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越少,生育越少;食物越多,生育越多;这是人类和动物界的规律

石中毛 2024-02-24 15:55:46

美国东部的一片森林,由于食物稀少,小鸟、松鼠、蜥蜴、獾等动物,都找不到食物,处在饥饿状态。它们减少了自己的生育,因为生下孩子,也找不到食物来喂养,都饿死了。

就是那样一个“大萧条”;直到一种“蝉”的出现。这种“蝉”,叫“十七年蝉”、也叫“周期蝉”。它们在地下生活十七年,十七年后,都一齐涌出地面,长出翅膀,在树林中飞舞。

蝉的总数大概有几百亿只,小动物们狂欢着,小鸟在吃蝉、松鼠在吃、蜥蜴在吃······而且多的吃不完;食物太多了、也太容易获取了,“生活”太好了。

此时,动物们就疯狂的“生育”,因为有充足的食物喂养后代子女。事实是,小松鼠、小蜥蜴也健康成长、得以长大,因为有充足的食物。

过了段时间,“十七年蝉”完成交配,把卵产在土地里,就都死去了。再过一段时间,蝉的尸体也都被动物们吃完了。

这时,“大萧条”又来临了,动物们又找不到食物了,生育下的孩子,几乎都饿死了。

于是,动物们就不怎么生育了,因为生出后代,也没有食物喂养。

这种现象,是“普遍现象”,几乎所有的动物,在难以找到食物时,就减少生育或停止生育。有的飞鸟,食物少时,会把两三个孩子,啄死最弱小的那一个,只抚养一个。还有的动物,在“萧条”时期,干脆不生育;因为食物短缺,连自己都活不下去,拿什么养活孩子?

就是这样一个道理:食物越少,生育越少;食物越多,生育越多。

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只不过,人类不仅仅是“食物”,还有“货币问题”,即“钱”。

现在的中国,生育率低、年轻人不愿生孩子、死亡人口多于出生人口。最主要原因,是年轻人生活艰难、赚不到钱,高房价、育儿成本高、孩子的培养费用高等等。

所以,年轻人都不愿多生孩子,就是生育了,也养活不了;让孩子“遭罪”,还不如不生。

许多年轻人生活在困境中,做牛做马干活、加班,却是微薄的工资,“被剥削、被压迫”。就是生了孩子,也是“继承”父辈的苦难,无法实现“人生逆袭”,所以,很多年轻人拿定主意,“不结婚、不生孩子”;免得让孩子也走自己的道路。

当钱很好挣、人类的生育就多;当钱不好挣、人类的生育就少。这是“大自然”、也是人类的“铁律”。

要想让生育率提高,不能只是主观上“呼喊”:年轻人,你们多生孩子!还主张“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而是应该提供各种便利、帮助、解除各种禁令,让“钱好挣”,当“钱好挣了”,人们自然而然会多生孩子。

这些年,走在大街小巷、农村社区,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语”:“钱不好挣!”、“现在挣钱太难了!”、“钱越来越难挣了!”······

这当然是事实,直接引发、导致的后果是:生育率变低、出生人口变少、新生儿数量越来越少。

还有的年轻人,不仅“不生育”,还“躺平”了,整天混日子,混一天、算一天。如果能给青年提供一个尽情追求梦想、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他们怎么会“躺平”?现实是,“努力没有回报”;一个学生拼命学习,但因为父母是农民工人,学校就捏造成绩、把学生成绩“降低”;那些整天不学习、吃喝玩乐的学生,因为父母当官、有钱,学校就把他们的成绩“捏造高”。一个农民工拼命干活,却得不到工资。一个人做生意,却是这样那样的罚款;甚至喂一头猪,杀了卖,也罚个十几万·······

如此,人们会去“奋斗”吗?“躺平”的根源是,“奋斗”、“折腾”,也许死的更快、更惨。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论述过“资本”与“人口”的关系:资本家剥削工人,最大限度地压低工人的福利待遇,所以,工人生活困难、出生的子女越来越少了;企业就招不到工人了,不利于资本家。于是,资本家提高工资,以招到工人。工资提高后,工人的生活改善了,就有力量生孩子了;工人的数量就增多了。此时,资本家见工人数量充足、可以轻松招到工人,就降低工人工资。工人工资降低了,就不生孩子了,慢慢的,工人数量不够了;资本家招不到工人了,就再涨工资······

这即是“资本”与“工人数量、人口”的循环关系。

但是,“人口的多寡”,“资本关系”仅是一个原因,还有其它因素。

“世界首富”马斯克说,“剥削的根源是权力”。也许,“剥削”既有“权力”的因素,也有“资本”的因素,二者兼有之。

如果是因为“天灾”,而导致经济衰退,民众生活困苦,这是可以原谅的。最不可原谅的、是“人祸”。

是因为“人”,尤其是“官人”,出台种种“禁令”、“政策”,打击人民、断了人民的生路活路,进而影响到经济,导致人民生活困难,挣不到钱,因此不去生育、以致新生儿数量下降。

正是“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

因为“人为”的因素,导致人民没有了生路,也许有的“高等人”感到高兴;但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