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打一体无人机,也被小无人机淘汰?俄乌战场再次“掰弯”科技树

陶慕剑地球观察 2024-05-31 23:51:09

在最近一年的俄乌战场上,无人机对世界武器发展趋势造成颠覆性的冲击,坦克、导弹、战机等传统武器全部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反坦克导弹将被淘汰”的危机。

更有甚者,连无人机内部的发展路径也出现争议,本来作为主流的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例如土耳其TB-2、俄罗斯“猎户座”几乎都在最近一年失去了存在感,或者干脆转行。

在俄乌战争初期,土耳其的Bayraktar TB-2“察打一体”无人机曾经辉煌一时,在战场上击毁不少俄军装甲车辆,受到西方舆论的高度吹捧。另外,TB-2无人机还在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局部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给亚美尼亚地面部队造成了重大打击,摧毁了大量坦克火炮和防御阵地,被认为是阿塞拜疆赢得战争的关键因素。借着这些声势,TB-2无人机也在国际市场上狠狠赚了一把。

然而,在最近一年的俄乌战场上,TB-2无人机却似乎销声匿迹,不仅再也看不到什么战果,而且在西方媒体失去了存在感。俄罗斯方面也同样出现类似情况,在战争初期寄予厚望的“猎户座”等察打一体无人机,后来并没有真正大量投入对地攻击任务。相反,各种小型的、一次性的自杀式无人机几乎顶替了有关作战岗位。

目前,俄乌双方攻击对方纵深几十公里、几百公里外目标使用的武器,或者是“天竺葵-2”和“柳叶刀”等巡飞弹,要么是乌克兰自造的几种简易自杀无人机。例如俄军攻击利沃夫附近的天然气储存设施,乌军攻击俄军纵深的轰炸机基地,主要打击武器除了巡航导弹外,几乎用的都是“空中小摩托”这类小型自杀无人机,而不是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

事实上,TB-2或“猎户座”等长航时无人机并没有真正离开战场,这些无人机在侦察和搜索对方纵深目标时仍然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关键在于,这些“察打一体”无人机仅仅从事单一的高空侦察用途,几乎不再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更离谱的是,俄军“猎户座”无人机发现目标后,还会远程召唤几百公里外的“天竺葵-2”自杀无人机来消灭目标,根本不考虑自己动手。

也就说,设计师原本为这些长航时无人机安排好的“察打一体”任务被彻底分离,察只是察,打只是打。只能说,俄乌战争的实战再次“掰弯”了武器科技树,不仅刷新了人们的认知,也几乎让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武器设计师们欲哭无泪。

“察打一体”无人机,具备飞行高度高、续航时间长而且能够自带武器载荷的优点,不仅能够打击上千公里外的目标,而且能长时间在战区上空徘徊,寻找可乘之机。至少在俄乌战争以前来看,这类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是一种费效比很高的空中打击平台。

然而,俄乌战场的实际经验却证明,纸面上的“费效比高”在实战中可能并不是那么回事。“察打一体”无人机虽然比有人战斗机便宜,但与“见证者-136”、“天竺葵-2”这类一次性自杀无人机或巡飞弹相比,成本还是太贵了。

“察打一体”无人机动辄几百万美元一架,而射程上千公里的“天竺葵-2”只需要几万美元。更重要的是,TB-2或“猎户座”无人机个头比较大,更容易被防空导弹发现和击落,廉价的“天竺葵-2”突防能力反而更强。

在这种情况下,TB-2或“猎户座”无人机还不如不携带导弹,让机体轻装上阵飞得更高,避开防空导弹火力区,专门执行单一的侦察任务,引导自杀无人机去打击敌方目标。如此一来,“察打一体”变成“察打分离”,各司其职,长航时无人机的侦察效果更好了,自杀无人机的打击精确度更高了,两类无人机的作战效率同时都提高了。

当然,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有一个难以取代的优势,那就是抗干扰能力。自杀无人机依赖于GPS导航和无线信号的引导,很容易遭到地面电子干扰,作战距离越远越容易失控。而长航时无人机却能使用卫星通讯信道,不依赖卫星导航信号和无线信号,能够规避地面电子干扰,有效深入敌方纵深上千公里作战,这时发射自备导弹的打击精度也更高,不像“见证者-136”自杀无人机那样要靠“赌人品”。

不过,这种优势却依赖更高水平的作战体系,再加上无人机和机载导弹都不便宜,总体建设成本并不低廉。所以,无论是乌克兰和俄罗斯,还是选择了更便宜、更容易见效、突防能力更好的“察打分离”战术。

在可见的未来,“察打一体”无人机作战模式不见得完全会被淘汰,但更像变成了一种“奢侈”的作战模式。实战中到底选择“察打一体”还是“察打分离”,还要看使用者自己的选择。(作者:陶慕剑)

1 阅读:180
评论列表
  • 2024-06-02 06:40

    终归到底打的是钱和实力,何况目前俄乌打的是长战线上的渗透与反渗透战,不是大规模的集群作战,很多重型武器用不上

  • 2024-06-02 09:17

    俄乌战争颠覆了未来战争观念。我们必须充分利用

    L 回复:
    经济成本问题,金钱充足的话谁也不会用劣质品。

陶慕剑地球观察

简介:细节决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