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升即走”与“破五唯”背道而驰

明亮看教育 2024-05-19 06:19:12
近日,南京某知名高校发生了一起令人遗憾的事件,一名青年才俊由于多方面原因而发生了悲剧事件。 虽然最终调查结果尚未有定论,但网上关于“非升即走”的言论也有不少。 一般而言,所谓“非升即走”即高校与引进的人才签订协议,如果3-5年内没有达到约定的业绩条件或者升为副教授,那就无条件离职,并且退换人才引进经费。 所谓“破五唯”就是破除人才评价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唯项目、唯头衔。 但事实上,“非升即走”与“破五唯”背道而驰。 按照非升即走的约定条件,想要达到副教授聘任条件,论文、项目缺一不可,学历也是必须的。 如果没有论文、项目,不可能评上职称,如果达不到职称评审的条件,显然就完不成约定条件,就得离职。 大家都知道,发论文非一日之功,尤其是人文社科类学科,想要发一篇国内C刊都很难,大部分高校博士毕业有一篇C刊即可。 但是不少高校评副教授职称,至少需要2-3篇C刊,这个要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3-5年的时间很难达到的。 即便是能够达到,也要费很大一番功夫。 由此可见,非升即走与破五唯实际上是个矛盾体,你想要达到约定条件,就必须不能破五唯;如果需要破五唯,那就不能设置非升即走的条件。 这几年,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上级在不断减负,但基层的压力却越来越大了。 明明人手增加,事情内容没有变化,但大家的感受就是整天忙不赢,事情做不完。 非升即走与破五唯也是如此,存在一个既要、又要、还要的问题。 但人不是万能,即便是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也不是万能,他们也要面临挑战,他们也不能分成两半去做事。 因此,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最根本的就在于要改变观念,不能太内卷了。 让年轻的博士有时间谈恋爱是必要的,让有家室的年轻人才能够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回归家庭也是必要的。 何必整天绷得这么紧,搞这么内卷。 我们设定非升即走和破五唯的初衷不就是让人才自由生长吗? 如果这份本身令人愉悦的工作却让人感觉到不舒服,那显然是存在问题了。 在此,我想作如下三点呼吁: 第一,地方省属高校不要动辄搞非升即走,而是要脚踏实地自主培养人才,让人才发展的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实。 第二,破五唯要有所取舍,不能一刀切,必要的形式和载体十分关键。 就如大家都知道形式主义害人,但论文、项目、成果等必要的形式还是要有的,必要的仪式感也要有。 第三,建议入选非升即走行列,或者以这种方式进高校工作的人员,要有所取舍,一心扑在工作上固然很好,但比起家庭和健康,工作应该要抛到一边。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留言发表评论吧!
0 阅读:169
评论列表
  • 2024-05-20 08:04

    高校没有论文数、项目数这些道具,怎么能获取更多的国家资金?高校就是学术缅北,不过诈骗的对象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国家。

明亮看教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