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36局之太公钓鱼局!

六甲秘诸 2023-12-12 10:21:45
太公钓鱼局的逻辑

太公钓鱼,又名君臣庆会。这是个特殊的天局,它有两种表现形式。

自古以来,诸子百家都将帝王术视为君主南面之术。什么叫南面之术?言君臣尊卑之礼。通常,位卑者朝见位尊者,坐次是有严格要求的,即:君主南面,臣子北面。这是君臣之礼,得把地位凸显出来。

《易经·说卦传》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中国有个词叫做南面称孤,啥意思呢?就是说的皇帝坐北朝南称君主,受百官北面叩拜,官员坐南朝北。这个词在中国代指称帝,成就霸业。

《春秋繁露》曰:“当阳者,君父是也。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

中国还有句话讲:北面称臣,败北而逃,说的就是认怂称臣。与南面称孤相反的现象,叫北面访贤。这里,就暗藏君主访贤之礼。

太公钓鱼局的起源

小编认为太公钓鱼局,最早起源于姜太公和周文王。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这个典故中的两位主人公,一个是创造后天八卦的有为君主,一个是为周朝伐纣,实现改天换地的最大功臣。

据说姜太公隐居在渭水河边,也就是当时的西岐,终日独自在渭河垂钓。

与众不同的是,姜太公的鱼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最特别的是,鱼钩不放入水中,只是离水三尺。他一边钓鱼一边念念有词: “不想活的鱼呀,你们愿意就上钩吧!”

路过的人们见此,都嘲笑姜尚不会钓鱼。可是姜尚并不理会,只笑道自己不但要钓一条大鱼,还要钓一个王侯。

太公钓鱼的奇特方法,传到西伯侯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名士兵去传姜尚来。姜尚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 “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听到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姜尚来。可是姜尚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斋戒三日,沐浴更衣,带着厚礼,前往磴溪去聘请姜尚。这一请可是费力,一去就是八次。

当姜尚答应出山辅佐时,姬昌亲自为姜子牙驾车八百步,这才有日后姜尚为周朝开创的八百年基业。这就是有名的文王访贤的故事。

太公钓鱼局的案例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刘备一无所有。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

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南阳卧龙岗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卧龙岗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无功而返。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个好日子,再次来到南阳卧龙岗。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天下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

刘备听闻,非常佩服,请求他出山相助。诸葛亮答应了,此后诸葛亮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与东吴、曹魏三国鼎立的局面。

太公钓鱼局的总结

文王背太公八百步,大周享国八百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三分天下。自古常理是贵人不踏贱地,而帝星北面,是为黎民百姓的生计,屈尊访贤。当年刘备和周文王一样有心无力,只能去屈尊想办法进用贤能。

既然去访贤,古来英雄人物多怪癖,向来远离庙堂纷争。贤者不在庙堂,必在山野。在山野呆久,难免有点心高气傲孤僻症泛滥。所以这时就不能端着帝王架子,要有虚心求教的样子,硬装也得装出来。

帝王北面贤者,贤者南面君王,此为趋利避害。兵书有云:“为君之道,必揽天下豪杰,通志于众,方能横扫六合,一匡天下。”人君只要抓住贤才之欲,则才必为我所用也。进用贤能,要学会收买人心,从其所欲,避其所不欲。贤才为我所用,则我主无忧,以解人君之厄。

君臣尊卑得位,万邦来朝。此谓人来求我,非我求人。帝王之术,治人而不治于人。简而言之,君臣尊卑得位要知驭臣之道,君臣尊卑失位要明访贤之礼。若此,天下无咎。

太公钓鱼局,核心不是钓鱼,是后半句里愿意上钩的人。这是姜子牙和周文王共同配合布的局,目的就是让姜子牙名正言顺的坐稳太师的位置,其他人还不能有任何反对的意见。

同样的操作,秦国的秦孝公和商鞅也用过。为支持商鞅变法,秦孝公把商鞅送上大良造的位置,同样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周文王与姜子牙、秦孝公与商鞅、诸葛亮与刘备,这些君臣相见的那刻,是不是君臣庆会?

2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