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中国学医门槛很低,理由叫人无力反驳,考生:录取分数不低

万晴指南 2024-06-13 12:30:45

高考结束后,考生和家长都开始为填报志愿而纠结。不少家长都希望子女能去学医,可是网络上医学生发表的“劝退贴”让高考生望而生畏,到底医学专业还值不值得报考?

正所谓,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医学生和医生都劝别人不要学医,但是他们的子女多半都学医了,这一点让很多人看不透。难道劝退只是不想让太多人学医,增加竞争难度?

任何专业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也没有哪个专业适合所有考生,学医也是如此。学生是否适合报考医学院,不完全在于高考分数,而是在于信息差。如果学生充分了解医生行业的现状和真实工作状态和待遇,再学医通常不会踩雷。要是仅仅略懂皮毛就盲目报考,很容易后悔。

专家称中国学医门槛很低,理由叫人无力反驳

庄时利和本科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士就读于北海道大学神经科学。他有医师资格证,但并非一线临床医生,也不是医学院老师,而是凭发表医学科普文章而引发关注,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丁香医生”。

每年都有很多人咨询庄老师,关于报考医学类专业的事宜。今年庄老师还没等大家询问,就主动将自己的学医经历和对报考医学专业的看法总结成文,让更多学生了解选择医学专业将面临哪些问题。

庄老师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在中国当医生很容易,学医的门槛也很低。比如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很多,但是能申请到国外医学研究生的并不多,主要是国外对医学生要求很高,能达到标准的就已经是凤毛麟角。国内医学生抱怨学医苦,实际上在国外学医更苦。

想学医先要想清楚为什么学医,想要通过学医达到什么目的,选择学医有哪些优势。如果学生有医疗背景,完全是对医学有兴趣,想要救死扶伤,那可谓是天选的医学生。

要是学生没有背景,成绩也不高,对医生行业可谓是一无所知,只知道学医可能会很赚钱,甚至家里可能供学生读研读博都比较吃力,更难以承担出国留学的费用,那就要慎重考虑了。毕竟医学生培养周期长,着急毕业赚钱、学习能力差、抗压能力弱的学生不适合学医。

考生无奈:医学院录取分数不低

庄老师的说法遭到不少考生的反对,国内学医门槛也不低,毕竟医学院的录取分数线很高,尤其是临床医学,只有成绩最拔尖的学生能考上。实际上庄老师的意思是,国内医学院招生和培养规模明显供大于求,就连专科院校都有临床专业。

实际上一半以上学生难以成为真正的医生。医学院扩招,降低了学医的门槛。还有很多民营医院拉低了从医的门槛,与国外相比,在中国当医生的难度还算是比较小的。只不过对于学生来说,学医不代表能成为真正的医生,要是高考志愿没报好,把分数浪费在内卷之上,还容易踩雷。

学医和学其他专业有所不同,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科排名,与学校整体排名有很大出入。985、211医学院未必所有专业都很强势,反而一些独立的医学院的王牌学科,录取分数不高,就业率更有保障。

那些抱怨医学院分数高的学生,很有可能是存在信息壁垒。想学医的学生需要了解,想在哪里工作就报考哪个城市当地的医学院,选择强势专业即可,没必要一定要去大城市。

不是所有医学生都只能当医生

庄老师也提醒所有想要学医的学生,考上医学院未必代表以后一定能成为医院里的临床医生。医学类专业壁垒比较高,不存在跨专业的说法,比如临床、口腔、中医、公卫就是完全不同的类别,各自有各自的资格证,未来考研还是就业都不能跨专业。

学生要是报考了生物医学、药学、护理学等专业,看似也是医学专业,但就业方向并不是医生。未来也有机会在医院里工作,但各司其职。对于家里没有医学背景,平时也很少去医院的学生来说,不了解这些专业的发展方向,很容易盲目报考,只能将错就错。

大部分学生为了高考努力学习十二年,而填报志愿的考虑时间可能不足20天。要在短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并不是容易的事,希望在填报志愿前,考生和家长都能了解行业的真实情况,不要人云亦云,凭字面意思就盲目报考。

今日话题:大家觉得庄老师说的有道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阅读:216
评论列表

万晴指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