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赌输”了!郭台铭做梦也没有想到,“制裁”会来的这么快

回顾过往读历史 2024-06-21 20:01:56

前言

富士康集团是家喻户晓的企业。

创始人郭台铭靠着大陆的给予的优惠政策和苹果大额的订单,赚的盆满钵满,甚至登上过《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

其集团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就已经达到了战绩赫赫的成就,在珠三角等地区建立起44家工厂,拥有百万员工。

令人没想到郭台铭一句“给大陆赏饭吃”,好似彻底将大陆的脸面踩在脚底摩擦,对于他这种“放下碗骂娘”的姿态,引起了网友的震怒。

不仅如此,他甚至在美国打击中国芯片的时候,站队美国,并在印度设立工厂,想要将大陆产能转移。

那么,郭台铭在印度和美国创办的工厂现状如何?做出这样的决策是否正确?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借改革东风快速生长

说起富士康公司大家或许对它并不陌生,事业版图遍布全球,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专业制造商,拥有12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

1974年2月20日,郭台铭与友人共同在台湾创办了富士康公司,这时公司的规模还很小,郭台铭也还是个不起眼的小老板,之所以后来能拥有百万员工是因为公司后来碰到了重要转折点。

改革开放时期,全国公司企业都在借助这股东风疯狂发展,中国沿海地区为了引进更多的企业,推出多种优惠政策,比如土地和税务方面。

郭台铭得知后,也看到了这个机会,1988年,他带着富士康来到大陆,在珠三角地区定居下来。

刚创立没多久,富士康公司便迅速崛起,当时大陆劳动人口比较密集,再加上各种优惠政策,形成的产品成本也比较低,有了这些因素,富士康才能迅速扩展在华业务。

不久后,富士康被美国苹果看中其公司的业务能力,集团成功签订了苹果代工订单,从此富士康的地位在大陆可谓是登峰造极。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和国际地位迅速上升,随之中国的各大优秀企业也得到了展现的机会在各国,富士康这样的企业更是收获了大量的订单和很多企业的合作机会,因此,分公司的数量也在增加,手下的员工也在大幅度增长,郭台铭也因此赚的盆满钵满。

时代的红利让郭台铭蒙蔽了双眼,公司做大做强之后,他就越发觉得富士康能有今天的地位全是凭借自己的眼光和努力。

其实这是不可否认的一点,但如果没有大陆给他这个展现平台的机会,如今或许没有人知道总部在台湾的这种无名小卒。

富士康稍有些名气后,便开始将初心抛之脑后,工厂的管理体系越发严格,甚至就连工人去厕所都要挨批,稍微有些疲惫,工作效率下降一点,便会遭到组长的痛批。

压抑的工作环境使富士康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每况愈下,可工厂管理层却不以为意,各种奇葩规矩越来越多,工人们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一天24小时,富士康员工将近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工作,这些问题企业从未重视过,外界都在夸富士康的企业产品好,工作效率高,却从未看到过备受煎熬的内部员工。

员工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频出富士康员工跳楼的事件,当时因为此事经常登上热搜。2010年到2016年,员工跳楼事件发生过很起,从人们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热搜感到惊奇,到之后的几年里发生过将近十几起,大家再看到这样的新闻后都变得麻木不已。

对此,富士康内部管理存在这么多的弊端,他们不仅没有改善,就连董事长郭台铭都将自大妄为、唯利是图这个几个字眼表现的淋漓尽致,甚至口出狂言“在给大陆赏饭吃”。

面对他高高在上的态度,引起了中国百姓的愤怒,并回怼到:如果不是大陆给你提供施展的平台,谁知道富士康是哪个小卡拉米。

美国建厂

富士康能走到今天,将业务拓展到世界各国,中国提供平台是很重要的一点,可郭台铭却并不这么认为,甚至背刺中国。

在中美贸易大战中,美国为了抵制中国芯片的发展,处处打压华为,将华为公主禁足两年之久,从这一点就能看出美国对中国的矛头有多锋利。

美国怕迅速崛起的中国会影响到他世界霸主的位置,所以处处看中国不顺眼,从各方面抵制中国进口的产品。

为了抵制中国制造的产品,美国不断的给中国施压,大幅度增加征中国商品关税,从而降低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优势。

自从特朗普上台以后,决定在制造业上重振雄风,对此,他也放出了很多优惠政策,税收减免就是吸引企业的一大决策。

而当时的富士康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美国很快就将目光投到了郭台铭的身上,特朗普并表示为富士康提供30亿美元的税收优惠。

郭台铭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喜笑颜开,野心勃勃的他立刻召集股董举行相关会议,探讨关于去美国开工厂的事情。

意见统一后,郭台铭立刻着手去美国开设工厂的相关工作,并且信誓旦旦的扬言宣称,富士康要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预招聘两万名工人。

这可把特朗普高兴坏了,如果项目成功富士康就是美国投资最大的外企,这不仅让他们国家的制造业能够起死回生,而且还会解决一部分就业的问题。

郭台铭想的挺美,但往往都是幻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2018年7月27日,根据外媒的报道,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已经美国总统特朗普等人,在美国包公共同宣布,富士康将投资100亿美元,在美国的威斯康星州建立一座液晶面板生产工厂。

在之后富士康在美国建厂的仪式上,特朗普为了表示重视还亲临现场,铲了一铁锨土,表示非常看好富士康。

公司面积也很大,在美国的占地约有百栋房屋和农场,对此工厂的投资将近5亿元,就在大家都对它抱有希望的情况下,最终结果却不尽人意。

当富士康刚开始招聘的时候,只收到了一千多分简历,要知道在计划中是招满两万个员工,就算面试都通过了,这些员工还装不满其中一小个厂房。

同时,美国人的思想比较开放,也是极其自由的,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乏味而又紧张的三点一线工作是很多欧洲人都忍受不了的。

或许美国公民更期待管理者的职位,貌似他们也没有做过这样枯燥的流水线工作,首先这一点就已经和中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国的劳动力更加充足,产业链完善,而美国却没有完整的产业链结构,因此富士康制造的产品成本要远远大于在中国生产的,同样性能的产品,谁会买价格更高的呢?

这些因素加起来导致富士康在美国,看起来就是一个企业内部都是镂空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郭台铭在美国发大财的梦最终破裂,之前投资的多少亿美元也付之东流,富士康随之倒闭。

印度建厂

本以为有了富士康在美国倒闭的经验,郭台铭会老老实实的在中国好好待着,没想到他又去印度建厂。

虽然印度人口多,有比较廉价的劳动了,但他们的技术个工作效率是达不到要求的,而且培养当地的人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种种原因加起来,导致印度工厂生产的产品经常检验到质量不合格,随之被退货,最终郭台铭在印度开设的富士康也落得悲惨的下场。

在国外碰了一鼻子灰,兜兜转转,郭台铭又将重心转到了中国,也希望他的野心能得到收敛,不要急于去国外拓展业务,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先把企业对员工压榨的规章制度调整一下。

毕竟民之所向这句话的含义,大家都是明白的,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首先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懂得谦虚,保持上进钻研的态度,将产品质量做好,善待员工,尊重所以劳动力,才是企业长久发展之道。

小结

希望郭台铭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常怀感恩,盲目自信只会将他推入深渊。“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可不是聪明人会做的。

参考文献

人民政协网:富士康砸百亿在美建厂 特朗普:郭台铭是伟大的商人

观察者网:郭台铭春节后赴印度讨论建厂

红星新闻:富士康退出印度“造芯运动”背后:印度造芯百亿美元补贴计划,为何一分钱没花出去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回顾过往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