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产能过剩”,行业龙头最先倒下?

早起看 2024-06-13 14:49:05

特斯拉“产能过剩”面临严重的库存危机。

近日外媒报道,特斯拉2024年一季度报告生产了433371辆汽车,但仅售386810辆,同比下降 8.5%,特斯拉的库存进一步升高。

而为了存放这批滞销汽车,特斯拉库房已经爆满,特斯拉不得不将这些滞销车辆停在露天停车场。有网友通过商业卫星曝光了这些庞大的库存,并发文表示这些滞销车的数量大到可以从太空看到。

通过卫星图可以发现,在2023年10月,得克萨斯超级工厂左下角区域还是处于0%停放状态,右边中间的停车区域是17%。而到了2024年3月,这两个区域数值上升到34%和97%。

对此特斯拉的解释是,库存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与订单之间的错位。

马斯克曾经宣称特斯拉拥有全球最顶级的车辆预定系统,可以为全球客户定制属于自己的特斯拉。现在却说库存的爆增是因为生产与订单之间的错位?

2024年以来,特斯拉的销量一直不理想,特斯拉遭遇华尔街资本集体做空,特斯拉的市值缩水近三分之一。

特斯拉如今的困境是谁造成的?

许多人认为特斯拉的困境是由于中国电动汽车的崛起造成的。

这个理由看似正确却经不起推敲。特斯拉作为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最不害怕竞争。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卖点是智能驾驶和互联网增值服务,而在这两个方面,特斯拉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造成今天特斯拉困局的真正原因,是美国不顾国际贸易规则对中国电动车打压。

美国打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为何受伤最深的是马斯克的特斯拉。

认真思考一下,其实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

美国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抹黑,让特斯拉失去了中美两国的客户,甚至欧洲市场的客户也收到影响。

信息安全是一把双刃剑,特斯拉受到的伤害比中国车企严重

美国政客抹黑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理由是信息安全。

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美国客户对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我们。

他们既不信任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同样也不会信任特斯拉。

在信息安全这方面,美国政府的信誉并不高,斯诺登曝光的棱镜门事件,让全球看到美国政府一直在监听包括美国普通民众在内的所有人。

美国政客一味的用信息安全吓唬美国普通消费者,让新能源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口碑急剧下降。而特斯拉的最大市场就是美国。

在信息安全面前,美国消费者不买中国电车,同样也会对特斯拉心存疑虑。

苹果手机为何以前不搞手机录音,主要就是美国客户不买账,现在推出这些功能也是一个“鸡肋”产品。

机构调查显示,目前美国汽车消费群体只有11%的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足够乐观,大多数对新能源汽车持不信任的态度。

这也是欧美众多车企纷纷放弃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主要原因。

特斯拉被西方车企集体围剿,自己培育市场难如登天。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宣布,放弃新能源造车计划,在未来十年继续更新内燃机汽车产品阵容;

奥迪宣布将放缓推出纯电动汽车的速度,短期内继续推广内燃机动力汽车;

福特宣布关停全部电动车生产线,集中精力开发具有竞争力的燃油车和混动车型;

通用本缩减电动皮卡的产能,最终可能放弃电动车计划。

西方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急剧萎缩。

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2023年12月欧洲(含英国和挪威)的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跌16.9%至16.07万辆。其中,德国去年12月的电动汽车注册量仅为5.47万辆,同比大跌47.6%;插电式混动车型销量仅为1.79万辆,同比下跌幅度高达74.4%。

单单依靠特斯拉一家去培育西方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成本无疑是巨大的。

美国疯狂打压中国新能源汽车,逼得中国车企不得不“硬刚”特斯拉

其实中国的车企以前都是尽量避开特斯拉,不希望与特斯拉直接竞争。

所有以前的中国汽车市场是特斯拉等外国车企占领中高端市场,中国车企占领中低端市场。

这种情况在全球汽车市场也存在。但是美国政府认为的干涉全球贸易分工,疯狂的打压中国车企。甚至直接禁止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美国。

这就逼得中国车企不得不挺高造车水平去和特斯拉抢市场份额。

现在中国车企的“价格战”已经让全球车企瑟瑟发抖,一旦中国车企占领汽车高端市场,那么到时候一些老牌的西方车企将推出历史舞台。

许多人可能觉得这不可能,只要参考一下手机行业的发展就明白。

一个开放的市场总比一个封闭的市场要有活力,一旦出现划时代的产品,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将被彻底改变。

人工智能一旦和新能源汽车完美融合,汽车这个名词将被重新定义。

特拉斯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中美客户都在放弃特斯拉。

0 阅读:0

早起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