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天下‖人生三十六宴·入学宴

经略事要 2024-02-29 14:16:32

开笔破蒙,人生始立。

根据汉代《四民月令》中记载,汉代时期学生主要分三个时间开学,分别是“正月农事末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战事频繁,“冬季入学”成为主流。一年三个学期的制度一直被沿用,宋元明清各朝亦是如此。但无论古今,教育都是中国家长的头等大事,古代家长们要操心的事儿,一点也不比现代的少。

古人的入学仪式?

在古代,新生入学也有“开学仪式”,而且格外隆重。“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可见,我国古人也是十分重视教育的。

第一“正衣冠”

古人有云:“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在这个环节里,学童们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为学童们整理好衣冠。《礼记》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第二“行拜师礼”

步入学堂后, 先要举行拜师礼。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 双膝跪地, 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 三叩首。拜完先生, 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

第三“净心净手”

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净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芜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第四“朱砂开智”

朱砂开智也叫朱砂启智或朱砂点痣,是入学仪式中最后一道程序。因为“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取的其实是“智”的意思,意为开启智慧,眼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大家在开学之前都会准备很多的文具,说起古代学子入学,除了笔、墨、纸、砚等文具还有哪些呢?

印泥,是我国特有的文房之宝,无论是文件签署,还是历史文物以及金石书画之钤记,都需要使用。

镇纸,即指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故也称作镇尺、压尺。最初的镇纸是不固定形状的。

现如今,家长也会为孩子办入学宴,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向孩子们传达出“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鼓励他们在求学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同时,入学宴也为家庭提供了一个与亲朋好友分享喜悦、传递情感的机会。这种喜悦与情感的传递,无疑也会对孩子们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励他们更加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路漫漫其修远兮。入学宴不仅仅是为了赋予开学一种仪式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些仪式了解背后的文化意蕴和美好希冀。随着时代的变迁,入学宴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我们期待着这种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庆祝方式能够继续传承下去,成为一种永恒的文化符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奋发向上。

0 阅读:1

经略事要

简介:有趣、有料,分享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