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建设京津智算中心,实现“京数津算”、“津训京推”

微天津 2024-06-21 18:23:51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开启,算力作为重要“底座”支撑,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于6月2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正式开幕,中国联通以“AI赋能,数智未来”为主题,展示出“百年传承 三十向新”的新气象。

近期,中国联通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已形成体系化的人工智能产业布局,通过构建AIDC基础设施、联通云智算产品、联通元景大模型,不断开展大模型核心技术攻关,形成“1+1+M”元景大模型体系,成为更懂行业的大模型,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自研的“星罗”调度平台具备“通算+智算+超算”的融合调度能力,可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算力运营服务;自研的“元景行业大模型”已在政务、工业、企业运营、医教文卫等其他重点行业4个领域,形成了30个行业大模型,通过元景多模态大模型助力辽宁省级12345平台AI+升级,实现知识辅助、智能工单生成、智能派单、智能问数等功能,填单时间缩短80%、工单100%自动分转、推荐知识准确率提升35%。

2022年,中国联通集团在天津市武清开发区高村科创园投资50亿元,建设运营中国联通京津冀数字科技产业园。该项目是中国联通落实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的重点项目,项目整体用地面积117.21亩,总建筑面积19.96万平米,建设4座智算中心、2座数智研发中心、2座动力中心,规划1.8万高标准机架,可承载20万台服务器的超强算力。项目一期已于23年底建成,合计4500架机柜从土建开工到投产交付整体用时不足一年,业界速度最快,做到了安全生产“六个零”。目前,产业园已承接北京AIDC等多个头部客户扩容需求,做到交付即达产,实现“京数津存”,助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中国联通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速智算基础设施在津建设,2023年12月20日,朱鹏副市长赴北京与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就加强智算产业合作举行会谈,2024年3月5日,朱鹏副市长一行实地调研中国联通京津冀数字科技产业园。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关切指导下,2024年,中国联通依托产业园建设打造京津智能算力中心。京津智算中心地处京津冀三省交汇的黄金区位,算网全光承载,海量带宽输出,双路由直连中国联通北京、天津骨干节点,京津冀算力服务圈时延小于0.5ms;依托联通云能力底座,直连389个国内外云资源池,接入152个数据中心,一跳入云,多云互联;依托中国联通全光算网融合体系,将打造“万卡”集群智算中心资源。

在此基础上,中国联通在市数据局指导下,同武清区、河北区政府共同打造了北方首个算力交易中心,通过提供全面的算力整合能力、智能化的算力管理和调度系统、定制化的技术解决方案和专业服务等能力,为不同行业的消费者提供高效、可靠的一站式的算力服务,成为连接消费者与算力厂商的桥梁,从而打造更加高效的算力基础设施、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使京津冀地区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工智能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随着京津智算中心和天津市算力交易中心的落成,天津市将能够实现算力、网络、安全能力统一高效调度,下一步,中国联通将依托自研“元景”大模型强大开发能力,聚焦训推一体AI大模型研发应用,一体化实现专属定制算力产品、专属定制运维服务、专属定制模型服务,全面满足“京数津算”、“津训京推”多元需求,确保优质算力企业无忧落户,共创国产信创示范专区、深化拓展AI场景应用,集链成群,共同助推“AI赋能,产业焕新”。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