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第二天,考生一考一个不吱声,物理和历史难了不止一个度

万晴指南 2024-06-08 18:07:31

通常高考难度最大的学科,考生公认为数学,2024年高考可能会是个例外。第一天语文数学考试,考生普遍反应难度不大可以接受,结果第二天上午就笑不出来了。

2024年又有多个省份加入新高考,按照高考流程,第二天上午学生将按照选科模式,分别参加物理和历史考试。考试前很多考生都对数学科目如临大敌,结果好在是虚惊一场,没想到躲得过初一没躲过十五。上午考试刚结束“广东高考物理送我上大专”便上了热搜。

2024高考第二天考生一考一个不吱声,物理和历史难了不止一个度

广东今年高考语数外采用的是新课改一卷,而其余六科则是省内自主命题。只不过往年广东自主命题难度不大,远没有新一卷试题灵活,没想到今年难度进一步升级,甚至比新一卷还难。很多考生吐槽文字太多,干扰信息也多,学生在解题前先做“阅读理解”。

有的学生平时成绩很好,走出考场的时候也快哭了。比较乐观的算是对自己的答案根本不确定对不对的考生,还能在对答案之前盲目乐观一阵。

历史方向的考生也不轻松,很多考生表示根本答不完卷。不光大学专业有了交叉学科,新课改高考试题好像也让学科失去了边界感。不光物理考生读题像在考语文,历史考生甚至一时间不知道自己在考历史还是政治,甚至还涉及地理知识。

后面的小论文,考生好像又回到了语文考场。大学生看到后都倒吸一口凉气,直呼这可比公务员考试题难多了。整体上看,今年高考物理和历史难度都升级了,考生一考一个不吱声。

考生对试卷的态度:出的很好,下次别出了

除了广东的考生,其他地区的考生也纷纷反映物理和历史难度很大。看来新课改的命题风格已经广泛应用,未来高考的命题趋势都会如此,25届考生要做好心理准备。

有考生走出考场时心态都崩了,真实再现2022届考生刚考完数学的状态。考生都很悲观,甚至觉得能上本科难度都很大,原本想凭借高考逆天改命,现在感觉可以直接进厂打螺丝了。

高考命题方式越来越灵活,考题更趋向于真实应用场景。学生必须是对基础知识点真正灵活掌握才行,靠刷题背答案,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必然会吃亏。

考生对试卷的评价多数是“出的很好,下次别出了”,还有考生直呼恨命题老师。殊不知,以后高考命题只能是越来越灵活多变,学生只能及时调整备考策略积极应对。

新课改命题组老师多次回应,题干信息量大是为了更贴合实际,毕竟学生未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没有人帮忙筛选信息,需要学生有分析查找有用信息的能力,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所学知识并加以解决。只有具备这种能力的学生,才是高考真正想选拔的人才。

考生所说的难,未必是题目难度大,也不是超纲,多半是因为更灵活了,这对学生来说,题目可能会很抽象,这就对考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不是学啥不考啥,而是换了一种考察方式,就看学生就有没抽丝剥茧的能力。

高考发挥失常怎么办?

高考不光是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还在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有些考生还未考试就自乱阵脚,将平时所学知识忘得一干二净,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学生也难担大任。

有些学生会因为某一个科目考试发挥不理想而打退堂鼓,出了考场就忍不住想对答案,讨论结果,殊不知大家的答案都未必是正确的,讨论也是没有意义的,只能徒增烦恼。

还不如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下一个科目上,物理或历史后面还有3个科目需要考。若是现在就消极应对,后面三个科目也会受到影响。

看到所有考生都吐槽考试难度大未必是坏事,大家都难自然分数也就拉不开差距,这反而对一部分学生是有利的。越是这个时候学生越要稳住情绪,心态上就能胜过一大批竞争对手。

网络上很多信息未必是真的,考生这个时间尽量少上网,避免产生焦虑。等到考试全部结束后,以官方发布的参考答案为准。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物理、历史考题信息量大的命题趋势?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 阅读:3606
评论列表

万晴指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