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结局:你不知道,42年守身如玉的傅家明,多自私

王邵文 2024-06-22 05:16:35

在原著中,用了“守身如玉”这四个字来形容傅家明。

黄玫瑰初次见到傅家明时,开口说道:

今天见了你大哥,才知道男士也可以有“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像你大哥这般仪表非凡。

黄玫瑰对傅家明一见钟情。

她的一见钟情有两个前提:

首先,黄玫瑰和方协文尚未离婚。

其次,方协文正寸步不离地带着女儿,苦苦哀求黄玫瑰回心转意。

黄玫瑰决心离婚,并且正在与方协文争夺女儿的抚养权。

另一个则是,傅家敏为了追求黄玫瑰,抛弃了与他门当户对的女朋友,对黄玫瑰展开了几近痴迷的追求。

黄玫瑰仅仅见过傅家明一次,便深深地为他倾倒。

傅家早已知晓弟弟因黄玫瑰与女友分手,情迷心醉,但他依然毫不犹豫地背着弟弟,和尚未离婚的黄玫瑰偷偷约会。

他已经度过了四十二个春秋

原著中,傅家明这个男人的完美被大量文字细致地描绘出来:

他的烹饪技艺向来出众,这次他煮了一大锅香气四溢的罗宋汤,连女佣人都赞不绝口。

这位精通拉丁文的大律师,在练琴之余还能在厨房中大显身手,简直太引人注目了,一般的女性哪敢接近他。

他是一个极其高贵的人,从不为自己辩解,也从不抱怨……

黄玫瑰结识傅家明时,他正值42岁。

他度过了42年岁月,一直保持清心寡欲,未曾结交过任何女朋友。

有两个理由:

傅家明的父母早逝,他由此肩负起照顾年幼弟弟的重任,导致他无暇顾及感情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转而专注于音乐事业。

另一点是,他不认为感情可以慢慢培养,他只相信一见钟情。

和黄振华一样,他在等待那个第一次见面就确信是自己一生伴侣的女人。

在42岁之前,他从未遇见过。

然而,正是在他42岁这一年,他邂逅了黄玫瑰,那一刻注定永恒。

傅家明的人生在42岁之前和之后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他未满42岁之前,他生活极其负责,生活禁欲严格;然而,一旦过了这个年龄,他放纵了自己,不顾一切地追求起他弟弟迷恋的女性,陷入了无尽的热恋之中。

三个月的时间

在原著中,傅家明在与黄玫瑰相恋之前,便已知晓自己身患绝症,生命仅剩三个月。

他对弟弟傅家敏说:

我明白自己寿命不长了,所以我冲动地将她从你手中夺走。

家敏,你觉得我能活到70岁吗?我会做这种事情吗?

由于生命只剩下三个月,他便抛开一切,只想在剩下的时光里尽情享受美好的爱情。

他明明知道弟弟喜欢黄玫瑰,却还是把黄玫瑰抢走了。

他明知道黄玫瑰尚未离婚,却毫不顾忌地追求她,甚至认为方协文的出现是个碍事的因素,阻碍了他与黄玫瑰美好约会的机会。

当他的生命只剩下三个月时,他这样安排了自己的人生:

他将所有财产留给弟弟,并将自己的爱一分为二,一半献给弟弟,另一半献给黄玫瑰。

绝不会与黄玫瑰结婚,只希望与她展开一段惊世骇俗的恋情。

由于他只剩三个月的生命,弟弟傅家明决心为了让哥哥能无所顾忌地与黄玫瑰谈恋爱,便决定尽快与已经分手的女友结婚。

因为,他的哥哥傅家明的愿望是,希望看到他结婚,并且生育九个孩子。

为了与傅家明展开这段惊世骇俗的恋情,黄玫瑰果断地放弃了对女儿方太初的抚养权,将女儿交给了方协文。

她满脑子只想着要陪伴傅家明度过他人生的最后时光。

对于黄玫瑰的这个决定,连傅家明的弟弟都感到震惊。

他无法相信黄玫瑰竟然如此轻而易举地抛弃了方太初。

傅家明对选择黄玫瑰表示支持。

黄玫瑰迅速搬进了傅家明的住所,与他开始同居生活。

她深情地表白道:

我擅长烹饪各种美味佳肴,同时还能熟练地织毛衣,为家明提供周到的服务,确保他生活舒适惬意。

我们生活幸福美满,虽然时间只剩下三个月,但我们不会浪费时间吵架或者产生矛盾,享受着情侣间的所有快乐,却无需应对他们那些烦恼。

这里打算进行一番对比:

方协文独自抚养年幼的女儿,过着艰难的生活,而黄玫瑰和傅家明沉浸在爱河之中。

方太初习惯了母亲的照顾,从未哭喊着寻找过她。

方协文在情绪崩溃的同时,一次又一次告诉女儿,她们的母亲已经离开了他们。

我想起了《廊桥遗梦》中的弗朗西丝卡,她在责任与爱情之间做出了选择,最终她选择了责任。

以情爱相逢,以欲望情爱,以高潮欲望,以诗意高潮,以惆怅离别,以思念远方,以温情丈夫,以母爱孩子,以诚挚的追悼死亡,以隆重的回忆往事,以衷心的理解先人的爱。

在《廊桥遗梦》中,你不仅能见证爱情的美好,还能感受到坚贞、责任、理智和永恒的力量。

黄玫瑰对爱情执着至深,遇见傅家明后,竟忘却了自己身为母亲的责任,忘却了年幼女儿的依赖。

黄玫瑰口口声声地说她爱太初,但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她从未坚持或强烈地去探望过自己的女儿。

她的理由是,不希望孩子目睹父母的争吵。

在十几年的时光里,她先是侍奉了傅家明三个月,沉浸在爱情的欢乐中,随后花了数年时间治愈他带来的情感创伤。

之后,她因新裙子和热闹的晚会而兴奋不已,最终嫁给了59岁的罗爵士。

即便在嫁给罗爵士之后,她与庄国栋的旧情依然复燃。

至于太初,她连一面都没有坚持要见。

在去世前纵情享乐

伊壁鸠鲁曾有一句关于死亡的名言:

死亡对死者而言并非不幸,而对生者而言才是不幸。

真心爱着黄玫瑰的是傅家明吗?

如果他不患绝症,他根本就不会去追求黄玫瑰,因为黄玫瑰是他弟弟心仪的女子。

他与黄玫瑰恋爱期间,隐瞒了自己的病情。

病情被揭露后,他只想尽情地和黄玫瑰享受一场恋爱,完全不顾黄玫瑰在他死后会承受的痛苦,也不在乎黄玫瑰为了陪伴他三个月所失去的一切。

他甚至一分钱遗产也没留给黄玫瑰,因为他认为他们之间的爱情是神圣的,与金钱毫无关系。

傅家明死得其所,而黄玫瑰则完全失去了女儿的抚养权,终其一生未能获得女儿的原谅。

在原著中提到:

他的生命充满丰盛,既给予亦索取,年岁虽然只有四十二岁,却已足够充实。

生命不必漫长,只需充盈即可。

因为他面临死亡,所有的道德责任都变得无关紧要,这样一来,“死”和“爱情”这两个事物,完全把傅家明美化了。

阅读这段文字时,莫名其妙地,并未感到一丝动情。

我看到了人们的私欲和放纵,与爱情毫无关系。

不觉得这是轰轰烈烈的爱情,只觉得是一种不顾一切的冲动。

我当然不认为傅家明的选择有错,因为人性本质上就是自私的。

我甚至深刻理解,在临终前有私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我并不认为傅家明和黄玫瑰之间存在爱情,只感受到一种空洞与压抑。

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在一座城的毁灭中得以成全,《倾城之恋》述说了这段故事。

与此同时,傅家明和黄玫瑰的爱情则因死亡而得到了完全的升华。

黄玫瑰至死不悔,傅家明死而无憾。

作为旁观者的你,真的会被感动吗?

0 阅读:270

王邵文

简介:科技有限分享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