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在川首招!上海交通大学环境设计(艺术类)专业解读来了!

范明高考 2024-06-17 16:20:45

上海交通大学秉承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学术传统,以多学科交叉为支撑发展创新设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具有大视野大格局的设计领军人才。在钱学森学长的建议下,上海交通大学于1986年创建设计学科,1988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99年开始招收“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2011年起全国首批招收“设计学”硕士研究生,2015年设立“设计科学与工程”交叉博士点。

2017年12月整合全校设计学科优质资源,成立设计学院,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突出交大优势特色,构建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融合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国际合作办学高地,汇聚全球顶级设计大师,最终建成特色鲜明的国际一流创新设计学科群。2018年全国首批自主增列“设计学”博士点,2022年获批“建筑学”博士点。在英国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上,“建筑与人居环境学科”(Architecture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在2023年上升到全球第39位;“艺术与设计学科”(Art and Design) 近年连续进入全球50-100强。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科以“学科融合、知识创新”为特色,具有以下优势:

高质量人才培养

积极推动教学质量建设,拥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项目7项、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7门,市级重点课程12门,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计划精品改革领航课程4门。首创设计实践导师制,来自高水平设计院所和重点企业的具有优秀学科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大师加入人才培养教学环节,为设计学科的实践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国际化办学定位

学院秉承“全球交大”,坚持“以我为主”。与密西根大学、米兰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麦吉尔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世界知名设计高校建立了联合学位及交换项目;与哈佛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等三十余所世界知名院校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及短期交流项目;与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环太平洋大学联盟、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等联合建立高水平国际化学术平台;创办联动全球70余所高校学生参与的FourC Challenge 24小时全球设计挑战赛。2023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与旅游部委托,学院团队执展作为国际上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盛事之一的第十八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弘扬中国智慧,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开放式创新平台

学院拥有一流的办学环境与教学设施。学院大楼建筑面积逾13000㎡,实验中心面积逾1000㎡,提供多种交流学习的公共空间。建设有陶泥工坊、木工坊、油泥工坊、丝网印工坊、数字化工坊、3D打印工坊、摄影工坊、AI创新实验室、行为观察室、虚拟演播厅、数字化加工实验室、风景园林植物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共计12个教学实验室,为师生教学与科研提供硬件和技术支持,加速创新想法成型,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高品质学生活动

学院定期组织“邬达克讲堂”、“创新设计‘大家’谈”、“风景园林大师讲坛”等系列讲座,邀请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设计领域领军学者、行业实践精英,探讨学术研究及实践前沿,搭建大师、从业者与学子之间进行近距离对话的桥梁。学生实践足迹遍布国内各地,聚焦乡村振兴、“设计+”力量等方面,形成了一大批优秀的实践团队和实践成果。积极引导学生投身顶尖综合性赛事、设计类竞赛和艺术类展演,培育高水平学生设计成果,近年来设计学子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移动应用创新赛等各类竞赛展演中屡获佳绩。

关于上海交通大学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与特色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聚焦“未来人居设计”的复杂性、前瞻性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跨学科学习、跨领域工作和跨文化比较研究,系统性地开展多尺度、多层次人居环境的创新设计与城乡治理。以面向未来的设计应对力、新兴科技的研究融合力、全过程决策的领导管理力为重点,培养具有国际性视野、创新性思维、综合性素质的设计大师和艺术大家,以及具有系统设计思维、卓越领导力和综合决策力的业界领袖和管理英才。

专业响应国家发展需求,汇聚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筑学+风景园林”的高质量教学资源及校内外高水平师资团队,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本硕博贯通教学体系。课程以人文素养培养和设计思维训练为核心,围绕跨界人居实践、城乡行业管理、环境人类健康三条主线,强调“设计+人工智能”“艺术+先进技术”的融合创新,形成从人因设计到生态设计、从生成式设计到智慧建造、从城乡基础设施到国土空间数字管控的知识构架、课程板块与创新课题。以理论方法支撑设计教学,以因材施教引导个性发展,鼓励学生通过跨学科学习、跨领域工作和跨文化研究,系统性地开展多尺度人居环境的创新规划与设计。

环境设计专业设置“建筑与城市设计”和“景观与生态设计”两个培养方向:

建筑与城市设计方向: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2023年QS世界大学建筑与建筑环境在国内高校排名第4,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学科评级(2023)中被评为A+等级。集合学科优质教学资源,该方向以人文素养培养和设计思维训练为核心,围绕城乡行业管理与跨界建筑实践两条主线,强调设计与人工智能、艺术与先进技术的融合创新,以理论方法支撑设计教学,以因材施教引导个性发展,面向时代发展趋势构建当代人居环境视野下的跨文化、跨学科知识体系。

景观与生态设计方向:上海交通大学风景园林是全世界三个获得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国际认证的风景园林本科专业之一,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学科评级(2023)中被评为A等级,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2023)中排名全国第5。集合学科优质教学资源,该方向以可持续景观与生态设计为核心,聚焦生态环境与韧性城市、景观设计与人类健康两个领域,涵盖从生境设计到生态设计,从生成式设计到智慧建造,从城乡绿色基础设施到国土生态空间数字管控的全领域设计知识及能力。

主要学习课程

设计平台必修课(设计导论、人工智能与设计、艺术基础与表达、设计基础与表达、人居环境系统科学、设计思维、人居设计初步、人居环境规划原理、人居环境设计原理、人居环境系统管理);人居设计板块选修课(数字设计基础、数字设计应用、数字设计前沿、水文与地形学、生态响应式设计原理);人居决策板块选修课(人居环境分析决策、数据驱动城市研究、智慧人居技术前沿),以及建筑与城市设计方向、景观与生态设计方向的专业必修及选修课程(如建筑/建造设计原理、低碳健康性能原理、建筑与城市设计、亲生物性景观设计、乡村策划与营建、康复景观理论与实践等)。具体以当年培养方案为准。

发展前景及就业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结合“重交叉、宽口径”的发展路径,重点面向亲生物设计、城市更新、绿色建筑、乡村振兴、智能建造、智慧城市、可持续人居环境、虚实嵌合应用、智慧文旅等新兴领域,培养拥有创新思维与国际视野,融汇AI智能场景设计与应用、智慧城乡规划设计、绿色低碳人居、数字建造与智能提升、建筑文化与遗产保护、气候适应性规划设计等综合知识,具备统筹协调多尺度人居环境问题的能力的设计师、技术型研究人员、可持续发展管理与咨询顾问等。

毕业生可从事可持续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如建筑设计、智慧城市、基于人工智能的场景交互设计、国家公园、美丽乡村、低碳生态环境建设等,以及相应的建设与管理;也可从事未来可持续环境的评估与治理研究。专业特点决定了学生综合素养好、创新思维活跃、发展后劲足,可借助选调生通道进入相关行业管理和行政部门。每年有50%以上的毕业生赴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康奈尔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继续深造。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四川招生

考试及录取方式

考试

考试成绩分为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两部分。

1. 专业考试。考生须参加高考所在省份省级教育考试院组织的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统一考试(美术类省统考),学校采用省统考成绩,不组织校考。

2. 文化考试。考生须参加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

投档与录取

高考文化考试成绩要求:高考文化成绩须达到四川省普通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30分。高考成绩不达标者不予录取。

四川省是按平行志愿投档省份,依据考生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各占50%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同时,2024年四川省艺术类专业计划分文科、理科编制,综合成绩分艺术(文)、艺术(理)分别排序,学校按艺术类平行志愿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学校艺术类在四川省艺术本科批录取。

本专业招生录取办法原则上按照《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和《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艺术本科专业(美术类)招生简章》执行。

招生人数

艺术类(文科)4人,艺术类(理科)6人。

最终以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0 阅读:0

范明高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