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楼跟中央唱反调,伟人冷落他数月,最后说:空军还得他来管

今人说古 2024-06-06 17:02:01

应该有不少朋友知道,新中国的首任空军司令刘亚楼,有一个“雷公爷”的外号。他为人豪爽,性如烈火,无论对上还是对下,都善于坚持自己的原则,言行举止从不变样,心里怎么想的,嘴里就是怎样说。

刘亚楼可能就是这一点被毛主席看重,所以委任他做空军司令,从无到有,建设空军、发展空军、壮大空军。

毛主席用人很有特色,1949年4月“百万雄师过大江”时,他急召四野12兵团司令萧劲光进京,要他做海军司令。听到这个任命,萧劲光傻了眼,自己戎马一生,没跟海军打过交道,自己更是个不会玩水的旱鸭子,怎么做得了海军司令。

对于空军司令,毛主席同样如此,“用人短处”。1949年5月的某天,四野参谋长的刘亚楼,被要求火速来京,说有大事相商。结果,是毛主席要他做空军司令。刘亚楼外号“雷公爷”,却是个严重晕机的人。每次坐飞机,都吐得天昏地暗。

这两项任命,都是毛主席在“赶鸭子上架”,偏偏这样做的效果极好。他曾经解释过这样做的道理何在:“当一个人克服了自己的弱点,那么这个弱点就会变成他的优点。越弱的弱点,克服后就是越强的优点。”

克服的过程中,刘亚楼、萧劲光像一张白纸一般,不断地吸收学习,跟着领导的兵种一同成长。他们因为晕船和晕飞机的弱点,对船、飞机、海洋、天空,都有着天然的敬畏之心,工作起来也就更认真,打起百分之两百的精神。

短短数年时间,在刘亚楼的领导下,我们的空军成长至让美国空军参谋长都惊叹的存在。毛主席把刘亚楼用在空军司令的岗位上,还有一大重要原因,那就是他的性格。

刘亚楼治军甚严,而且让人挑不出毛病。在四野,下面的指战员就是,不怕司令骂,不怕政委训,就怕刘参谋找。到空军,同样如此。空军上下有句名言:“苦不怕,死不怕,就怕刘司令来训话。”

空军系统的人来汇报工作,刘亚楼要求他们必须“早有腹稿,出口成章,对答如流”。那些没用的套话、啰嗦话,他听到是会发脾气的。下面的人来报告,手上只准带一样东西,那就是地图——这是防止有的人拿着本子照念。

刘亚楼治军严,却让空军上下心服口服的原因有二,一是他公正廉洁,二是他坚持原则、敢于争取、维护部队,就是跟毛主席,也敢“顶牛”。

“反冒进”、“大跃进”、中苏蜜月期、中苏关系破裂等等大环境下,刘亚楼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经常反对主流、顶撞主流。例如1958年国庆检阅,空军司令部的苏联顾问,要求我们的机群,在通过颐和园上空时,做些以前没做过的飞机特技。

主持此次空军受阅工作的负责人李中权,认为是这无意义且存在一定危险的事,所以坚决不同意。于是苏联顾问把状告到刘亚楼那,说李中权不尊重自己。刘亚楼知道原委后,夸李中权做得好,“当然不能唯顾问是听,就应该顶他”。

有一次,因为刘亚楼不服某项新政策(一说是不按要求,空军就要留下俄语翻译,另一说是不在空军搞“大跃进”),直接硬顶不执行。毛主席听说后不太高兴,把他喊到面前做思想工作。

毛主席说的话很重:“你这是和中央唱反调。”刘亚楼解释说,自己是坚持科学。毛主席的语气明显变得不悦,说了一句“是,就你讲科学,你还是国防科委副主任嘛”。说完,谈话结束,不欢而散。

之后的数月时间里,毛主席故意“晾”刘亚楼,不理他。最后,毛主席大手一挥,心中带着一半无奈、一半豁达说:“刘亚楼喜欢说了算,空军的事就让他说去吧。”

在很多个特殊时期,刘亚楼领导下的空军部队,都是“免俗”,没跟着大流走。而这一切,自然跟毛主席的支持有莫大的关系。并且,空军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毛主席不留余力的支持,资金拨付上做到长期优先不打折扣。刘亚楼用起来也是精打细算,尽量做到一点不浪费。

可惜的是,被毛主席夸赞“将才难得”、新中国空军的奠基人刘亚楼,年仅55岁就离开了人世。但是,他的光辉还在,他的功勋还在,仍被中国人看到、记住,永垂不朽。

1 阅读:275

今人说古

简介:读史可明鉴,知古以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