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LED灯,也曾被卡脖子?这条技术,目前世界只有3个玩家!

风云圈科学 2024-06-08 16:36:03

你知道吗?LED灯技术现在全球就三个地方最牛,美国、日本和我们中国。别小看这小小的LED灯珠,它可是大智慧的结晶。

一个灯珠才1块5,但把64个这样的灯珠组合起来,就能造出一盏100瓦的路灯,整灯卖500块左右。而且这路灯亮度跟250瓦的高压钠灯差不多,但一晚上只要用1度电,而那高压钠灯得用3度电!你说这得多省电啊!

宁夏银川那边,他们早就意识到了这点,2018年就把好几百条路上的高压钠灯都换成了LED灯。结果咋样呢?6年下来,他们省了差不多3亿度电!而且啊,LED灯还特别耐用,能用十多年呢!再加上它跟数字技术结合得好,你想开哪盏灯,想关哪盏灯,一查就知道了,特别方便!

所以从长远来看,换LED灯真的是个划算的买卖!不仅省钱,还环保,你说是不是?

其实这里面都是满满的科技,在中国科研团队攻克高性能LED之前,我们只能使用日本技术,还老担心日本会来告咱们侵权。如今,中国的科研团队用硅衬底做出了高性能LED,解决了大问题,再也不用担心被国外技术卡脖子了。

这技术还得到了国际认可,在美国麻省理工的《科技创业》杂志上,被评为“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这个榜单上,可都是Apple、IBM长期霸榜啊!

想象一下,LED灯不仅节能,还非常耐用,寿命长达十几年。而且,它还能与数字技术完美结合,你想开哪盏灯,关哪盏灯,后台都能轻松控制。这真的非常方便,也大大降低了运营和维护的成本。

在全球范围内,目前仅有三个主要的技术路径能够实现某种特定技术,分别由日本、美国和中国掌握。

首先看日本,他们采用了蓝宝石衬底技术,这项技术自1993年起就已被开发并广泛应用于市场。我们日常使用的LED灯、电视和手机屏幕,很多都采用了这一技术。然而,蓝宝石的一个显著缺点是它的硬度过高,导致加工困难,并且导热性能不佳,这在制造大功率LED灯时尤其成为问题。

接着是美国,他们选择了碳化硅衬底。碳化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使得LED灯发光效果出色,同时散热性能也极佳。然而,这一技术的成本高昂,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价格过高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

最后,中国南昌大学的江风益教授团队则开创了第三条技术路径——硅衬底技术。硅作为一种材料,兼具了蓝宝石和碳化硅的优点。但要在硅衬底上制造出高光效的LED芯片,确实是一个世界级的挑战。各国科学家历经四十多年的研究都未能攻克这一难题,甚至一度认为此路不通。然而,中国团队并未放弃,经过数千次的实验,他们最终在硅衬底上成功制造出了氮化镓发光薄膜,打破了技术瓶颈。

江风益和他的团队初衷很单纯,就是希望在LED产业的上游,专注于生产芯片这一关键环节。他们认为,只要掌握了上游的硬科技,且没有知识产权的隐患,中下游的封装和应用企业自然会慕名而来,寻求合作。

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中下游的企业似乎对他们的硅衬底芯片并不感冒。这些企业已经习惯了使用日本技术的蓝宝石衬底芯片,设备也都是根据蓝宝石的特性来设计的。突然要求他们更改技术路线,不仅意味着新的投资和风险,还可能影响现有的收益。尽管晶能光电成功说服了一些企业尝试使用硅衬底芯片,但由于工艺条件的限制,这些芯片的优势并未完全展现出来。

下游的照明应用企业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他们担心更改技术路线会得罪老客户,而且晶能光电的硅衬底芯片产能还在爬坡阶段,货源不稳定。为了打破这种僵局,晶能光电决定从最小的市场切入点开始,联合创始人王敏亲自带领团队进驻“手电筒之乡”浙江宁波的西店镇,通过实地展示硅衬底路线的优势,逐渐赢得了合作伙伴的信任。

同时,江风益和他的团队也意识到,单靠手电筒市场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开始将照明应用部门独立出来,专注于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合同能源管理服务。

通过这种模式,不仅为客户节省了大量的电费支出,还获得了可观的利润。如今,江风益和他的团队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道路照明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商,管理着数十万盏路灯,为城市的绿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江风益和他的团队还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他们利用硅衬底芯片的优势,成功进军了高端智能手机闪光灯、汽车大灯、探照灯等市场。这些产品不仅品质优良,而且价格亲民,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从最初的手电筒到路灯,江风益和他的团队逐步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生态系统。正如国家863专家组所评价的那样:“这一技术打破了国外公司在LED领域的垄断地位,为中国LED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0 阅读:77

风云圈科学

简介:热爱科学探索的圈叔,带您领略自然界与现代科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