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印度,污秽的大陆:三哥先天诈骗圣体,骗尽天下昂撒人

战史威锋 2024-06-16 07:14:22

有位印度“蛰”人这样说过:“强者从不抱怨环境,上帝为印度焊死一扇门,总会为它留下一道门缝。”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印度诈骗行业的“先天诈骗圣体”。众所周知,印度拥有一段饱受外族入侵的蹂躏史,无数次的外族入侵给印度带来的不仅仅只是人类基因库这么简单,其中还有数不清的文化遗产,最耀眼的当属语言传承。据不完全统计,印度目前共有1652种语言,使用人数超过百万的就有33种,印度《宪法》第八章中明确规定了印度共有22种官方语言,并规定了38种附表语言用于提升语言包容性,而其中使用最广泛,最被印度人接受的就是咖喱英语。

自古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1757年带英帝国带着昂撒人野蛮贪婪的基因来到了印度,在经过近百年的努力后,终于在1849年彻底的征服了印度。它们不仅把印度人从树上抱了下来,还教会了印度人说英语,尽管有听上去有些怪怪的。但这都不重要,对于普通人来说,学会英语顶多就是掌握了一门外语,但是聪明印度人并不是普通人,从印度人离开大树学会英语的那一天起,印度人就不再是印度人了,英语必将会成为印度人打开one piece宝藏的钥匙,新世界的大门即将为印度人敞开。

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族意识的觉醒,印度从摆脱英国独立建国再到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可谓是各个方面都是360°无死角的“秀儿”,得益于英语的普及,再加上人工成本的低廉,这让印度的服务业取得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成就。从上世纪90年代起,英美就开始向印度外包呼叫中心业务,将售后服务技术支持都交给了印度,每月仅需1400人民币就能雇佣一个三哥当客服,还不到美国客服人员工资的十分之一,简直赚翻了。紧接着其他欧美国家也争相效仿,甚至将其演变成了一种潮流,如果谁没雇几个印度人当客服,大伙见面聚会时都不好意思打招呼,吃饭都是小孩那桌。也就从这时开始,欧美人在办理话费、账单、税务查询或办理网络业务时,八成都会听到一声标准的咖喱英语:“哈罗”。就这样,欧美人就被“咖喱英语”包围了,甚至还催生出了不少印度发音的新词汇。

在印度客服和美国用户们日复一日的磨合中,欧美人也慢慢习惯了千里之外叽里呱啦的“咖喱英语”,小到商品推销,大到银行、税务、金融,甚至就连FBI也在雇佣印度人做客服。好了,天时、地利、人和都已凑齐,一切准备就绪后的印度也决定要给欧美的老铁们上一课,让他们感受一下来自印度的震撼。

因为多年电话客服的积累,三哥手中掌握了海量欧美人的个人信息,一些机智的三哥就开始利用手中的资源,开启了独属于印度的财富密码。仅需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再加一个接线员就能开张营业。接线员的招募也是非常容易,因为工资比正经客服多的多,入行就是月薪5万卢比起步,相当于4000多人民币,这在印度那可是直接跻身中产阶级。而随着诈骗经验的不断累积,诈骗集团更是给员工人手一本诈骗手册,怎么开场,怎么编故事,怎么应付质疑都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最初印度电诈也都是小打小闹,每次骗的也不多,一两百美元而已,通常情况下对方一听标准的“咖喱英语”,没毛病味很对,二话不说直接打钱。碰到不上钩的大不了换人从头再来就是,反正只要网眼够密,就不怕没有小虾米。

除了拥有咖喱味英语、常年电话客服工作这两样诈骗基础外,天生的蜜汁自信也是印度诈骗最强的优势,通常情况下,印度骗子们一上来就说自己是美国国税局,对方还没反应过来,这边就开始劈头盖脸的说出一大堆偷税漏税的事情,咱不说美国人听没听明白吧,在气势他就已经完全输给了骗子们,很多老美糊里糊涂的就往骗子给的卡里补交了税款。还有一些骗子诈称自己是FBI探员,说发现你的银行账号涉及毒品交易,为了安全考虑,请将你的资产全部转移到FBI的指定银行账户,要知道2023年18岁以上的美国人就有4820万人至少吸食过一次大麻,约1770万人表示每天都会吸食大麻,拥有如此庞大的基数,让印度人骗起人来异常轻松,毕竟随机遇到正在“吸”的老美概率实在是太高了,而老美为了避免麻烦,只好听话的将钱转到骗子的卡中。

印度诈骗团伙也喜欢施展一些类似于“寂寞少妇求安慰”这样的骗术。常年为欧美人服务,对于欧美的老色胚那也是知根知底,他们会经常会在一些社交网站上发布帅哥美女的照片,然后以各种“空虚寂寞冷”、“菊花残满地伤”的方式撩拨欧美老色胚,等时机成熟就开始要求见面,只要对方同意,骗个机票钱还不是手到擒来。至于其他的骗术也都大同小异,和国内的“卖茶姑娘”、“我是秦始皇,快打钱。”都差不多,这里也就不再过多赘述。

得力于国外IT市场也都非常喜欢雇佣印度程序员,印度每年报考编程专业的学生也是与日俱增。据统计,截止2024年,印度已经培养了超过3000万程序员,其中只有20%能进入正经IT公司,至于其他失业者,相当多的一部分都进入了诈骗行业。这些人负责编写木马程序,再由接线员诱导欧美人登录携带木马的网页,直接夺取整台电脑的控制权,转起账来那叫一个轻松加愉快,只管闭着眼睛按零。而且三哥骗欧美人丝毫没有心理负担,全当劫富济贫。

印度人搞诈骗在国际上绝对是神一样的存在,不仅只逮住美国人骗,把英国人骗的也是苦不堪言,骗起印度人来也是毫不手软。我们以美国为例,通过一些数据就能看出印度诈骗行业的发展有多么迅猛。根据美国FBI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数据,美国被“咖喱英语”诈骗的受害者向FBI报告的总损失数量以逐年几何式递增:2017年被骗14亿美元,2019年是35亿美元,2021年是69亿美元,2022年则是102亿美元,基本每一两年就一次超级加倍。英国也同样惨不忍睹,根据《英国银行和金融服务业贸易协会》统计,2022年英国民众因为诈骗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亿英镑,约合106亿人民币,该协会称2022年仅英格兰和威尔士就发生了大约370万起电诈案件。

可能会有小可爱质疑,作者啊,你怎么就能肯定这些诈骗案就是印度人干的,你明显是在黑印度人。这里我要明确说明下,从2017年开始,美国FBI就从受害者提供的信息中反向追踪了打电话人员的IP地址,其中85%都来自于印度,追踪到美国本土的占比还不到10%。你以为这就完了?美国FBI通过整理受害者信息、长期追踪调查,调查的结果也是非常的炸裂,全球95%以上的诈骗电话都来自于印度,该调查数据库还指出,这些地址具体来自于加尔各答和新德里及周边地区。

印度电诈也深知量变大于质变的道理,即便自己有着“先天诈骗圣体”,不努力是不行的。根据《纽约时报》的不完全统计,在印度从事非法呼叫中心的人口大约120万,这些人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的往欧美国家打几千万个电话,而且着还是不完全统计,中间还未包括网络木马植入等诈骗从业人口。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就拿我们熟知的缅北诈骗来说,整个缅北诈骗的从业人员也只有10万人左右,印度诈骗行业的规模是缅北诈骗的12倍以上,而效率上更是不知道甩了缅北几条街。

除了小打小闹、多多益善外,印度电诈也喜欢时不时放个大招。2023年12月14日,美国白宫前顾问沙普尔斯在清晨接到一个自称是微软客服人员的电话,在确认对方是标准的“咖喱味英语”后,沙普尔斯选择了相信,随后在客服的指导下沙普尔斯登录了客服指定的网站,并输入了自己养老金账户的卡号和密码进行查询,经过一系列操作后,沙普尔斯的65.5万养老金被骗的一干二净。事后沙普尔斯选择报警,然而报警后还没24个小时,美国国税局又找上门,要求她为被诈骗的金额补缴6位数的税款,只因为他们认定这笔被骗的钱应该被算作被骗人的收入,真是离天下之大谱。

印度诈骗行业之所以能够猖狂,也有印度政府推波助澜的功劳。美国曾经多次敦促印度政府严力打击诈骗行业,并且专门派遣FBI工作人员协助调查。然而印度政府却虚与委蛇,表面上重拳出击,其实上依旧我行我素,颇有一种“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的禅意在里面。归根到底还是一种民族情节发挥着作用,因为印度作为曾经的殖民地,苦昂撒人久以,今天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岂能放过,印度只是想说:“我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只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亲手拿回来。”就连印度的有些议员也为印度诈骗行业公开站台,2023年印度北方邦的一名议员就曾公开表示“印度电信诈骗就是把强盗从印度手中抢走的财富再度夺回来。”

其实抛开民族情结这个乐子外,贸易逆差也是印度政府放任诈骗置之不理的重要因素。印度自建国以来,七十多年中仅仅只有2年没有出现过贸易逆差,要知道印度可是一个买买买的大国,军备上需要大量的美元支撑,贸易逆差造成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的卢比贬值,外汇储备减少,所以印度会给一切创造外汇的“方法”开绿灯,“外企坟场”这个称号怎么来的大家懂的都懂。你甭管这些外汇是怎么来的,只要踏上我印度的土地,那么它们就都是印度的。

2023年印度全球电诈收入近400亿美元,而印度最大的农业出口额仅为502亿美元,显然诈骗行业已经成为了印度的支柱产业。作为印度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城市诈骗行业已经占据GDP的20%以上,如: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等。在加上印度各个邦高度自治不受管辖,面对诈骗行业的丰厚利润都想插一脚进来,又是给政策,又是拉拢“人才”,一批又一批顶着呼叫中心头衔的诈骗团伙也在印度遍地开花,如此魔幻的大陆,如果哪一天看到印度的大学设立诈骗专业,我也绝对不会觉得稀奇。

7 阅读:838
评论列表

战史威锋

简介:一个普通的军事,历史爱好者,分享我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