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明朝那么穷?

吴聊的历史 2024-01-22 19:53:37

明朝给很多人的印象就是一直很穷,这种印象怎么来的,其实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影视剧。

《大明风华》里面明成祖时期开始就缺钱,朱棣在外打仗,太子监国穷到要当街卖家具。

     《大明王朝1566》里面,整部剧嘉靖也是一直在想办法搞钱。嘉靖的名场面就有这一幕,“朕的钱!!他们拿两百万,朕分一百万,还要朕感谢他们吗?”

     《大明天子》里面明末崇祯帝也是为筹钱费尽心机,结果最后也是连军费都凑不出来。

影视里面每每提及唐宋,不管是长安还是汴梁,突出的都是唐宋时期的富庶。而明朝的这几部著名影视剧,就差把大明朝殿堂牌匾上的“正大光明”直接换成“我很缺钱”了。

而且明朝距今隔得还是比较近的,很多人在对明朝有更深入更真实的了解后,确实也不得不感叹一句,大明朝在一定程度上真的是“穷死的”。

公元1368年,朱元璋凭着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打,然后打下了整个大明天下。这种人物古往今来也没几个比得上,但就算是再厉害的人也没办法预测未来,他有两项举措为后来大明的穷埋下了伏笔。

第一项是官员的俸禄制定,其标准对比各朝各代那是出奇的低,但这种开国之君不可能无的放矢。

或许是因为看到相隔不到百年的宋朝,靠着高薪养廉也未见成效,想换换路子;

也或许是出身底层见过太多为利做官的人,想通过此举劝退那些逐利之辈,选出真正的父母官;

又或许是想与百姓共天下,让这些士大夫阶层真正成为皇室和百姓间的公仆。

但是不管朱元璋的初衷是啥,最后的结果都是为后世整个明朝文官集团是贪腐埋下了种子,毕竟这种环境下劣币终将驱逐良币。

朱元璋时期还能靠着强大的个人能力,通过极其严苛的反腐政策来压制贪官,但是后世皇帝的掌控力越来越弱,而文官集团里的贪官越来越多。国家的钱收上来时他们捞一笔,发下去时又再捞一笔,国家哪有不穷的道理。

第二项是宗室的待遇制定,标准之高在前期国家尚能承担,但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最终有了吃垮明朝财政的那天。

在前期各个藩王镇守边疆,国家就算给的待遇高一些,但是只要这些钱真正花在国防上,那也是完全值得的。毕竟这些藩王自己不可能不在意自己的小命,就算是为了自身安全也会不断加强领地的武装。

而且配合朱家子弟不能做其它工作的规定,就是打算让这些后人一直镇守边疆,避免这些子孙后代在各行各业中凭借身份抢占普通人的机会,可以将更多机会让给天下老百姓。

很多人因为明朝后期宗室问题暴雷,觉得朱元璋从一开始就是私心太重,打算让天下百姓供养朱家,那真的未免有些太小看这些历史传奇人物的心性了。

朱元璋把一些事情想的太过理想,最后宗室的作用相当有限,但是开支却惊人,甚至到了各地官府一年的存粮,也只能供当地宗藩半年的禄米之数。

而且这两项制度是随着时间会发酵的,劣币驱逐良币,所以贪官会越来越多,而宗室无事可做,生的也是越来越多,最后基本没办法把宗室的禄米发全,相当于把明朝的穷摆在了明面上。

其实明朝前期还是有钱的,不然也没办法五征漠北,更没办法下西洋。但是老朱的两项祖制相当于持续给明朝放血,最终千疮百孔。

0 阅读:5

吴聊的历史

简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从不同的角度再看看历史上那些事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