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高新区打出产改“组合拳”

昆明市总工会 2024-06-19 10:57:45

加强党建引领,提高产业工人素质,调动产业工人积极性、创造性,为员工拓宽职业上升渠道……昆明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一贯重视产改工作,将产改工作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盘子”进行统筹,打出产改“组合拳”,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

“我们党支部围绕云南公司经营发展战略,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基础,结合企业文化及发展规划,开展‘共产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模范之姿、引领之态推动云南公司建设发展。”中外运物流(云南)有限公司借“产改”之力,打造了一支物流“铁军”。

产业工人作为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在创造社会财富、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在产改进程中,高新区加强党建引领,加大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力度,拓展完善党在企业领域的组织体系,扩大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的覆盖范围;深入开展“凝心聚力跟党走·团结奋斗新征程”系列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劳模工匠进企业、进班组、进机关、进社区,宣讲劳模故事,弘扬工匠精神。

高新区践行典型引路法,围绕贵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优势产业,选取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明闻讯实业有限公司等11家不同类型的企业作为特色产改试点,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因企施策,发挥产业“链体”系“链主”先锋作用,并从专项经费中给予11家产改试点企业每家2万元前期经费补助,对做出亮点、做出特色的试点企业进行适当的改革经费支持。

同时,高新区坚持“在生产中竞赛、在竞赛中生产”理念,将竞赛项目植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一体开展。以“比创新、比进度、比风貌、保质量、保效益、保安全”等为内容,2023年,高新区在昆明电缆、闻泰科技、贝泰妮、中外运物流设置4个赛区,11家企业270名产业工人参赛。闻泰科技、贝泰妮、中外运物流产业工人比拼硬件组装和产品包装技能,昆明电缆、多宝电缆、人民电力等企业产业工人比拼电缆包制、绞制、挤制及叉车驾驶技术。

高新区加强企业职工队伍在职教育,鼓励区内企业每年拿出本年净利润的4%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通过持续学习,培训出一批高技能人才,云投新奥84名工人取得一线操作工岗位资格证;交建集团通过“带起来、动起来、用起来”的精准培养模式,提升个人技术能力、员工综合素质;云端药业营造比、学、赶、超的进取氛围,终身学习在高新工人中蔚然成风。

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双通道,其中技术专业通道鼓励员工凭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高,成为技术专家类人才;管理通道鼓励员工通过对团队的有效管理,不断扩大管理范围,成为部门和企业的领导。该公司还通过与云南多所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吸纳残疾人员工等方式,建好职工晋升平台,助力工人队伍壮大。

在产改过程中,高新区加强产业工人权益保障维护,国有企业100%建立职代会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非公企业厂务公开、职代会建制率达90%,工资集体协商签订率达86%。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组织开展职工体检。

高新区注重做好关爱激励,提升产业工人幸福感、荣誉感,搭建产业工人建功立业载体,举办劳模工作者座谈会,探索创建高新区名匠联盟、创新工作室联盟,成立云南交建集团“陈加阳劳模创新工作室”、昆明智合力兴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王东海劳模工作室”,闻讯实业获省“五一劳动奖状”,金浔股份董事长获省“五一劳动奖章”。

高新区结合民营企业实际,制作“我是一名光荣的高新产业工人”荣誉证书,分类分期颁发给园区产业工人,增强其价值感、获得感、幸福感,让广大工友以身为高新区建设者为荣,让体面劳动、全面发展蔚然成风。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