中断援助的可能,但欧盟已经通过未来4年500亿欧元的援乌拨款,这也就意味着,只要乌克兰还有人还有抵抗意愿,那俄罗斯就没办法彻底拿下这场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你让俄罗斯再去进攻波兰、波罗的海这样的北约国家,如果不是脑子被门挤了,那就是俄罗斯也不想过了,准备重启地球了。

俄罗斯进攻东欧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持续的军事紧张对美国最为有利,因为你怕挨打就要购买美国武器,你要对抗俄罗斯,那就要在各方面与美国保持一致。

所以目前来看,美国是在用军事优势维护自己的经济优势,欧洲显然是要被牺牲的一个。一旦欧洲有点不同的想法,那川总就会跳出来发表惊世言论,一顿忽悠加威胁把欧洲整治的服服帖帖。

套路不怎么新鲜,但效果却十分显著。

2019年川总就曾威胁退出北约,结果就换来了德国被动增加军事投入,并计划在2026年把国防预算提升至GDP的2.5%。

川总向来说一套做一套,底层逻辑还是一本生意经。

2017年,川总上台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改变奥巴马时代的对乌政策,一边亲俄极限嘲讽泽连斯基,一边疯狂向乌克兰供应标枪和反坦克导弹。

某种程度上讲,正是川总的武器供应帮助乌克兰扛住了俄军的第一波进攻。

另外,奥巴马睁一只眼闭一眼的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也是在川总任期内受到制裁,反而是拜登接任后的第一时间与默克尔达成了协议,北溪二号这才勉强完工。

表面上看,川总对普大情有独钟,但实际立场却总是飘忽不定,极限反戈让他玩的是明明白白。

之前他表示只要自己重回白宫,那就能在一天内结束俄乌战争。

当时大家的普遍想法是,川总会停止援乌,按着小泽的脑袋割地求和。但没过几天说法又变了,说未来美国对外援助必须要有回报,也就是把援助资金变成贷款。

翻译过来,那就是援乌不会停,但投入的资金必须获得回报,武器输送则不在讨论范围。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川总的职业素养,他把美式政治的精髓演绎到了极致,随便几句虎狼之词就能引起媒体和吃瓜群众的共振。

不管川总能否重回白宫,他的骚操已经得到媒体们的充分检验,未来各种版本的特朗普只会越来越多,他们将加快撕裂西方社会,甚至连盟友也分不清是敌是友。

川总的言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川总又一次站在了流量之巅。

END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0 阅读:1

晨凯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