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第12军在解放战争中的生存之道(上)

浮沉聊历史 2024-03-20 05:33:59

在抗日战争中,东北军各部因战争消耗导致大量番号被蒋介石有意撤销。其中的第12军就是少数硕果仅存的东北军部队,一直存在到了解放战争后期。

但实际上,这个第12军也是重组的部队。该军下辖的第111师和第112师曾共同隶属于东北军第57军,第57军的番号于1941年5月撤销。历经各种波折后,2个师才得以重新组成新的第12军,也算是第57军的再次“复活”。

抗战胜利后,第12军下辖第111师、第112师和新编第36师,军长为霍守义(曾担任过第112师的师长),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20集团军。因第111师和第112师在抗战中在山东敌后战场作战过,且此时又位于豫皖交界地带,被派往山东接受日本投降。

霍守义

在解放战争初期,第12军在1946年胶济路反击战役的济阳之战,下辖的新编第36师损失了1000多人外,就没有其他大的损失了。值得一提的是,新编第36师师长为黄埔四期的曹振铎,将此人安排进杂牌部队的用意就是一步步吞掉第12军。因此对于新编第36师的损失,作为军长的霍守义根本不心疼,巴不得这支部队损失大点。

在之后的莱芜战役中,霍守义的“心愿”达成,终于把新编第36师给送走了。1947年,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北线王耀武集团集中第12军、第46军和第73军负责打辅助。进入解放区后,国民党军队补给极其困难,情报获取能力几乎为零,原本作为先头部队的第12军害怕被解放军消灭从而停滞不前。王耀武没有办法,只能命令其嫡系第73军担任开路先锋,第12军则负责维持后方交通。

正是这一命令,第12军避免了全军覆没的结局。然而更绝的还在后面,王耀武为了加强一线的力量,要求霍守义将第111师和新编第36师直接划归李仙洲直接指挥。霍守义收到指示后,立刻开始讨价划价,只答应交出新编第36师,王耀武对此也没有办法只能就此作罢。

莱芜战役地图

根据战场实际情况考虑,不仅第111师和新编第36师应该归李仙洲指挥,第12军也应该就地留下掩护第46军和第73军。但由于国民党内部的派系矛盾,这个最好的方案根本无法执行。

第12军除留下新编第36师留在吐丝口镇及其附近地区外,该军主力竟然去维持后方交通安全去了,与前线的距离越来越远。正是这一错误决策,使得在莱芜战役一开始,驻守吐丝口镇的新编第36师便被解放军包围,堵住了第46军和第73军的退路。

在坚固工事里战斗新编第36师还是有点能力的,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主力2个师的绝对优势兵力于2月20日夜发起进攻,原本认为可以轻松解决战斗,却打的极其胶着。新编第36师师长曹振铎一边给李仙洲打电报请求支援,一边命令部队逐步收缩阵地并不时发起反冲击迟滞6纵的进攻,负责主攻第6纵第16师虽然攻下了一部分阵地,但由于第18师后续部队延误了时间,损失很大,被迫停止了进攻。

次日晚上,6纵集中2个师共6个团的兵力再次发动进攻,新编第36师的抵抗依旧顽强,不断投掷燃烧弹阻止我军前进,我军攻击再次受挫。曹振铎在早上5点发给李仙洲的电报中称:“现敌我仍在寨内对峙,请速派部队增援。”此时的李仙洲自身也难保,根本抽不出部队增援。

由于新编第36师还控制着吐丝口镇,第46军和第73军开始向吐丝口镇方向突围。22日下午,6纵以第16师和第17师发起对吐丝口镇的第3次总攻,第18师负责阻击突围的国民党军队。直至第46军和第73军全军覆没,吐丝口镇的新编第36师都没有被我军全歼,残部还在师长曹振铎带领下突围而去。

如果第12军主力留在吐丝口镇附近,哪怕是只把第111师留下来,对于整个莱芜战役的走向都有极大影响。如此部署不仅能够牵制华野更多的部队,也能在第一时间策应第46军和第73军的突围行动,但历史是没有假设的。

被俘虏的李先洲

第46军和第73军全军覆没后,王耀武虽然对于霍守义极其不满,但此时他手里唯一能够使用的正规军就只有第12军和第96军,无法将莱芜战役失败的责任全部推给霍守义。

得知莱芜大败的消息后,蒋介石立即亲赴济南痛骂了王耀武一顿,临走前给霍守义留了一封亲笔信:“守义弟鉴:莱芜的失败是我们的耻辱,济南要地必须确保,与匪作战意志一定要坚强,望鼓励士气,勿使官兵受到莱芜战败的影响。”有这么一封亲笔信和“兵强马壮”的第12军,霍守义更加有恃无恐,军长的位置也是稳稳保住。

战后,霍守义对手下说:“第46军和第73军代替了本军,新编第36师代替了第111师。我们能完整的回到济南,真是邀天人之幸。”

0 阅读:10

浮沉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