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投降引清军入关,不是因为冲冠一怒为红颜,而是被逼无奈

闻学天史 2023-09-16 20:49:17

山海关被称为“天下第一关”,城墙坚固,易守难攻,本是明王朝将对中原虎视眈眈的后金拒之关外的关键屏障。可谁知,吴三桂却主动将山海关打开,放清军入关,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处境尴尬的吴三桂

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都是明朝将领,吴三桂从小在将门世家长大,耳濡目染的都是行军打仗之事。长大之后也理所当然地入伍,成为军人。

吴三桂自幼聪慧过人,十多岁就考中武举,也算是文武双全的能人。当时的明王朝正处在内外兼忧的局面,后金在宁远之战中失败后,一直在找机会向明王朝报仇。

而李自率兵起义又发展得如火如荼,已经成为可以和大明朝廷对抗的武装力量。

宁远之战后,袁崇焕功高震主,引得猜疑心重的崇祯帝怀疑,加上皇太极派人从中离间,崇祯帝一怒之下居然下令把袁崇焕给杀了。袁崇焕被杀使得明朝的许多将士都心灰意冷,不愿再为朝廷效命。

后来,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也有了二人,向后金投降。吴三桂虽然心里也对明王朝不满,但他还没有下定决心背叛,只给祖大寿写了一封信,只是表明自己有心与后金亲近。

公元1644年,李自成带军队起义,当时已经快进攻到北京城了,崇祯帝急忙下令调吴三桂的军队入京护驾。

吴三桂带着军队赶到玉田时,就传来崇祯帝在煤山自缢、京城被攻破的消息。吴三桂此刻的处境十分尴尬,明王朝灭了,他该怎么办?

这时候,吴三桂想向李自成投降,可又听说,这李自成不仅抓了他的父亲吴襄,还将他的爱妾陈圆圆送给手下大将刘宗敏,吴三桂想想都气得咬牙切齿。

于是,吴三桂立刻调转军队回到山海关,守住自己的地盘。

为了保住家人的性命,吴三桂假意和李自成议和,却私底下又跟清军联系,请多尔衮派清兵过来协助自己对抗李自成。

李自成攻下北京城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决定亲自率军去征讨后金。

吴三桂一边拖住李自成,一边等候清军的到来。多尔衮带清军到了之后,要求吴三桂投降清朝,否则就不提供帮助。

吴三桂这时候进退两难,只能同意了多尔衮的要求。就这样,多尔衮和吴三桂联合打败了李自成,吴三桂也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

守关之人变成开关之人,而中原地区则迎来了新的统治者。

假意议和,借清兵攻打李自成

李自成原本是有心答应吴三桂的和谈条件的,但是他做不到。

因为他把崇祯太子给弄丢了。是怎么弄丢的呢?

这事,说起来就奇怪了,崇祯太子应该是在一片石激战之时,清兵突然出现,李自成撇下部众,掉头而逃的时候弄丢的。而且这崇祯太子及二王,此后,再也没有露过面。

所以,李自成,是没有办法答应吴三桂的议和条件的。只能先忽悠着。

可吴三桂岂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人?

吴三桂送走了李自成差来犒军与劝降的两位使者以后,不但表示他决不向李自成投降,还写信痛责他父亲不能杀死李自成,为大明尽忠。

这封信送往北京以后,他就知道必然会激起李自成大怒,战争将不可避免。

所以他一面探听李自成的出兵消息,一面加紧探听沈阳动静,向清朝借兵。

李自成逃到永平,集结残部,李自成再次排兵列阵,跟吴三桂较量。

可是这些残部之前跟吴三桂较量过,一见吴三桂驱兵冲上来,齐齐地发一声喊,丢下枪杆夺命狂奔,重演一片石之惨状,被吴三桂趁势掩杀,追得李自成头也顾不上回一下。

李自成是真的生气了,命人把吴襄拖了上来。吴老头,李自成怒斥吴襄:你这儿子听不懂人话?都说议和议和,他还穷追不舍。

吴襄赔笑道:陛下,那小兔崽子打小就不听人话,他什么事都干,就是从不听我这个当爹的话。

李自成非常气愤,这么说,那是你教子无方,吴老头你应该有责任吧?李自成问道。这个……我也就是负个领导责任吧。吴襄替自己辩解说。

巧了,咱们大顺朝,实行的正好是领导问责制。李自成吩咐道:来人啊,把吴老头的脑袋切下来,也好提醒天下父母,子不教,父之过啊。

吴襄拼命求饶,可哪还来得及?咔嚓一声,戎马一生,临到老来却落得个如此下场。

还有更惨的呢。李自成下令,把吴襄的脑袋挑在竹竿上,让吴三桂瞧个清楚。

只杀了吴襄还不解气,李自成逃回北京,立即命人将吴家满门统统牵出来,打头的是祖大寿的妹妹,这吴三桂明明不是她生的,可责任偏偏要由她来负,真是不讲道理。

接着是吴三桂的弟弟、妹妹,全家人总计三十八口,也被李自成下令咔嚓了,切得吴三桂从此成为了孤儿。

再一次叛变

吴三桂投降清朝后,不肯对明朝皇室的后人赶尽杀绝,再加上他手上的军队令朝廷十分忌惮,所以吴三桂一直都无法得到重用。

李自成的力量基本被消灭后,清王朝突然命令吴三桂去镇守锦州,吴三桂这才看清自己在清王朝的位置。

他立刻转变作风,对抗清力量赶尽杀绝,就连逃到缅甸的南明永历帝,都被他杀了。吴三桂杀了永历帝后,总算获得了清王朝的信任,朝廷把他从平西王升为平西亲王。

吴三桂常年手握重兵镇守山海关,远离朝廷纷争,十分自由。现在投降了清朝,他也希望自己能保留军队坐镇云南,世代为王。可惜这只是他个人的想法,康熙皇帝可不这么想。

康熙皇帝趁着平南王尚可喜向朝廷告老还乡的机会,想要撤掉三藩。这个想法激怒了吴三桂,他以明朝臣子的身份改换服饰,打着恢复明朝的旗号向朝廷宣战。

而康熙皇帝撤藩之心十分坚定,就算三藩同时造反,也不肯松口。

吴三桂虽然在死前自立政权,做了一回皇帝,可惜,吴三桂没过多久就病死了。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继承皇位,三年之后被清军打败,自杀身亡。

此后,吴三桂的力量被清王朝瓦解,曾经声势浩大的平西王也终究成为历史。而清王朝经过八年苦战,彻底平定了三藩之乱。

写到最后

吴三桂算不算千古罪人,且不说,但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的行为,触怒了当时许多人。有一个叫吴伟业的诗人,专门写了一首《圆圆曲》来讽刺吴三桂的背叛行为。表面上说吴三桂降清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跟李自成对抗,实际上是把吴三桂和陈圆圆与夫差、西施相比较,讽刺谴责吴三桂的背叛行为,认为吴三桂其实是为了一己私欲。

相传,《圆圆曲》创作出后,火遍大江南北。吴三桂曾派人送千金给吴伟业,希望吴伟业将里面的诗句改一改。吴伟业断然拒绝:“天下人都知道,改了有什么用?”可见,当时的人们对吴三桂是多么憎恶。

0 阅读:1

闻学天史

简介:放他三千裘马去,不寄俗生,唯贪我三枕黄粱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