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毛泽民儿媳看望毛主席,对主席称呼失礼,婆婆嗔怪:你这憨子

红色记忆录 2023-12-22 10:19:44

毛泽东一家为了革命献出了六位亲人的宝贵生命,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毛泽民就是其中的一位。毛泽民去世后,毛泽东力所能及地照顾着他的家人,也对他们很是尊敬。

1950年,毛泽民的儿媳前来看望毛主席,对主席称呼失礼,当婆婆问她是怎么称呼毛主席时,婆婆嗔怪:你这憨子。那么,她到底是怎么称呼的呢?

1925年6月,毛泽民被中共湖南党组织派往长沙,临走之前,毛泽民与他12年的结发妻子王淑兰离婚。

其实,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王淑兰是个小脚女人,不可能跟随自己在外面闯荡,而她自己在家乡很可能会因为自己会遭遇不测。

于是,便决定离婚。毛泽民走后不久,赵恒惕下达了通缉令,捉拿毛泽东和毛泽民,王淑兰逃过一劫,才知道丈夫的深意。

王淑兰虽然是一名小脚女人,但她却非常有勇气。她不能出去革命,也要在家革命,于是在1926年,她加入了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王淑兰被抓走,全村人拿出了她和毛泽民的离婚报告才将他保释了出来。

出狱后的她仍然坚定革命意志,带着5岁的女儿,转移到了长沙,继续从事着地下工作。

1929年5月,王淑兰因为叛徒告密再次被捕。到了1930年,彭德怀进攻长沙时,王淑兰才和难友们冲出监狱。

七七事变爆发后,八路军在长沙设立了驻湘通讯处,王淑兰将两个孩子送到了延安。

后来,王淑兰没有了牵挂,组织上分配她做湖南省委的地下交通员,始终奔波在各个地区,传递党的文件和情报。

1944年冬季,党组织派她和另一位同事前往衡阳建立地下交通站,日寇大举进攻,王淑兰和党组织彻底失去了联系,幸好党组织很快找到了她。

全国解放之后,王淑兰来到了北京。按照惯例,王淑兰这样一位女革命者,为了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组织上应该是委以重任的。

但考虑到她年纪也比较大,没有什么文化,决定安排她到一个地方去休养。可她坚决不敢,请求一定要做点工作,看大门守仓库都行。

这天,毛主席把她接去,说想让她回到韶山,接待参加他老家的客人。王淑兰毫不犹豫地答应,马上回去待客!

就这样,王淑兰回到了韶山,在韶山招待所做接待工作,每当有国内外的人前来参观时,她总会亲自给客人介绍情况。

1951年,王淑兰的儿媳患了支气管扩张,她就陪着儿媳来到了北京协和医院治疗。在即将回到湖南的时候,韩瑾行告诉婆婆,想要去见见主席大伯。

韩瑾行是她领养的儿子毛华初的妻子。在革命中,王淑兰认识了罗醒两个苦命的女人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在狱中的罗醒,将自己的儿子华初托付给了王淑兰。

后来,当他们出狱,罗醒要带着部队撤出长沙,王淑兰被留下做地方工作。临走前,罗醒将儿子带到王淑兰的面前,要儿子叫王淑兰妈妈,告诉他王妈妈以后就是他的亲妈妈。

此后,王淑兰带着女儿毛远志和养子毛华初一直坚持革命。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合作,王淑兰在长沙找到了徐特立,希望能送两个孩子到延安学习。之后,毛主席寄来一封信,要他们组织一批青年到延安去参加革命。

王淑兰告诉毛华初,见到毛泽东要叫大伯,要给他鞠躬。

来到延安之后,毛华初很快见到了毛主席,他乖乖地遵照妈妈的嘱咐,喊了毛泽东一句伯伯,又恭敬地鞠了一个躬。

在这里,毛华初每周六都会和毛泽东吃饭,而他也享受到了毛泽东慈父的关爱。

后来,毛华初在中央军委工作,便认识了韩瑾行。1949年,两人结为夫妇,韩瑾行一直在湖南工作,也曾多次见到毛泽东。

但在1951年,是她第一次见到毛泽东。

这天,叶子龙去接他们婆媳,但韩瑾行当时去参加了一个活动,婆婆王淑兰只好独自前去中南海。毛主席问她,你的儿媳在哪?婆婆也不知道她去哪了。

吃饭午饭之后,婆婆就闹着要离开丰泽园,说要赶紧去找儿媳,她想要见到毛主席。所以,当她回去的时候,韩瑾行正好回来,叶子龙又将她送到了中南海。

来到中南海之后,此时,毛主席正在和王季范等几位老人谈话。叶子龙向他解释说这是王淑兰的儿媳韩瑾行。毛主席立即起身迎接,笑着打量着哥哥从未见面过的侄媳妇。

韩瑾行本人也非常紧张,于是激动地喊了一句:“主席!”

毛主席主动向她握手,拉着她坐到沙发上,询问她的年纪。韩瑾行拘谨地说到30岁,现在在湘潭当株洲镇的镇长。毛主席说道:“株洲在粤汉线上,过去是湘潭县的一个小镇。”

韩瑾行这才打量了一下毛主席室内的陈设和旁边的几位老人。这几位老人也都是从韶山出来的,不过她只认识毛宇居。

毛主席继续问她,乡亲们怎么评价你的工作?你的工作都是怎么做的?

韩瑾行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过去在学校读书、教书,没见过什么世面,没有经验,搞地方行政工作,还不知道如何抓才好。”

毛宇居看着韩瑾行紧张的样子,主动为她说话:“她年轻,工作舍得搞,群众反映还不错。” 毛主席认可地点了点头,夸赞道:“看她这老实样子,真是具有北方人的特点。”

后来,毛主席还问了她治病的情况,又提起了毛华初。他充满回忆地说道:“华初是个孤儿,在延安时他经常到我那里去,那时候他不高,现在可能长高了些。”

很快,谈话就结束了。毛主席亲自把她送到屋子门口,并和她握手道别。之后,韩瑾行又被送回了家。王淑兰问儿媳:“你是怎么称呼主席的?”

韩瑾行回答:喊的主席。王淑兰知道这个称呼对毛主席有些失礼,便埋怨儿媳:“你这憨子,怎么连伯伯都不晓得喊?”

后来,王淑兰在北京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回到了湘潭。

王淑兰一家,为革命作出了贡献。虽然她只是毛泽民的原配妻子,但在离婚之后,她仍然坚定不移地带着两个孩子,并先后将他们培养成国家的栋梁,此举着实令人佩服。

118 阅读:26158
评论列表

红色记忆录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