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长期乏力,全家基因检测结果惊人!吸血鬼病基因究竟是什么?

超级创客 2024-06-16 20:42:50

昨晚,“女子长期乏力,全家查出吸血鬼病基因”的消息,冲上了热搜第一。

我叫林女士,今年 52 岁。一年前,我还在做销售工作,那时候的我乐观开朗,业务能力也很突出。但不知从何时起,我总是感觉浑身没力气。一开始,我以为是工作太累了,休息休息就好了,所以并没有太在意。

后来,我的脸色越来越黄,同事们都劝我赶紧去医院看看。我本打算周末再去,可没想到,意外发生了。那天,我下班回家,刚走到一楼,就感觉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从一楼到四楼,不过几十级台阶,我却走了快一个小时,几乎是走一步喘一口气。好不容易走到家门口,我拿出钥匙准备开门,却突然眼前一黑,瘫倒在了门口。

幸亏被邻居及时发现,联系了我的家属,把我送到了医院。在当地医院,医生怀疑我是胆囊出了问题,但检查结果显示,除了血色素低于正常值,其他一切正常。医生说我严重贫血,给我开了补铁的药物。但吃了药后,我的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严重了。在没有人搀扶的情况下,我甚至都无法自己行走。 难道我得了什么怪病?我连生活都无法自理了,只好向公司请了长假,开始四处求医。我在当地一家医院住了半个多月,终于可以自己走路了。但不到一个月,我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之后,我又去了江苏、北京的多家医院,做了心脏检查、胃肠镜等,排除了心脏和消化系统的问题,但始终无法明确病因,病情也是反反复复。 直到今年年初,在亲戚的推荐下,我来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找到了赵宏主任医师。赵医生详细了解了我的病情后,也感到很困惑。他说,很多疾病都会导致乏力,比如肝脏疾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疾病、药物使用等等。他把我收治入院,完善了相关检查,但都没有发现异常。我平时身体很健康,也没有长期服用药物的情况。

就在治疗陷入困境的时候,赵医生通过对我所有检查结果的细致分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我最主要的异常指标“血色素”,检验数值会反复跳动。有时候前一天我的血色素还超过 90g/L,但第二天可能就会降到 50g/L 以下。赵医生说,这种短期内突然性的血色素降低,主要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失血,但我没有溃疡,也没有体内出血的情况,基本可以排除;第二种是溶血性疾病,但骨髓穿刺等检查结果也排除了这种可能性;那么,只剩下第三种可能,就是红细胞合成异常。 难道是我红细胞合成出了问题?赵医生说,有一种叫卟啉病的罕见病,就是由于人体内酶的缺乏或活性降低,导致血红素合成受阻,从而造成卟啉代谢障碍的疾病。

这种病因为患者在阳光刺激下会有瘙痒、灼热、肿痛的感觉,就像吸血鬼一样畏光,所以被称为“吸血鬼病”。但我只是乏力不适,并没有任何皮肤症状,会是这种病吗?赵医生解释说,卟啉病的症状表现很复杂,除了皮肤光敏感之外,还会有严重腹痛、呕吐、便秘、肌肉疼痛、无力或麻木、抽搐、精神障碍、意识模糊等症状。虽然我的表现不特异,但它却是影响血红素生成的较常见原因,需要重点排查。 为了确诊,我接受了肝脏穿刺,结果没有发现铁元素沉积,可以排除肝源性卟啉病。

同时,我还经历了“晒尿”,但结果也没有变化。最后,通过高通量基因测序,终于证实我是 FECH 基因突变,属于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 原来,导致我反复乏力、贫血的“凶手”就是卟啉病。但卟啉病目前没有特效疗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案也不同。如果不接受治疗,可能会引起肝肾功能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经过对症治疗,我的乏力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可以自主行动了,但我还需要长期服药和随访。 本以为这件事到此结束了,没想到却引发了连锁反应。因为担心遗传问题,我的儿女也接受了基因检测,结果发现他们也存在卟啉病基因纯合突变。

这意味着,他们也有可能随时发病。而我的爱人则是杂合突变基因携带者,不会发病。一家四口人,3 人都有可能得“吸血鬼病”,这个结果真的让我震惊不已。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常务副主任杨益大教授说,卟啉病的诱因包括感染、劳累、应激、月经、妊娠、药物等,疾病发作往往“突如其来”,也无法有效预防。但建议有高危家族史的人员可以接受遗传学检测和咨询。 医生提醒大家,如果长期乏力无法缓解,可能提示存在健康问题,应及时到医院就医筛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