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凤翔区:笃行实干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城市网陕西 2024-01-12 14:23:15

千帆竞发浪潮涌,百舸争流正逢时。2023年来,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整体谋划、一体推进“三个年”活动,通过挖掘六营泥塑非遗文化资源,让苹果产业引领群众致富,以及全力打造西凤白酒产业集群等,不断推动凤翔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中国泥塑第一村”六营村

挖掘非遗文化资源,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据了解,大东湖景区东岸,雍城湖东岸的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有“中国泥塑第一村”之美称。该村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等称号。目前,六营村有11个村民小组,828户,3175口人。从事泥塑生产家庭268户,年生产规模50万件以上,乡村旅游年收入超3000万元,包装产业收入700多万元。

据介绍,六营彩绘泥塑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六营村党支部审时度势,以泥塑产业为龙头,建设民俗村,逐步走出了一条“彰显泥塑,打造精品,带动旅游”的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新路。

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泥塑文化,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2021年11月,城关镇六营村实施雍锦园“书记项目”,即六营非遗文化传承人之家及凤翔小吃体验街建设项目。该项目由陕西六营文化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占地53.37亩。六营村党支部书记廖卫军介绍,该项目预计2025年全部完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接待游客及研学学生80万人次,实现产值500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益500万元,带动安置就业300多人。

范家寨镇张家沟村和丰果业合作社

“小苹果”变身“金果果”,助力乡村增收致富

据悉,凤翔区为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的优质苹果基地区,属国家级苹果生产标准化示范区,也是全国矮化苹果生产大区。其中范家寨镇作为凤翔苹果的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在凤翔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范家寨镇按照“稳面积、优品种、提品质、增效益”的思路,大力实施苹果产业提质增效“1234”工程,集聚各方合力,实施老园改造,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红彤彤的“小苹果”真正成为了凤翔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介绍,范家寨镇苹果种植面积3.13万亩,挂果面积2.8万亩。年苹果总产值7.3万吨,年产值可达到4.8亿元。全镇拥有国家级苹果示范园1个,省级苹果示范园1个,市级以上示范园7个,果业专业合作社22个,百亩以上果业基地13家,拥有5户以上优质苹果品牌。此外,在今年8月份上海召开的第八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范家寨“曹儒”苹果自主品牌价值1.54亿元,并入围乡村振兴果业推荐品牌。

西凤10万吨优质酒基及配套生产项目

聚焦工业遗产保护,助力白酒产业集群发展

西凤10万吨优质酒基及配套生产项目是凤翔区委、区政府全面落实全市千亿级食品工业产业集群部署要求,打造的集基酒存储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省、市级重点项目。该项目将工业遗产保护与白酒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具有传承古法工艺、单体投资强度大、产业融合性强三大特点。

据了解,该项目由陕西西凤酒基酒生产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40亿元,规划用地3600亩。已于今年6月开工建设,预计2028年8月建成投产。主要建设7万吨制曲系统、10万吨制酒系统以及50万吨储酒系统、中水污水处理系统、物流仓储系统、勾调灌装系统、动力(能源中心)等。

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改部部长王周强介绍,该项目投用后将进一步加快形成西凤酒“以产兴旅、以旅促产”的发展新格局,预计年增优质基酒产能10万吨,销售收入300亿元,增加税收100亿元,带动就业超10000人。

当前,宝鸡市凤翔区正以不畏艰难的拼劲和百折不挠的韧劲,向着经济更好、质量更高、实力更强的高质量道路稳步前进,在奋进新征程中贡献凤翔力量。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