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宴请大臣,狗咬住衣服不让去,大臣坚持去结果被灭三族

历史战争 2024-06-24 07:57:09

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是孙吴的大将军,而诸葛瑾还有一个儿子,在孙吴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的一笔,他就是诸葛恪。

按照辈分,诸葛恪应称诸葛亮为叔父,他继承了诸葛家的优秀基因,身材高大,长相俊逸,聪明伶俐。诸葛恪小时候在皇帝面前就可以应对得体,深得孙权的喜爱。

孙权曾在酒桌上问诸葛恪:“卿父与叔父孰贤?”诸葛恪当即答道:“臣父为优。”孙权问其中的理由,诸葛恪回答说:“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为优。”这话自然是说给孙权听的,他的父亲知道侍奉谁是对的,而诸葛亮不知道,这不就是夸赞孙权是明主吗?

这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诸葛恪很善于奉承皇帝,揣摩圣意,十分机敏,所以他后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然而言语中透露出来的圆滑和阿谀,也为诸葛恪最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诸葛恪位于后三国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魏国掌权的是司马家,蜀汉掌权的是姜维,而孙吴掌权的是他诸葛恪。至于刘备、曹操、诸葛亮、周瑜等人,都已经是过去式了。

诸葛恪崛起于东兴之战。魏国出动十五万大军,兵分三路,南下伐吴,其中司马昭都督东军七万,进攻东兴。诸葛恪领兵四万,打赢了魏军。此战让诸葛恪扬名天下,也让他在吴国里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东兴之战以少胜多让诸葛恪成为吴国的英雄,但这一次胜利也冲昏了诸葛恪的头脑。掌权后的诸葛恪准备倾全国之力,来一次北伐。然而当时以孙吴的国力北伐并不现实,尽管诸葛恪刚刚在东兴打败了魏军,但魏国的军力仍占上风,吴军又疲敝不堪,难以再战。

可诸葛恪独断专行,他不顾群臣的反对,于公元253年7月(魏嘉平五年,吴建兴二年)三月调集二十万吴国精锐军队,发动了对魏国的北伐。战前,诸葛恪还写信给蜀国的姜维,与他一同约定北伐。

当时的实力格局是曹魏最强,吴国和蜀汉只能联手应对,所以姜维欣然同意了诸葛恪的邀请,领兵从关中攻打魏国,配合诸葛恪。

攻打淮南时,诸葛恪没有约束士兵,军队所到之处大肆掳掠,百姓们望风而逃,以至于吴军沿途见不到人烟,粮草补充只能依靠后方支援。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北伐只会拉长战线,将领中有人建议诸葛恪攻打新城,围点打援,利用新城歼灭魏国的援军。诸葛恪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全军放弃北上,转而围攻新城。

当时魏国的形势十分严峻,姜维的军队正从西边攻打,吴国二十万大军又从南方攻来,魏军若分兵救援新城,很容易遭到埋伏,若合兵一处,又难以同时防住姜维和诸葛恪。

正在万分危难之际,虞松给大将军司马师出了一个计策,他认为吴军的意图是围攻新城,歼灭援军,所以不会立刻对新城动手,而姜维则会认为魏军调集到东边,所以疏于防范。

司马师听从建议,不管诸葛恪,调集主力军猛攻姜维。姜维以为魏军主力正在支援新城,哪想到对方矛头竟然是自己,仓促间败下阵来,只能撤军。

而在这个时候,诸葛恪正在指挥大军攻打新城。自视甚高的诸葛恪在行军打仗和谋略方面差叔父诸葛亮十万八千里。新城只有三千守军,但诸葛恪围攻数个月竟都没有拿下来。见魏军不上当,诸葛恪气急败坏,下令加紧对新城进攻。

新城的守军数量毕竟太少,三个月下来战死了一大半,吴军眼看就要攻进去了,在这个时候,守将张特向诸葛恪说自己愿意投降,只是魏国规定被围攻百日而救兵不至,投降者家属不治罪。张特请求再等十日,凑够百日后献城投降。

其实这个时候诸葛恪只要下令攻打,新城马上就能攻下,但他听信了张特的话,下令停止进攻。张特根本就没打算投降,吴军一撤他就马上加固城墙,将缺口补上。等诸葛恪回过神来已经晚了,新城又需要重新攻打。

此时吴军陷入两难的境地,新城难以攻下,而魏军大军马上来援,再于城下耗下去,吴军将有被魏军合围的风险。

而且,三个多月的围攻让吴军损失惨重。当时正值酷暑,天气炎热,尸体造成瘟疫蔓延,士兵们饮用被污染的水后上吐下泻,病死的人不计其数。将领们将情况汇报上来,请求诸葛恪视察一下,可刚愎自用的诸葛恪认为是将领畏战,将他们全部斩首。

将军朱异认为诸葛恪指挥无方,诸葛恪就夺了他的兵权并将他赶走,都尉蔡林向诸葛恪提出建议却遭到诸葛恪的羞辱,结果投降了魏军。

在这种情形下,吴军的失败已经是必然的了。秋季魏军援军抵达,吴军战败,被斩首万余人,撤退路上死伤的人不计其数。可是诸葛恪却早早逃了回去,在江中小洲上悠然自得的住了一月。

诸葛恪一下子失去了声望,但他为了权势,打击异己,培植党羽,将不服从自己的官员全部赶出京城。孙峻一看诸葛恪这副模样,便在皇帝孙亮面前诬陷诸葛恪准备政变,孙亮于是下令诛杀诸葛恪。

不久,孙亮设宴邀请诸葛恪。赴宴前,诸葛恪换了好几套衣服,身上却总有一股臭味,他的狗两次咬住他的衣服不让他走。可诸葛恪没有察觉孙亮等人的意图,仍前往赴宴。诸葛恪一到,孙峻设下的刀斧手就冲了出来,将诸葛恪当场杀死。孙亮下令,将诸葛恪以谋反罪论处,并诛其三族。

从诸葛恪的一生来看,不说他比不上叔父诸葛亮,他连父亲诸葛瑾恐怕都差得远。

参考资料:

《三国志》

0 阅读:34
评论列表
  • 2024-06-24 14:43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咬诸葛恪不识好狗心[得瑟]

历史战争

简介: 品读历史故事,解读古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