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末期,得知毛主席给徐帅调来老相识,徐:那我要亲自接他

红色记忆录 2023-12-15 09:59:19

徐向前元帅的性格在几位元帅中,是比较和善的。他性格内向,却又平易近人,在党内和很多将帅的关系都很好。

在解放战争末期,得知毛主席给他调来自己的老相识,徐帅激动不已地说道:那我要亲自接他。那么,此人到底是谁呢?会让徐向前元帅主动前往迎接呢?

徐向前的革命风范

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徐向前元帅鞠躬尽瘁,严于律己,不管地位多高,从来不以权谋私。

在临汾战役前夕,徐向前正在患病,还咳血,但他仍然以战斗为重,带病在炮火纷飞中指挥作战。晋冀鲁豫军区为了减少他的痛苦,专门调来一辆吉普车给徐向前专用。

然而,当他们准备开拔时,徐向前登上了一辆普通的客车,把好车主动让给了别人。

对此,大家疑惑不解,徐向前却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道,行军和乘车,必须要首先考虑作战和指挥的需要,而不能仅仅考虑指挥员的舒适。把我这个棋子动一动,整个行军编组这盘棋就活了,这样安排,有什么不好。

大家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徐向前的话,同时也更加敬佩他。

徐向前身为著名的军事家,在私下也非常重视战士的作用,强调关心战士生活。他经常说道,我们要把战士看成我们的亲兄弟,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爱护,不许蛮干,不讲战术,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同时,他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保护干部,他在身边将士遭遇危难之际多次挺身而出给予保护,也培养了一批能征善战的将才。

被授予过上将军衔的陈锡联也曾受到徐向前的保护。当时陈锡联担任指导员和几个伙伴上车,在街上买了几个油饼吃。

有人看到之后,却诬告他们组织了一个“吃喝委员会”,要搞阴谋活动。此事被张国焘知道后,指示要把陈锡联等人抓起来严惩,准备枪毙。

徐向前听说此事后,立即去找张国焘说理,说他们就是几个小鬼吃个油饼充饥,哪里懂什么委员会呀,批评教育一下放掉他们算了。

幸亏有徐向前的干预,陈锡联等人才躲过了这一劫。后来,陈锡联也非常感动地说道:“徐总指挥救了我一命啊!”

除此之外,还有被授予中将军衔的周希汉,也是多次得到徐向前力保才幸免于难。

蒋介石对共产党发动第四次围剿之后,张国焘错误判断敌人不堪一击,强令部队南下围攻麻城。不出意外,战斗失败,敌军还反扑了过来,根据地腹地告急。张国焘这才下令撤出麻城。对此,直率的周希汉也发了几句牢骚:“瞎指挥!”

没想到就是这三个字差点给他带来杀身之祸。张国焘原本就因为战事而烦心,也不想让人戳破,周希汉的话直接让他没有了面子。

他借口周希汉在总部为他安排的房子孤零零容易受到敌机轰炸,便把周希汉叫来,对他兴师问罪。当张国焘前来和他对峙时,周希汉很不满,仍然和张国焘硬着来:“我没有要谋害你!你想怎样就怎样吧。”

周希汉被押到河滩上,也并没有害怕,他知道自己即将面对死亡,于是扯开嗓门,用尽力气喊起来:“共产党万岁!”

就在这个时候,徐向前正好在河滩上散步,听到了周希汉的声音,赶过来看到他被绑着很是吃惊。

经过询问,徐向前才得知缘由,便要求放了他。可根本没人敢动手,后来,还是徐向前说了一句:“张主席那里我去讲!”周希汉这才捡回一条命。

对徐向前的救命之恩,周希汉始终记得。1982年5月,周希汉也感慨万千地说道:

“每一次遭难,都是徐向前同志救了我的命,给了我继续为党为人民工作的机会。真是革命征途多艰难,大难不死有徐帅。”

徐向前作为一名老革命家,在军中备受年轻人尊敬。而徐向前也从未因为自己的资历和年纪来对这些小伙子指指点点,反而特别理解他们,从来都没有架子。

解放末期,当他得知毛主席给他派了一名老相识来帮助他时,他兴奋地说道:“那我要亲自接他。”

徐帅:我要亲自接他

早在红军时期两人这两个人就是上下级的关系。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徐帅的身体不太好,只能下前线去养伤。

到了解放战争末期,徐帅终于养好了身体准备上战场。徐帅被奉命为收复太原,就在这时,他接到主席的消息:“我给你调了一个老相识去帮助你。”

徐帅询问是谁?毛主席大笑着说道:“你的老部下郑维山!”

徐帅再次出山,能和老部下并肩作战,这才是最大的惊喜。因此,在郑维山率兵赶来的那天,他不顾自己的身体都坚持要去见他。

当他远远地看到郑维山,徐帅眉开眼笑。郑维山见到徐帅来迎接自己很是心疼:“首长,您身体不好,怎么还在这站着等我!”

徐帅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没事,有十年没有见面了!等等你!”

后来,郑维山也询问徐帅最近的身体情况。两人边走边谈,时不时传来两人的笑声,看起来很是亲密。

郑维山这个名字或许在开国将帅中没有什么名气,但在他传奇的一生中,却并不普通。

在红军时期,18岁的他是红四方面军最年轻的师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华北战场尽显风采。朝鲜战场,他担任兵团代司令员,指挥金城战役胜利。

据了解的人所说,郑维山在晋察冀军区开始当军事教员时,就已经凸显了他的不普通。郑维山只上过一年的私塾,但他在上课的时候给大家讲射击学,讲得非常透彻,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而在后来的反扫荡作战中,郑维山和孙毅一起行动,担起了军事指挥的责任。在我方被敌人包围时,指挥战士们寻找适当的时机,指挥部队和敌人相向而进,一下子跳到敌人的背后而丝毫不受损失。

事后,孙毅极力称赞他的才能,称他为“军事奇才”。后来,郑维山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的辉煌战绩,证明他的评价并不为过。所以孙毅在晚年也称赞郑维山为“一代雄杰。”

因此,郑维山的军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自然也能获得徐向前的青睐。

1980年,徐向前元帅住进了医院,郑维山得知后,主动来电要去看望。徐向前却认为多年前的一件事没有为他办好,所以觉得没脸让他见自己,便拒绝了。

其实,徐向前对郑维山很是欣赏。但他给郑维山办理工作时,时间太长,就算是最后如愿办理,但他还是有些自责。他认为自己没有给下属办理好,让他遭受了那么多的磨难。因此,才不敢见他。

而郑维山他对徐帅很是感谢,他知道办理这件事的难度有多大,他根本没想到能那么快办理好他的工作。

所以,在得到首长拒绝的电话后,郑维山还是来了。两人分别十多年,久别重逢很是激动。郑维山第一时间关心徐帅的身体状况,徐帅也笑着说道:“还是老样子!还算硬朗!”

看着遭受苦难的郑维山消瘦的面庞,老首长也很是心疼,说道:“苦都吃完了,剩下的就是甘甜了!”

之后,在徐向前和聂荣臻的努力奔波下,郑维山身上背负多年的罪名终于正反。复出之后的他回到了中央,他谨记徐帅的教诲,勤勤恳恳地在岗位上奉献着他对国家和人民最后的光和热。

20 阅读:5894
评论列表
  • 天长 10
    2023-12-16 17:49

    布衣大帅,民族脊梁,战神!!

  • 2023-12-16 02:02

    文章绕了一个大圈子才说到正题。

    一叶知秋 回复:
    再吐槽,下次从盘古开天地时写起。
  • 2024-04-04 11:05

    徐为人厚道低调,战略眼光和作战指挥能力既便在元帅之中亦属顶流。

红色记忆录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